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薄弱的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會計學專業興起,但是在本科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能力普遍有所欠缺。尤其對于廣大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實踐教學意識不足,學生專業能力欠缺等不足之處。只有不斷加強實踐教學,提倡交叉實訓實習,才能充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增強,利于學生就業,實現更加良好地適應社會。本文針對目前地方高校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會計學專業更加良好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方高校;會計專業;實踐能力;薄弱;提升
現階段,會計學專業較為火爆,專業人才市場廣闊。然而,本科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不受重視,作為地方高校,實踐教學不夠到位。學生欠缺足夠的專業技能。基于此,需要力求改變較為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學培訓方案制定過程中,需要注重加強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需要積極探索,力求充分符合地方實際。
1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概述
地區經濟要想實現持續發展,需要依賴于人才培養。需要充分考慮地方特色,注重加強復合應用人才建設[1]。現如今,會計學專業火爆,地方本科教育開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大量的會計人才需求。從發展空間來看,普遍較為廣闊。實踐表明,對于會計專業學生來說,普遍專業基礎知識不錯,然而會計操作一般存在不足,難以真正實現立即上崗。從適應期方面來看,普遍相對較長。在動手能力方面,普遍有所欠缺,市場歡迎度有所不足。然而,企業招聘人才過程中,普遍看重會計操作,學生操作能力較為不足,難以滿足企業要求。因此對于地方高校來說,需要充分調整實踐策略,注重加強學生實踐培養,這樣才能充分滿足企業,促進區域經濟得以持續建設和發展。
2.1缺乏良好的教學計劃
本科教學歸于偏重理論,欠缺相應實踐教學。在教學課程安排方面,普遍存在比例失衡問題,針對于會計專業教學計劃,同樣面臨諸多方面實際問題。盡管多數高校十分看重理論教學。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踐教學各項工作。針對目前整個課程體系,存在著過多理論課,所占全部課程比重明顯偏高。針對于較為關鍵的實訓課,普遍存在課時較少的問題。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偏重理論知識,難以實現良好的會計實務操作,從能力水平方面來看,普遍相對較低。
2.2缺乏模擬實訓平臺
由于不夠重視實踐模擬,因而實踐模擬很難順利開展,平臺建設過程中,各項設施不夠完善。對于實訓模擬軟件來說,較為單一。同時模擬平臺較為局限[2]。僅僅針對某一方面,難以真正實現良好的實訓模擬。比方說,成本核算過分注重,但是關于其他方面,難以實現開展。除此之外,部分地方高校盡管重視模擬實訓,但是難以滿足企業實際應用。從軟件平臺方面來說,面臨一定銜接差異。最終引起的結果是,大量畢業生接收企業招聘上崗之后,還要重新接受培訓,重新進行實踐技能學習。除此之外,綜合業務操作等方面,缺乏全方位訓練或者實訓,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難以實現有效提高。
2.3生涯能力訓練不足
學生只有具備足夠專業能力,才能利于后續職業能力,才能真正實現學校企業之間完美交替。盡管職業能力目前無法培養,但是對于學生專業能力來說,能夠通過學校,得到持續提高,并且能夠充分滿足后續職業能力要求。在學校進行實踐環節,學生能夠得到科學的錘煉和引導。對于今后進入企業,同樣能夠提供理解和幫助[3]。能夠充分適應企業文化,實現員工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同時引導其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加深自我認知,養成較為良好的職業責任感。尤其針對當前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缺乏一定判斷。在學生完成畢業之后,需要預留一段時間,對整個工作進行適應。這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各項工作。
2.4實訓實習基地不完善
