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范文

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合理有效的使用可以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诖嗽撐膰L試構建了基于微課的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模式,并通過實驗研究檢驗了在該模式下開展教學的學習效果,驗證了應用模式的有效性,以期對后續信息技術教學微課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應用模式

1研究背景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時代的迅速到來,教育如何應對信息化社會的挑戰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人們開始將關注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信息技術教育上來,而信息技術課程是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師生信息素養的主要渠道,為其他學科實現信息化教育服務。因此,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是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所在,在信息時代具有其獨特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教育當前在中小學已經普及,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設想正在逐步實現。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目前信息技術課程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前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身兼數職,把大多數時間耗在教學以外的事情上,而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設計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少。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基礎差距較大、水平參差不齊;相當部分同學難以突破教學重難點完成課堂任務。當前的學校信息技術課程安排,一般一周只有一節課,而一位教師往往要負責一個年級的課程,由于授課班級較多,這種重復性教學難免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教學會感覺枯燥乏味,間接也會影響到學習效果。目前新技術、新媒體不斷發展,而技術的發展必然會促進教育領域的革新?!拔⒄n”或者稱為“微課程”,是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和可汗學院在全球迅速走紅而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話題。這種微視頻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也必將給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帶來機遇。

2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2.1微課的概念

國內首次提出微課概念的胡鐵生對微課的定義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焦建利則將其定義為: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首屆中國微課大賽對微課的定義是:“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綜合上述觀點,本研究將微課定義為:以講解某一知識點或技能點為目標,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時長控制在幾至十幾分鐘,包含教學設計、課件及測試等相關資源的有機結合體。

2.2微課的特點

微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時長控制“微”,這也是微課的主要特點,相對傳統的整節課的課例而言,微課的時長大大縮短,大都控制在幾到十幾分鐘之間,這也更加適合其在教學中的應用。二是教學內容“微”,微課的制作通常是以知識點為單位,一個微課一般只涉及一個知識點,在簡短的時間內,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把知識講透,這樣的設計使其重點突出教學目標明確,增強了微課的實際應用效果。三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微課的設計是圍繞學習者展開的,其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學習者更好地去理解知識,學習者利用微課學習就如同教師的一對一輔導,能夠直接有效的解決學習問題。四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視頻作為微課的主要載體具備獨特的優勢,簡短的視頻體積小,可以在不同設備進行觀看,可以隨時隨地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另外視頻可以進行回放快進等操作,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實現差異化教學,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3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3.1微課的教學應用

對微課資源的教學應用,在國外可汗學院已經與中小學合作對微視頻教育資源的應用做了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內也已開始了微課程實踐層面上的嘗試,教育部舉辦了中國微課大賽對中小學微課進行評比,佛山市中小學優秀微課作品展播平臺的建設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微課在國內的教學應用。在微課的具體教學應用上不少專家提出了自己觀點,胡小勇認為以知識點粒度的課例視頻資源能夠實現課堂在場輔學,通過當場演示視頻,解決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難點問題;還可以實現課后網絡輔導,通過觀看基于知識點的優質課例片斷來加深或者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焦建利也在其博客中指出在面對面課堂教學環節中,因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教師可以將微課作為課程導入、重點講解、答疑輔導等教學環節中展示使用。針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謝曉華指出當前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為:邊講邊練或講完再練,微視頻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中,結合這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授課的時以整體分析引導為主,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理論知識體系的形成,在后期學生操作中,可以重復觀看微視頻,有利于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目標重難點知識的掌握。結合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主要分為課下應用及課堂應用兩類。在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時需充分結合班級的學情與教師的教情來進行,并根據所教授的知識合理選擇教學模式。在當前注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大環境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教師也不能完全放開課堂,要注意對整個課堂的監控并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另外微課應用也要與傳統課堂有機結合,找到其最佳結合點,以便于發揮最大效果,在其應用方式上也要注重多樣化。

3.2信息技術教學微課的應用模式

借鑒上述相關研究的優秀經驗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本研究嘗試構建了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模式,以期最大化發揮微課的教學功用,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一個完整有效的教學過程不應只體現在課堂教學中,而應從課前、課中及課后三個方面全盤考慮整體設計,具體為課前教學分析、課堂教學實施及課后評價反饋三個階段。

