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物流配送方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張家港市農產品物流配送主要依靠集貿市場和直供直銷模式。張家港市共有66家農貿市場;直供直銷模式主要采取設立農貿市場優質蔬菜基地直銷攤位、農產品平價直銷店、與百信、好鄰等連鎖超市推進的“農超對接”形式。張家港市目前電子商務這種新興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還處于初級階段,有一小部分生產者(農戶)或企業借助于電子商務進行交易。當前,張家港有幾家個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正在逐步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享受到專業、周到的優質服務。2012年張家港冰凌花生鮮農產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張家港冰凌花菜市網,主要從事生鮮農產品零售、貿易和大宗團購配送。經營的品種主要有果蔬、水產、肉類、糧油等及高檔有機綠色食品禮盒的配送服務;有著成熟的生鮮和干貨產品供應鏈,并自建倉儲和物流系統。
2012年張家港市金麥穗農產品配送中心建立了張家港配菜網,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張家港市優質農產品的整合及優選其它名特優農產品,采取“配送中心+公司+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為模式的一體化經營機制,以100多畝自有放心蔬菜基地為核心,以3000畝放心蔬菜基地為依托,推行標準化生產,并開展訂單采購方式,發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龍頭作用,逐步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優質極速配送。還有部分張家港生產者(農戶)及企業借助于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信息,或做宣傳推廣。如張家港新農優特色農產品有限公司在新浪網站上建立了博客,為特色農產品做宣傳。還有的在張家港百姓網上及金農網上農產品信息來尋找市場。但存在一些農產品信息過時的問題,如張家港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網上的信息老,沒有更新。
促進張家港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幾點建議
1、提高農產品電子商務認識,培育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
交易主體,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目前還有部分個人或組織對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認識不足,有人擔心網絡安全、網上支付、商品質量不過關、物流配送跟不上等問題。資料顯示,2012年11月11日,天貓及淘寶的交易額為191億元,如果用常見的點鈔機來清點,需要耗費133天;淘寶及天貓平臺交易筆數突破一億筆,最高峰時處理交易數達20.5萬筆/分鐘;“雙十一”當天,所有平臺通過支付寶達成的交易額超200億元,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商務的巨大能量,不能小視網上交易,不能只是觀望或猶豫。通過電子商務可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完善農產品價值鏈、優化農產品物流模式。目前張家港市現有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如張家港冰凌花菜市網、張家港配菜網,張家港市政府可以先重點培育,讓他們收益;同時積累經驗,進行推廣,提高網上農產品交易的比例和數量。另外,還要利用現有的網站開展宣傳,如金農網、農產品加工網、張家港百姓網等網站上供求信息;或利用阿里巴巴、淘寶等第三方平臺建立自己的農產品網上店鋪,如建立張家港特產網店,銷售張家港特產如鳳凰水蜜桃、拖爐餅、高莊豆腐干、鹿苑雞、雙山島土雞蛋、周家橋羊肉、沙洲優黃、雙山草頭干等,創立張家港農產品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產品銷路。
2、抓好農產品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物流配送是個系統工程,從生產者到最終消費者經過的環節多,要使農產品安全、快速、低成本地運送,減少農產品損耗,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這需要將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價格、質量、產地、庫存、圖片等基本信息及時、準確地提供;另外還需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信息及時,定期公布質量抽檢結果,提升物流配送的配套環境,讓購買者買得放心。
3、依托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農產品物流配送
農產品具有時令性強、類型多、數量大、地域性限制明顯等方面的特性,這對物流配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有充足的物流基礎設施,有先進、高效的管理流程,豐富的物流配送經驗,依托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物流配送任務,可以保證配送任務及時安全的完成。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統籌多個用戶和多個供應者的物流,較容易匯集成較大的流通規模,達到規模效益;能夠做到對農產品隨時跟蹤、查詢;能夠適應農產品保鮮、運輸等特殊的要求,力爭提供專業化配送服務,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
4、加強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
物流基礎設施是保證農產品物流配送順利進行的基礎條件。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在物流過程中損失很大。以果蔬為例,據統計資料,我國水果、蔬菜等生鮮農產品在采摘、運輸、裝卸、搬運、儲存、包裝等物流各環節上的損失率高達25%~30%,而發達國家的生鮮產品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而美國的生鮮產品在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有1%~2%,差距很大。
在農產品的配送環節上,要求采用新型的保鮮技術,延長農產品的存貯時間,在農產品冷藏冷凍、冷鏈運輸、包裝倉儲、電子結算、檢驗檢測和安全監控等設施設備上加強建設。同時還要借助于現代科技手段優化物流配送,即從線路的劃定、人員的安排、運輸車輛的選擇、貨物的對接等作出科學的規劃,從而有效地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及服務質量。政府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給與必要的重視,給相關企業予以支持;加強兼具農業及物流、電子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農產品物流配送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本文作者:卜麗桃、馬紅梅單位:沙洲職業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