無論校內還是校外,都需要設立一定實訓實訓基地。但是地方高校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不足之處。而要想真正實現較為良好的校內外實訓,必須借助于實習基地。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鍛煉,起到平臺的作用。學生能夠加深認知,利用定崗實習。然而,實習基地重視不足,難以實現較為良好建設。除此之外,學生實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監管,監管制度方面來說,存在一定不足。對于部分地方高校來說,僅僅是流于形式主義。
2.5硬件環境以及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對于地方高校實訓中心來說,欠缺良好的硬件設施環境,同時管理水平有所欠缺。而作為實驗實訓中,一方面應該注重加強設備管理,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實驗教師隊伍發展[4]。對于硬件設施方面,模擬軟件購置的過程中,種類不夠豐富和齊全。對于很多會計軟件,數據庫有待優化升級。而對于數據共享面,存在較窄的實際問題。針對學校管理,實驗室沒有完全開放,而是遵循時間固定的原則。與此同時,設施設備利用率低。實驗教師數目不足,難以實現良好的隊伍建設。地方高校師資力量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而對于實驗實訓中心來說,要想真正實現高效運轉,需要充分克服教學的缺點。
3地方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策略
3.1注重增加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針對目前模式存在的不足,需要不斷加強調整。學校領導應重視實踐教學,從教學比重方面,需要力求實現實踐教學比重不斷提高。一方面,教學理念需要改變過去尋求轉變。在原有教學基礎之上,降低理論教學比重,同時注重酌情增加實踐教學。力求實現二者之間比重更加協調,從而能夠幫助更多學生,實現有效的動手鍛煉。
3.2注重實訓平臺拓展
實訓平臺較為關鍵,需要對其予以不斷拓展。作為會計專業學生,模擬軟件運行下,操作流程究竟如何,需要學會熟練掌握。要想實現會計專業學生具備良好能力,需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二者之間進行緊密結合。學校應重視實現模擬,加強實訓模擬平臺建設,力求其不斷完善。借助于實訓模擬平臺,能夠幫助廣大學生,不同分支課程,都能夠進行相應模擬訓練。操作流程等方面,也能夠得到充分把握[5]。特別需要注重企業應用軟件,需要加強實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促進學生就業,業務對接更加順利,奠定較為良好基礎。
3.3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通過注重加強會計實例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主動職業判斷能力得到鍛煉,能夠學會綜合分析,從而充分解決會計方面實際問題。比方說,資產收入確認更加科學,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借助于相關案例分析,以及通過協同討論,學生能夠更好地走入職業生涯,判斷力得到增強。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需要進行企業情景模擬,會計崗位實訓才能充分貫徹落實,引導廣大學生能夠熟悉企業,充分明確會計崗位,幫助其肩負職能。引導會計專業學生,不斷提升自身職業意識,學生能夠加深關于企業理解。比如說,企業文化樹立,學生學會如何和企業員工溝通交流,學生真正掌握團隊協作等,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得到增強,同時能夠具備一定責任感。職業崗位究竟肩負何種職能,學生同樣必須全面了解和熟悉。在職業判斷力方面,同樣實現顯著提升。
3.4積極打造交叉實訓教學
地方高校需要從單項實訓入手,然后進行綜合實訓。首先注重引導學生認知實習,然后進行頂崗實習。不僅需要注重單一專業實訓,而且需要加強綜合專業實訓。而對于交叉實訓,需要充分把握每個環節。首先,需要進行專業認知方面實踐,幫助學生加強專業認知。然后,針對會計手工,需要不斷加強相關模擬實訓。然后,學生能力水平到達初級會計階段,需要展開一定模擬實訓。隨后,學生一步步走向中級會計,乃至于高級會計。學校應該不斷深化案例教學,同時積極開展協同討論。針對EPR企業,綜合實訓應力求到位。與此同時,要想真正實現日后服務于企業財務,應用軟件實訓必不可少。針對于企業內部的會計崗位,需要展開一定情景模擬。只有充分進行交叉實訓,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才能不局限于感性認識,而且能夠實現良好模擬操作。不僅能夠進行案例分析,而且能夠實現較為科學的企業軟件應用,幫助學生得到崗位鍛煉。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針對于實訓模式,才能真正得以充分構建。借助于交叉實訓,實訓難度方面來說,得到一定加大。針對企業應用軟件方面,需要注重加強訓練。只有這樣,學生以及企業之間,才能真正實現無縫對接。學生一旦走入社會工作,適應期能夠得到大大縮短。因為學生一旦真正走向工作崗位,沒有必要進行培訓,企業能夠充分實現緩解壓力。對于畢業學生來說,也能夠實現自信心增強。對于會計實踐教學來說,能夠充分實現量變到質變。
3.5加強校企合作