1)課前分析是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主要包括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及教學目標分析等,通過對學習者認知特點及知識掌握程度的分析來確定教學的知識目標及能力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與分析設計。最后在前期詳盡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結合微課教學資源的特點,將其有效的與傳統課程整合,并將各個教學要素進行優化處理,形成優良的教學方案,為后續課堂教學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2)課堂教學實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依據課程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計,選定合適的教學呈現方式,充分發揮微課資源的作用,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果。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方法,這種方法主張將教學內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作為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十分有效。因此整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在這一教學主線下利用微課資源來開展課堂教學。教學以教師引導下的任務呈現開始,通過學生討論、分析任務產生問題,教師適時引導點撥并提供微課教學資源包給學生自主學習;而后根據課堂任務程度有效設計分組,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完成課堂任務,過程中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資源學習,教師監控課堂教學并提供個別化輔導;最后教師總結歸納知識,并對學生作品進行課堂展示與評價。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通過學生利用微課資源的自學來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過程中積極引導,適時提供幫助,保障整個課堂教學有序高效的開展。

3)有效的評價利于課堂教學的改進與提升,因此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后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評,以檢驗其利用微課資源學習的有效性。具體可以通過測驗卷及評價量表等方式進行評價,來檢測利用新型教學方式的教學目標達成度及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評價反饋結果不斷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4基于微課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

本研究選取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多媒體技術應用》中的“音頻的采集與加工”內容,在構建的微課的教學應用模式的指導下開展教學,作為個案研究。采用單組準實驗研究,研究在基于該模式開展的課堂教學的效果,以驗證應用模式的有效性。

4.1實驗目的

本實驗旨在驗證構建的信息技術教學微課的應用模式的有效性。

4.2實驗對象

本研究選取廣州市第113中學高二年級7班41名同學,為理科自然班。

4.3實驗變量

實驗以基于微課資源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為自變量,以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為因變量。

4.4實驗假設

基于該模式下開展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教學效果好;通過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與理解、軟件的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信息素養。

4.5學習效果調查

本研究設計學習效果調查量表來檢驗學習效果。包括認知理解、操作技能、自主探究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4個一級指標,細分為18個二級指標,設計了非常同意、比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很不同意5個等級雙向量表。在基于構建的信息技術教學微課應用模式開展教學后,運用學習效果的調查問卷與F檢驗,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4.6學習效果的測試

設計測試卷,在教學結束后通過試卷進行測試。利用SPSS對測試成績進行描述性分析,驗證學習效果。

4.7實驗結果與分析

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學生在“認知理解”“操作技能”“自主探究”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四個維度的各題項得分Fi均大于0。說明運用本研究構建的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模式開展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音頻的采集與加工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提升他們音頻處理軟件的操作技能,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他們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效果好。通過SPSS軟件對學生后測成績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極小值、極大值、均值、標準差、偏度和峰度的統計。

5結束語

本研究嘗試構建了細分為課前教學分析、課堂教學實施及課后評價反饋三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微課的應用模式。并在該模式的指導下開展了教學實驗,通過實驗研究驗證了其應用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用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改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提高了學習效果。由此說明該應用模式對改善當前信息技術教學有一定的作用,為后續基于微課的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3]中國微課大賽活動指南[DB/OL].

[4]胡小勇.區域性優質課例視頻資源門戶的建設框架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06):54-57.

[5]焦建利.關于微課答南都記者問[DB/OL].

[6]謝曉華.操作演示的微視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2):4-5.

作者:潘國 單位:廣東財經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叉叉叉BBB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中国| 日本孕妇大胆孕交|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毛片在线播放a| 免费a级黄毛片|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狠狠色综合色区| 天天视频天天爽|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极品美女一级毛片免费| 夫妇交换俱乐部微信群| 天天躁天天狠天天透|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色五郎 | 老师的奶好大摸着好爽| 果冻传媒七夕潘甜甜在线播放|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免费看美女部位隐私直播| 五月婷婷丁香网|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变态老妇重口与另类|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爆乳美女脱内衣18禁裸露网站|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不卡|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