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從環境應急監測技術起步較晚、缺乏健全的環境應急監測質量保證體系、儀器設備較為落后、環境應急監測數據庫不完善等方面,對我國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信息化背景下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發展,以期為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更好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突發性環境污染
隨著我國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在環境應急監測之中的應用,有效推動了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信息化發展,使相關人員在面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能夠從容應對并將之快速解決。
一、我國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研究現狀
第一點,環境應急監測技術起步較晚。我國是在20世紀末開展此方面的技術研究工作,發展到今日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與其余國家相比,存在較為明顯的時間短、速度慢的問題[1]。第二點,缺乏健全的環境應急監測質量保證體系。我國在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技術方面的規范,在2011年才剛剛開始實行,但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至今未能得到完善。第三點,儀器設備較為落后。在我國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應用之中,相關的儀器及設備的精密度較低,無法達到先進的水平,且在研發方面自主能力缺乏,致使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第四點,環境應急監測數據庫不完善。數據庫的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進行不斷的積累,但由于我國發展時間較短,至今難以達到完善。
二、信息化背景下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發展
(一)數據庫技術系統的建立
在實際的環境保護工作開展之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具有較高的突發性,面對這種狀況必然需要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應急方案的制定,但因其本身的特點,相關人員因缺少收集信息的時間,往往無法對事故發生地區的信息達到良好的掌握,致使應急監測方案的制定不完全。而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環境應急監測之中,相關人員可在事故的發生之前,對該區域的數據進行全面的收集,其中應包含地質地貌、人文特征、氣候等多方面的數據信息,并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庫系統,利用數據庫技術對所有的信息進行管理。這樣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不需慌亂的進行數據信息的實地收集,僅需在數據庫之中進行調取,便可獲得事故發生地區的情況,這不僅僅能夠有效節省突發狀況下數據搜集的時間,還能夠為應急方案的制定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能夠有效提升應急方案制定的效率及全面性,有利于更好的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
(二)地理信息技術系統的建立
在信息化背景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開展之中,可對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應用,并建立起相應的地理信息技術系統。地理信息技術系統的建立,可以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對其所發生的地點進行準確的定位,并同時向相關人員提供出事故所在地區周圍區域的地理地貌、人口情況等方面的情況及特征。此時相關人員僅需對相關的信息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查詢,便能夠快速找出事故周圍環境的敏感點。此外,在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開展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實現事故污染的可視化監測,其主要是利用電子地圖對相應的檢測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利用模型預測,來對污染事故的影響范圍進行劃分,以便于應急措施針對性開展,提升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應用效果。
(三)GPS技術在環境應急監測之中的應用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可將GPS技術應用于環境應急監測之中,能夠實現對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現場、敏感目標、監測點位等方面的精準定位,可有效提升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準確性。GPS技術應用于環境應急監測之中主要有以下兩點作用,第一點,利用GPS技術可有效實現對環境污染事故發生范圍大小的動態分析。第二點,因GPS技術具有的定位特點,可在監測點位布設工作的開展之中,為其提供相應的位置及信息的參考。在開展環境應急監測時,對于所需的各類空間信息,有部分需要相關人員利用GPS技術先行對其開展定位工作,如敏感目標及企業的位置等方面的數據信息,并以定位收集的信息為依據,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而處事先定位收集的信息外,還有部分信息是無法事先良好獲取的,如在確定環境污染事故現場的動態位置時,則必須在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在對其進行應急監測的過程之中展開[2]。
(四)通信技術在環境應急監測之中的應用
環境突發性事故是環境應急監測工作之中重點關注的內容,該種事故發生的整個過程通常呈現為動態演變,這一事故的發生特點,就使得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開展,需要以事故發生進展及現場救援的實際情況,來對救援的方案及措施進行及時的調整,在此種情況下實際救援現場的人員,必然需與事故救援指揮中心時刻保持聯系。此外,在整個救援過程之中,現場救援人員與事故救援指揮中心之間不僅僅是語言方面的交流,還需要進行圖像、數據等方面的信息傳遞,此時通信技術的應用便極為重要,可有效的傳遞多種信息,對救援工作的開展極為有利[3]。
(五)信息管理系統在環境應急監測之中的應用
在環境應急監測開展的整個過程之中,不僅僅會產生大量的信息,還需要對所涉及到的各種信息進行空間及非空間、靜態及動態等放面的合理分類,以便于從中獲得應急監測方案的制定及措施的執行等方面的所需信息。而若是僅僅依靠人工則無法完成如此龐大信息的搜集與使用工作,此時對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可有效提升資料搜集及使用的便捷性,可在事故發生時快速的提供相應的依據,為事故處理工作的展開贏得更多的時間,同時可確保應急監測工作的正常進行,避免因人員慌亂對監測結果產生的影響,提升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背景下,若想促進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長遠發展,則需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于其中,其中應包含數據庫技術、地理信息技術、GPS技術、通信技術、信息管理系統等多方面的技術內容,以此來提升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有效性、準確性及快速性。
參考文獻:
[1]連東,慎鏞健,王尚軍.淺析信息化背景下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3):34.
[2]鄭曉紅,李駿,湯靖路,等.國內外環境應急監測體系現狀以及對上海市環境應急監測體系優化構建的啟示[J].儀器儀表與分析監測,2016(03):27-33.
[3]李新宇.基于信息化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分析[J].綠色科技,2015(06):226-227.
作者:鄧尚麗 單位:重慶市榮昌區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