學校企業之間,需要注重加強合作。通過開展校企聯合辦學,能夠實現良好的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教學能力方面,也能得到充分提高。要想幫助學生進行實訓,校企之間的合作需要充分到位。與此同時,需要組織廣大教師,積極開展相應的培訓學校。學校應該積極聘請專家,或資深經驗的項目經理,對學生予以科學有效的實踐指導。與此同時,學校應該注重加強人才引進,實踐教學隊伍發展過程中,才能得到不斷充實。實踐教學團隊才能不斷完善。實踐教學能力方面,才能得以不斷提高。借助于校企合作,能夠共同組建實踐基地和項目,企業以及教師之間,教師以及學生之間,才能夠真正實現良好互動,能夠實現充分指導,學生會計操作更加良好。一方面,教師更容易進行實踐教學,另一方面,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樣得到充分提高。要想實現較為良好的校企合作,作為企業一方,應該選派專業教官,注重加強定制學生實踐方面教學。學生在畢業之后,可以直接進入企業,這樣就能充分達成校企共贏的目標。針對實踐教學整個過程,還需要充分建立考評激勵體系,對廣大學生予以較為公正的考核,對其能夠進行正確評價。實踐教學體系方面,才能實現不斷完善。針對學生實習,需要安排學生,不僅應該進入校內財務部門,而且需要進入校外企業,或者說相關的事業單位,引導學生進行觀摩,不斷加深體驗。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實現校內校外之間順利過渡交替。引導廣大學生,能夠朝著職業人方向發展。一方面,所學知識實現充分運用,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適應工作,增強溝通協調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3.6增強實踐教學管理
學校應該注重完善教學平臺,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管理水平方面也要力求實現不斷提升。作為學校實訓中心,需要針對會計專業學生,提供較為科學的實訓平臺,積極打造有效平臺環境。而針對實訓平臺,需要注重硬件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利于學生培養,綜合創新能力方面,才能使學生充分提高。針對實踐教學管理,作為地方學校,應大力提倡校院兩級管理制度,遵循責任到人的原則。針對實驗實訓中心,需要注重加大開放。最好是應該提倡全天開放,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學生需求。學校還應不斷加大對于教師的鼓勵,實踐教師隊伍方面,力求更加充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實現良好實踐。除此之外,針對教學資源,需要注重加強整合。校園內部網上,力求予以全面共享,資源利用率方面才能實現不斷提高。
3.7問題以及展望
第一,目前來說,地方高校綜合模擬實訓過程中,內容不夠豐富,有待加強完善。仿真模擬實訓方面,難以實現良好的學生訓練,普遍存在種類少的特點,同時變化十分單一。第二,通過進行案例教學,占用較多時間,學生興趣度方面,仍然不夠高漲。第三,對于廣大會計專業學生來說,沒有真正實現較為良好的情景實訓,模擬訓練內容和形式方面,需要實現不斷豐富,同時應該加強深度和廣度。由此可見,作為地方院校,需要注重校企聯合,加大力度。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盡量彌補學生不足。與此同時,不斷加強對于學生的鼓勵,使其能夠更好地走進企業,到企業進行實習。
4結語
本文針對目前地方高校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會計學專業更加良好應用進行探討。綜上所述,對于高校會計學專業來說,要想充分貫徹落實本科實踐教學,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模式和方法,加強實訓平臺建設,大力提倡交叉實訓教學。與此同時,有效開展校企之間合作。只有這樣,實踐教學能力等方面,才能實現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白云,魯義軍.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地方高校會計教學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143.
[2]孫福智.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10):225-226.
[3]吳志林,楊道廣,朱穎,等.基于ERP財務管理系統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4(23):29-30.
[4]趙晨俠,李建玲.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24-25.
[5]趙彥麗.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10(2):259-260.
作者:潘蕾 單位:九江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