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是農村經濟發展的載體。土地是農民的生產資料,是生產活動的實施地,也是生活收入的來源。土地流轉問題是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處理好土地流轉問題,才能讓新農村建設成果更加豐碩。
土地流轉是激活農村土地資源的重要行為,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土地流轉問題暴露出來,具體包括:農民的土地流轉意識不足;農村土地流轉方式缺乏創新;農村土地流轉受益有待提高,等等。接下來,筆者將針對上述提到的幾點,展開較為詳細的論述。
(一)農民的土地流轉意識不足。農民是土地流轉中的受益者,只有農民具有正確的土地流轉意識,才能促進土地流轉工作的有效開展。土地,對于農民來說是生存之本,更是最直接的財富。正因為如此,土地對于農民來說很珍貴,他們不愿意流轉自己的土地。首先,農民誤解了土地流轉的性質。相關法律中明確規定,土地流轉就是改變土地的經營權,主要方式為出租、轉讓或者其他形式的流轉,土地流轉涉及到的兩方當事人要就土地流轉細節簽訂合同。除了土地經營使用權外,土地的其他權益仍為農民所有。但許多農民則認為土地流轉就是將所有權益轉讓出去,土地流轉了,自己就與土地沒有關系了;其次,農民不太了解土地流轉的真實行情。農民缺少對土地流轉的整體認識,總是從農民受害的土地流轉案件中分析自己的土地流轉問題。不了解土地流轉的市場信息,更不清楚土地流轉的雙方;最后,農民不了解土地流轉的相關法律程序。土地流轉是一個有法律指導的經濟行為,完成土地流轉,涉及到申報對象、材料與分配受益等多個方面。農民不了解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維權方法,更不清楚法律對農民權益的保護,這直接影響了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二)農村土地流轉方式缺乏創新。在新農村建設中進行土地流轉,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土地流轉之后,農民仍然具有土地承包經營的權益,經營權的轉讓是有償的。當前,我國許多土地流轉者并沒有明確土地流轉工作的內涵,使得土地流轉的模式較為單一。創新意識不足,影響了土地流轉形式的開發,也讓農村的土地流轉工作顯得過于被動。在農村建設過程中,人們往往會遇到多樣的地形。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使用規劃,有不同的特點。單一的農村土地流轉方式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中的土地流轉需求。不同類型的土地在數量與流轉價格上具有差異,單一的標準與模式,讓土地流轉工作有失公平性。
(三)農村土地流轉收益有待提高。土地是農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農民的生存之本。農民的收入大多來自于土地,如果農民能夠從土地流轉中得到較大的利益,他們的土地流轉積極性會提高。合理的土地流轉,需要讓農民感受到土地流轉的好處,從中得到實惠。但一些農村的土地流轉并不合理,農村出租土地經營權的價格過低,而土地使用者出更高的價錢去長期租用土地。雖然農民得到了暫時的實惠,但從長遠角度來看,農民并沒有從土地流轉中受益。土地流轉既然是經濟行為,土地的租金就應當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而有所變化。農村土地流轉受益不足,讓農民不愿意流轉自己的土地。
二、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現實問題解決對策
(一)做好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宣傳工作。讓農民對土地流轉有全面且正確的認識,是讓農民積極參與到土地流轉中的前提。只有做好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宣傳,才能給新農村建設提供支持。政府部門應當加大與新聞媒體機構的合作,特別是各個地區的地方媒體應當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知識的宣傳。利用媒體平臺,讓農民了解土地流轉的內容與具體方法,更為重要的是讓農民了解保護他們利益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宣傳,使農民認識到土地流轉是我國高效利用農村土地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發展方向,讓農民信服土地流轉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在新聞節目或者農業節目中分析三農問題內容,做好農業知識的科普,讓農民了解土地流轉的基本政策以及辦理流程,講解土地流轉中的受益者以及土地流轉的積極意義。
(二)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平臺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較為隨意,建立一個相對正規的土地流轉平臺,能夠給農民更多的指導,讓農民具有土地流轉的安全感。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土地流轉的中介性組織,從第三方的角度幫助農民完成土地流轉,有利于土地流轉過程的規范化。農村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切入點,也給農村發展帶來了更美好的前景。要實現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必須要在土地流轉平臺內完成,這能夠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順利進行。在完全掌握土地的真實屬權前提下,政府應當鼓勵相關事業單位或者企業、社會團體,甚至個人建立中介性質的土地流轉平臺,給農民與土地需求者一個信息的平臺。在土地流轉平臺上土地經營權轉讓與需求信息,促進雙方達成土地流轉協議,能夠讓土地流轉的障礙大大減少。用構建土地流轉平臺的方式來幫助農民簡化土地流轉的過程,能夠推動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
(三)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規范度。對農村的土地流轉進行規范化管理,是讓農民意識到土地流轉正規性的重要手段。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規范化管理。第一,加強土地流轉服務站的建立。服務站是為農村進行土地流轉而提供咨詢與幫助服務的一個中心。土地流轉服務站工作人員要建立主動為農民服務的意識,在解決農民提出問題的同時,向農民傳遞更多的土地流轉信息;第二,明確土地流轉的具體程序。農村要先進行土地流轉的申報,村級的土地流轉服務站將農民的需求上報到鄉鎮級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再將土地流轉申報的材料進行匯總,明確土地類型,再將其上報到縣級的土地服務中心。最終將土地流轉信息公布在信息平臺上,組織自愿進行土地流轉的雙方就土地流轉的權利、義務與價值進行商榷,簽訂合同;第三,做好土地流轉合同的管理工作。土地流轉合同是土地流轉中的重要文件,合同在手,才能在雙方權益受以侵害時保護他們的權益。因此,相關部門要做好土地流轉合同的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的登記與歸檔工作,讓土地流轉事務更加制度化,對土地資源負責,對農民負責。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農村建設中的土地流轉問題,就是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問題。農村的土地流轉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已經成為一項市場性質的經濟行為。科學地進行土地流轉,促進土地流轉工作的規范化與穩定化,能夠促進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國的農業發展。只有土地流轉問題得到解決,才能提升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給農村創造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作者:譚敏 王海燕 杜俊平 單位:河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