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課在管理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可汗學院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人們開始關注這種短小精悍的在線教學模式,與之相似的微課隨之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和熱點。本文以具體應用實例闡述了微課在管理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微課;管理學;教學應用
在信息社會,隨著無線網絡及各種智能數碼產品的普及,我們已進入了以“碎片化”為特點的“微”時代,微課應運而生。
1.國內微課的發展
在我國,“微課”是由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鐵生老師于2011年率先使用的,它是以在線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一種新型的教育信息形式。胡鐵生老師倡導的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用互聯網+思維解讀,就是“傳統教學+互聯網有了微課”,因此,微課是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借助網絡發展起來的一種有別于傳統教育的新的資源類型和應用方式。自2011年胡鐵生老師在佛山市中小學開展首屆微課大賽以來,全國及各省市陸續開展各級各類的微課大賽,微課的發展如火如荼。
2.微課的特點
2.1短小精悍。“微”是微課的顯著特征之一,一節微課的視頻長度不宜過長。胡鐵生老師認為,小學生具有好動、注意力易分散、保持時間不長等特點,小學微課視頻以5至8分鐘為宜,初高中生、大學生可適當延長。第一屆和第二屆的全國中小學微課比賽方案都要求視頻長度在10分鐘以內,而在全國高校微課比賽方案中,第一屆的視頻要求長度在10至20分鐘之間,而在第二屆比賽中,這一時間縮短為5至15分鐘。由此可見,不論對什么樣的學生,即使是大學生,微課的視頻也不能太過冗長,要符合學生的視頻駐留規律和學習認知特點,同時也方便網絡傳播、在線觀看或下載。
2.2主題突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能夠講解明白的內容十分有限,所以一節微課只能關注一個知識點,集中說明一個小問題,微課的教學目標單一明確,指向性強??梢赃x取某個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考點或者實驗環節等作為具體知識點設計成微課,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一知識點講解透徹即可。
2.3使用方便。只要擁有智能學習產品,借助互聯網技術,學習者可以不拘泥于學校教室,不受時間限制,根據個人的需求,開展隨時、隨地的個性化學習,這有利于學習者利用零碎的時間學習,極大地提高效率。
3.應用實例
以管理學為例,將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標準化管理這一知識點設計成微課,整個過程包括課程導入、講授、應用、拓展及作業等環節,設計思路如下。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拉近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以自己在不同店里吃肯德基時對就餐環境、產品口味及享受到的服務的感受作為課程導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然后對標準化管理進行講授。知識講授完畢后,引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在理解本次講授內容的基礎上,遵從崗位操作規范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結合我校與日本豐田公司的合作關系,將日本豐田公司標準化管理相關資料的查閱作為本次課程的作業及拓展,讓學生思考兩者的區別聯系。如果學生能夠課前自主學習,并積極完成作業,那么在課堂上可以學習、分析、討論豐田公司的標準化管理。
4.反思
職業院校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所以對于學生在設計微課時既要注重質量,還要考慮趣味性。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必然會有畫面設計優美、畫質清晰、聲音清楚、音畫同步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畫面設計方面,要求會更高,這對教師的錄制、編輯微課視頻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教師在制作微課之前要先行學量相關技術,對于新手教師,制作微課的周期相對較長。另外,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使用微課,很難實現“翻轉課堂”的效果。原因之一在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能做到課前自主學習的學生只是少數,多數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學習。其次,網絡資源會對微課的應用產生影響。雖然智能產品已經普及,但是學生可以在校免費使用網絡并沒有完全普及,因此,對于家境貧寒的學生來說,經常付費在線學習是非常奢侈的。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在課堂上沒有及時消化掉的知識課后進行在線學習,而在課堂上已經理解的知識,沒有必要再為其支付額外費用?;蛘邔W生依據個人興趣愛好,有選擇性地學習課外知識。因此,目前微課可以作為學生自學的可選方式之一,或者作為課堂教育的輔助,但不能取代傳統課堂。雖然微課目前對學生的影響還不太明顯,但對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產生顯著效果,這與胡鐵生老師在佛山開展第一屆微課大賽的初衷是一致的。每一節微課其實都高度凝聚制作者的精華,通過自己制作微課,觀看、研討同行微課,把他人的教學智慧、經驗與自己的實際教學相結合,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因此我國微課更受教師追捧。
5.展望
雖然微課在國內已經經歷幾年的發展,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還處于探討和研究階段,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還會遭遇方方面面的各種制約瓶頸。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研究的逐漸深入,在借鑒國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實際情況,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為有利東風,專題化、課程化的微課必然會蓬勃發展起來,對我國教育界的影響會愈來愈顯著,貢獻也會愈來愈大。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
[2]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4).
[3]葛秀麗,陶瑞雪.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的發展與應用[J].青年與社會•魅力先生,2014(3).
[4]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3).
作者:王玉 李琳 單位:沈陽汽車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