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司投資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工具之一,但不是唯一標準,同時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市盈率,深入其內因進行揭示,具體的市場環境進行具體剖析,而不能通過簡單的比較,來判斷一個市場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衡量一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有很多指標,影響投資價值的因素既包括公司凈資產、盈利水平等內部因素,也包括宏觀經濟、行業發展、市場情況等各種外部因素。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工具之一。
市盈率是投資者所必須掌握的一個重要財務指標,亦稱本益比,是股票價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派息率為100%時及所得股息沒有進行再投資的條件下,經過多少年我們的投資可以通過股息全部收回。市盈率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股價同過去一年每股盈利的比率。二是股價同本年度每股盈利的比率。前者以上年度的每股收益作為計算標準,它不能反映股票因本年度及未來每股收益的變化而使股票投資價值發生變化這一情況,因而具有一定滯后性。買股票是買未來,因此上市公司當年的盈利水平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第二種市盈率即反映了股票現實的投資價值。因此,如何準確估算上市公司當年的每股盈利水平,就成為把握股票投資價值的關鍵。
近來,有關市盈率問題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的市盈率水平是否合理?反對的或贊同的各執一詞。用市盈率的高低判別股市風險的高低,確實是個經驗性問題。市盈率水平高了一點并不意味著就有很大風險,尤其是處于發展中的中國股市,加上未來幾年我國GDP將保持7%以上的增長速度,大盤市盈率保持40-50倍的水平是合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個股的風險程度是不同的。至2000年底,滬市的平均市盈率是58倍,深市的平均市盈率為56倍。但不同個股之間的水平不一樣,其中,每股收益在0.10元至0.20元間的個股的平均市盈率為81倍多,每股收益小于0.10元的個股的平均市盈率高達264倍以上。業績越差的個股的市盈率越高、流通盤越小的個股的市盈率越高,這類個股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大盤經過了從五月來的幾次暴跌,很多個股已經腰斬,滬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降了很多,相對而言,風險也降底了不少。
我們在進行投資時,判斷一只股票市盈率水平是否合理,主要看以下三個因素摘要:
(1)行業性。行業背景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以電子通信、軟件、環保、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其主要原因在于這些行業屬于朝陽行業,并受到國家相關政策扶持,發展速度較快。未來一段時間內,電子通訊等高速發展行業的增長速度將是GDP的3倍左右,其市盈率應當高于大盤平均水平;相反,鋼鐵等夕陽產業類上市公司,其市盈率水平將低于大盤平均水平。這一格局不會改變。實際上也是如此。
(2)流通盤。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流通規模與股價成反比,股本越大,市盈率越低,反之亦然。小盤股板塊歷來是“大黑馬”的溫床,去年最大漲幅在200%以上的思達高科、泰山旅游等大牛股,無一不是小盤股。而一些流通盤較大的個股,如以上海汽車為代表的一批大盤績優股,其市盈率普遍在20倍至30倍。在賺取差價仍是投資者獲利的主要手段的市場中,小盤股兼有豐富重組題材和股本擴張能力優勢,價格波動較大,機會較多,而大盤股則不具備這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