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課程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專業性、創新性和國際化的特點。相對這些需求特點,電子商務課程建設存在諸多不足,其具體表現為課程內容與課程建設目標脫節、缺乏創新創業類課程、課程評價體系單一。因而,新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課程建設應當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學生專業性提升,在教學環節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在課程評價上注重知識與能力雙重考察,以不斷推進新時代電子商務課程優化。
[關鍵詞]電子商務;課程建設;新時代
0引言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興商務形式,其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資金、信息、商品等資源的高效流通。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際化競爭不斷加劇,探索電子商務課程的建設,可為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課程優化提供參考。
1新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特點
首先,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要求電子商務人才能夠掌握互聯網、數據庫、商業運營、市場營銷等基本知識;能夠從科學的角度去思考業內現象,不斷通過實踐來解決用戶所提出的新問題;能夠承擔一定專業性的任務,能夠在專業基礎上進行跨界、整合性的嘗試。其次,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科技深度創新不斷增多,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為技術支撐的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電子商務細分領域的創新層出不窮。因而,電子商務人才還應當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電子商務人才的創新能力,既包括其在工作崗位上對于現有管理流程、運營方案、溝通方式的創新能力,也包括對于新領域拓展、新業態整合和新模式探索的創新能力。近年來,依托于互聯網的創新創業是時代主題,“互聯網+”與眾多行業充分融合,傳統零售企業、制造企業均在電子商務領域進行投資布局,順豐速運、中通快遞等物流企業已經實現資本市場登陸,跨境電商概念股成為股市焦點[1]。以共享經濟、O2O、新零售等為代表的創新模式成為創業投資的重點領域,騰訊、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完善電子商務服務產業鏈。再次,在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涉及跨境的電子商務活動不斷增多。跨境電商能夠充分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資源優勢,促進行業信息流動,從全球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因而,發展跨境電商是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這一背景下,電子商務人才不僅需要懂國內市場,而且還需要對于國際市場的貿易規則、匯率政策、外交方式、跨文化溝通等內容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并能夠勝任與國際客戶進行溝通的工作。可見,國際化的視野已逐漸成為市場的需求。
2新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課程建設存在的不足
2.1課程內容與課程建設目標脫節
電子商務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校電子商務課程建設實踐中,應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電子商務人才為課程目標,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和靈活的課程形式來實現。然而,在當下的教育實踐中,課程內容與這一建設目標存在脫節現象,課程內容重疊、更新緩慢、缺乏靈活性,阻礙了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從課程設置上,開設多門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雖然能夠使學生掌握眾多理論知識,對其專業能力的提升大有好處,但是在課程設置中忽視了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如“電子商務基礎”課程中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和主要模式進行了介紹,但幾乎相同的內容在“國際電子商務”這門課程中也出現了。在學生有限的學時中,重復內容勢必帶來不必要的成本———反映了電子商務課程建設中內部溝通的問題。此外,授課形式也仍以課堂教學為主,缺乏靈活性的教學形式。課程內容與課程建設目標脫節,限制了課程目標的達成。
2.2缺乏創新創業類課程
創新能力是新時代電子商務人才應具備的重要素質,然而當下創新創業類課程十分缺乏,在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培養模式下,對創新創業理念和精神的浸潤還遠遠不夠。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教師單方面向學生講授相關理論和知識,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互動溝通,學生內心的思考和想法沒有恰當的渠道表達,從而抑制了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這種課堂講授模式不僅抑制創新思維,還容易使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降低,導致思維固化,不利于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在課程講授的基礎上,也有部分院校設置了創新思維培養的課程,但基本上以小組作業、課程總結等形式進行,學生往往為了完成特定的任務而選擇在網絡查找資料,對市場的實際狀況缺乏直接認知,也沒有專業的導師進行指導,因而難以輸出具有創造性的成果。此外,創業是真正能夠將知識和技能轉變為價值的活動,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業實踐能夠使其積累實踐經驗,并能夠培養其對市場的敏感程度,擁有與人合作共贏的創業精神[2]。然而,在電子商務課程中,與創業相關的內容十分缺乏,學生的創業意愿和活力沒有被有效激發。
