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管理與改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圍繞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展開分析,并結合實踐經驗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以期對企業財務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財務管理;報表分析;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主要以會計數據為基礎,利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評判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由于企業外部利益集團并不直接參與經營過程,只能依靠財務報表獲取信息,因此,全面分析、了解企業財務報表對企業管理和發展至關重要。
一、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現實問題
(一)源于財會體系上的問題由于我國會計體系還沒有將環境會計、社會責任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包含在內,新會計準則對此也尚未明確,相關會計核算自然也就缺少對這一內容的核算標準,因此,通常在企業財報分析無法看出企業的環境成本、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即便是人力資本方面也只有人員薪酬的基礎數據,缺失更深層次的人力資源資本化信息。
(二)源于實踐運用中的問題財務報表分析以企業一段時期內貨幣價值不變為前提,即假定任何時刻,同一貨幣單位具有相同的購買力,但實際生活中,貨幣購買力卻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由此反映出大多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結果普遍存在著客觀公正性的缺失問題,再者,報表分析結果缺乏專業性,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針對財務報表分析的研究起步較晚,再加上專業限制,財務人員往往無法獲得全面的公司信息,故分析結果有所局限也就不可避免。
二、財務報表實例分析——以A公司為例
以A公司為例,A公司是以高品質食鹽的生產和銷售作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為省屬國有獨資公司,依法從事本省的鹽資源開發、利用和鹽產品生產、加工、儲運、批發經營業務。據A公司2012年至2014年企業財務報表結果分析得出:A公司資產逐步呈小幅上升,由2012年的33.97億上升到2014年的36.86億元;同時,負債額度也上升較快,由2012年的20.85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26.49億元;固定資產在穩步上漲,由2012年的3.4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4億元;流動資產降幅較大,由2012年的23.48億元,下降到2014年的17.2億元,而非流動資產有一定增幅,負債中流動負債占較大比例,其中流動負債由2012年的20.84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26.49億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A公司流動資金減少,短期償債能力的降低。此外,所有者權益也由2012年的13.11億元,下降至2014年的10.35億元。由此可見,A公司正逐漸步入了緩慢增長的發展新階段。
三、完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充實財務報告內容現階段所進行的財務分析,數據來源均為企業內部的會計資料,而這些資料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有效消除此類內部數據局限性對企業財務分析所造成的影響,必須盡可能開拓會計數據的獲取渠道,比如,可以借助社會中介力量參與到本企業會計數據的分析與篩選中,剝離不利影響因素對數據客觀性的影響。在真實、準確、科學、有效的會計數據基礎之上展開財務分析,消除不利干擾因素,才有可能發揮出其真正的指導性作用,真正維護到企業整體及員工利益,同時獲得最接近企業經營事實的財務數據,使得建立在這些數據之上的財務分析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與可利用價值。
(二)優化財務報表標準此前,多數企業使用的速動資產定義并無法真實反映其本質,因此,在優化財務報表標準時應將其定義為:現金+以市價列示的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賬齡大于一年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凈領一賬齡大于一年的其他應收款)。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時應依據市場價格,關注短期投資的市場價值。通常,以往分析企業經營狀況過程中,最為常用的便是應收賬款的周轉能力指標,但此指標分析結果與實際相差較大,為此,優化報表標準的過程中應在考慮現金環節的基礎上,除了以應收賬款平均賬齡替代應收賬款周轉率,還應在標準中將現金與債務比、現金與到期債務比以及現金負債比公式中的分子改為三項現金凈流量的總和,利用經驗標準、歷史標準以及行業標準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對財務報表進行綜合分析。此外,調整完善財務報表是打破理論與實踐局限性最為有效的方法,財務報表直接反映了企業人力資源現狀,職員的培訓費用、公司管理者的盈利能力等信息,對其調整即等同于出具了一份相應的人力資源報告;同時,將企業目前面臨的機遇與風險、盈利預測報告以及發展方向等信息完整的披露于財務報表之中,亦有助于幫助投資者作出更為科學的決策。
(三)健全風險導向制度在建立一套完整的、適合于實際的工作系統的同時,還應重視財務管理環境的動態變化。換言之,為了應對企業持續發展的經濟活動,其財務報表必須根據會計和經濟形勢的發展趨勢、財務管理的適應性等展開相關研究,著眼于未來,在法律法規的允許下不斷調整財務管理,從而完善機制,促進創新管理,進一步滿足需求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具體地說,第一步就要學會“分離”即對控制權限和業務管理、業務管理和會計記錄、會計記錄和存儲、管理和財務管理檢查的相分離,根據崗位責任制來定期輪換崗位,同時開展評估測驗。第二步就是構建系統的授權控制。從財務角度來看,明確限制財務人員、部門及相關項目的權限,對于保障報表數據的真實性、穩固報表根基大有裨益。與此同時,結合風險導向財務管理事前與事中財務管理,把成本會計的數據審查的重點,做到對欺詐的預防,減少損失;提高管理,實施閉環管理財務管理,形成閉環程序,通過財務管理工作經驗的積累逐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
四、總結
綜上,企業在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和評價時,除掌握會計數據和財務比率分析指標外,還應研究企業相關市場渠道價值變動對報表數據的影響,搜集和分析報表之外、但對企業經營管理有影響的信息,認清企業當前存在的具體問題,結合外部市場狀況和企業戰略規劃、具體計劃等,進行及時調整,以更好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孔燕,李兆梅.淺議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J].經營管理者,2009(13)
[2]劉春玲.淺析如何有效提高財務報表分析的質量[J].經營管理者,2012(19).
作者:劉軍 單位:山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