2.3課程評價體系單一
課程評價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而固化的課程評價體系則使學生只追求知識的儲備,而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從當下電子商務課程評價體系來看,期末課程測試成為考核學生的主要指標,忽視了對學生平時學習狀況和實踐能力的考察。在不斷的課程改革實踐中,為了進行更為合理的考察,部分院校在電子商務課程中也增加了考勤成績、作業成績等反映學生平時學習狀況的指標,但是這些指標在總成績中的比重較低,仍然將學生期末測試作為關鍵性指標。這樣的評價體系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動性,容易讓學生誤以為測試成績高就代表專業能力強。單一的評價體系使得學生思考問題更加片面,忽視問題的主要方面,甚至一些學生采用投機取巧的形式獲取較好的成績,污染學校學習風氣。對學生實踐課程及學生實踐能力評價的缺乏,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更不利于其之后的職業發展。
3新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課程建設路徑
3.1課程設置:注重學生專業性提升專業性是新時代電子商務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因而在電子商務課程建設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專業性的提升,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靈活的課程形式和多元的課程類型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支持。在課程形式設置上,應當在教師講授之外,增加課堂活動所占的比重,通過課堂上的討論、演講、模擬實務、競賽等形式進一步充實課堂內容,使課堂變成活潑有趣的創新課堂。電子商務行業熱點、相關數據、就業信息等均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樹立起專業的分析框架,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精神。除了優化課程形式設置之外,還應當增加實驗類課程的比例,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開設外貿報關、物流模擬、電商運營、國際結算等方面的實驗課程,并充分利用學校實訓基地資源,引進國內外優秀的電子商務教育系統,以提升學生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此外,電子商務課程建設不僅僅局限于對校內課程的建設,還可以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開設校外進修課程,使學生能夠走進企業,參加企業為學生開設的培訓班、提升班等,讓學生能夠在職業化的氛圍中掌握電子商務領域的前沿知識,進一步強化專業能力。
3.2教學環節: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落實到教學環節,因而,應當不斷激發學生對電子商務領域的創新行為,將自身所學投入到創業創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來提升創新能力。課堂教學環節的創新應當由教師進行引導,學生自主決策,繼而產生集體智慧,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在課堂之外,學校還應當建立起與電子商務課程銜接的創新項目支持體系,通過一定量的經費、場地支持,鼓勵學生自主申報電子商務領域具有創新性的課題,通過實證調研、分析,研究行業熱點與前沿動態。此外,還應該通過開設與項目申報相關的課程,建立校內外指導教師制度,使學生能夠在課題項目選題、研究框架、團隊組建、成果輸出等方面擁有眾多支持。在創業層面,學校應當開設創業類課程,并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模式、創業案例等進行講授,激發學生創業熱情。總之,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所有的教學主體都應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實驗、學術研究、創業實踐,通過建立團隊、制訂計劃、分工實施,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與能力。
3.3課程評價:知識與能力雙重考察在課程評價體系的建設上,應注重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雙重考察,將各個教學環節納入評價體系之中,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機制。首先,以期末測試評價為主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考查,在題型和題目的選擇上須多注重應用性和創新性,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其次,將課堂活動、課外活動等內容納入考查體系,以團隊項目、匯報展示等實際成果進行評分,即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研組在對活動內容和評分機制進行集中研討后,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活動參與和成果質量進行評價,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通過創新性的成果和密切的團隊合作來提升職業素養[3]。最后,新時代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而在評級體系上也不能忽視國際市場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須激發學生對國際領域的了解和對外語能力的培養,引導其成為新時代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楊敏,黃翔.基于跨境電商方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職教論壇,2016(11):77-79.
[2]郭飛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7(14):83-85.
[3]郭佳祺,羅厚朝.“互聯網+”背景下基于需求導向的高職電商物流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8(1):269-270.
作者:劉躍;李衛國;劉桂梅 單位: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