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非營利組織解決農民養老保障思考范文

非營利組織解決農民養老保障思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營利組織解決農民養老保障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非營利組織解決農民養老保障思考

《特區經濟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政府失靈的表現

政府對農民問題的重視日益加強,各種文獻中的強調也印證了這一點。然而那些歸屬于政府的涉農部門有自身部門體制的局限性,導致他們在農業收益逐漸下降的情況下,還不能自覺地意識到問題的實質,于是,他們只能不斷強化壟斷體制,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因此,即使從短期來看,政府的一些行為可以以此名義為部門帶來利益,但從農民收入減少導致的生產投資能力下滑的長期互動中來看,這些政府行為必將得到與其意圖相反的結果。因為這些原因會導致政府提出的各項支農政策失靈。①追求創新技術,提高農業效益。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仿照西方的成功經驗,也就是用技術替代勞動,這導致一些科學技術成果雖然在實驗室里被專家們認可欣賞的,得到各種表揚,卻因為其對中國的國情不能適應,不能有效結合,而導致其應用效率難以提升??墒且恍<覍W者們卻不能進行自我反省,而是轉過身來反怪農村的技術難以推廣,更甚者進而要求政府必須再增加科技投入費用,從而導致政府失靈。②加強“產業化”觀念,改善產業層次。政府往往認為產業化路線是利用外部規模的提高解決農民問題,是萬無一失的,但他們在實際落實的時候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政府壟斷了種子、化肥、農藥、資金等農業產品的主要投入中的重要要素,不僅如此,政府還壟斷了加工環節和購銷環節。政府獲得了壟斷地位后自然能得到超額利潤,這經濟上的刺激必將促使政府鞏固或加強原有的制度,那么政府部門所屬單位壟斷了大部分的涉農經濟領域,而且還將加強壟斷。又或者是由非農村的外部企業來搞“產業化”,這種方式的實質就是將工商業資本進入到農業中去,但是在這兩種方式下農民們仍然無法從中獲利,利益都被政府或企業壟斷,那么農民們也就不會踐行政府或企業的“產業化”道路,也就是說“產業化”并不能改善農業的負效益,政府仍舊是失靈的。③提高農業資金投入政策。研究者們通常認為提高對農村對農民的資金投入就能有效解決當前存在的嚴峻的農民問題。可如果有機會下鄉考證,他們就會發現他們的想法美好卻脫離實際。首先,對于巨大的農民資金需求缺口,政府增加的有限的資金投入顯得渺小,在龐大的農民數量面前無疑是杯水車薪的;其次,即使政府能夠增加足夠多的農業投入,也不能保證這筆資金能順利到達有需要的農戶手上,其中一大部分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某些相關部門的收益。從學者們實證研究的情況看,政府這些年增加投入的結果實際上并沒有起到想要的效果,由此可說政府在這方面也是存在失靈的。

二、保障農民養老問題的新方式

農民靠耕地保障養老,而我們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需要征用許多土地,從而使得一部分農民失去了自己的耕地。長遠以來,由于農民大多依靠自有土地的產出來維持日常生活開銷,大多數農民無其他固定可靠的收入,他們的養老責任毫無疑問落在了這僅有的土地上,一旦他們的土地被征用和開發,他們就成了失地農民,失去了勞動收入,也意味著喪失了一切與土地相關的養老權利。但是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勢不可擋,其中上世紀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我國耕地面積由約9900萬公頃縮小到了約9500萬公頃;取而代之的城市建成區域由0.74萬平方公里增加到約2萬平方公里,總體來說我國的城市化率由百分之二十上升至百分之三十。90年代中期開始的十年中我國耕地面積繼續減少,由1300萬公頃縮小到了1239萬公頃;取而代之的城市建成區域由2萬平方公里增加到約2.8萬平方公里,總體來說我國的城市化率由百分之三十上升至百分之四十。城市化進程人為地將農民與他們擁有的土地分離開來,農民的土地不再作為耕地所用,而是城市建設用地。據國土資源部統計,目前中國被征地農民有4000多萬人,每年還要新增200多萬人。但有些人認為這個數據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說法。一個地區的經濟越發達,代表它的城市化進程越快,失地的農民也就越多,所以被征地農民主要集中在圍繞大中城市的郊區生活。以一些大城市為例,目前上海市失地農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北京市失地農民的數量也累計達到了33萬。而浙江省紹興縣失地農民的數量累計達17萬人,占當地農村人口的30%。不再擁有賴以生存的土地,失地農民們不得不面臨著諸多風險,其中一個主要風險就是養老保障問題。須知城市化進程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因此要建設現代化的國家必然會存在失地農民這一介于市民和農民之間的特殊社會群體,他們失去了僅有的土地資源,國家迫切需要為他們建立相應的養老保障制度?,F如今,中國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障機制還十分落后,針對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制度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暫時還不能滿足廣大失地農民的養老需要。為了滿足日益增加的失地農民的養老需要,也為了能更好地面對日益緊迫的人口老齡化高峰帶來的挑戰,有效解決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當務之急。解決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短期行為,還要有持久性和可持續發展性,這對我國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以及促進城市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如前文分析,市場和政府雙重失靈的客觀背景下,農村中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問題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而非營利組織越來越得到公眾和學術界的信賴和關注,原因是他們在社會福利建設和公共政策執行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非營利組織代替失靈的市場和政府為失地農民提供公共服務,這為中國解決農民養老保障的困難提供了一盞明燈———由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民養老保障。

三、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民養老保障問題的內容和途徑

以往常見的由政府主導的農民養老保障不時可見一些不作為甚至是失范的行為,這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擺脫追求經濟快速增長的利己導向性,而選擇犧牲老年人的利益,從而制定出那些短視的養老保障政策,不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侵占失地農民的賠償款,挪用他們的養老保障經費,嚴重影響農民養老保障政策的健康運行。而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民養老保障的實質就是指由非營利組織替代原先的政府和市場為農民提供養老保障服務和管理這種服務。這種服務的形式和內容是多樣的,非營利組織不僅要負責制定和修改可持續發展的農民養老保障政策,還要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全程監督,及時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協調各部門的運作,此后還要定期對已推行的養老保障政策進行評估與反饋,改正不適用的部分。非營利組織還應為老年人提供對應的服務,滿足老人們的不同需要,進而整體改善老年人的福利水平。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民養老保障當中去的途徑是多樣化的,基本可以分為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這兩大類:①首先,由非營利組織直接參與到農民養老保障當中去的途徑。非營利組織通過選取合適的人員在政府機構中工作,這些人員通常是組織本身的成員或是能為組織爭取利益和權益的人,他們的直接任職相當于非營利組織可以直接加入到養老保障的相關事務中。不僅如此,非營利組織還可以直接舉辦或出席養老保障相關政策的聽證會以及參加養老保障主管部門舉辦的例行會議,會上組織可以直接發表意見和建議,從而引導政府做出正確有利的決策。②其次,由非營利組織間接參與到農民養老保障當中去的途徑;非營利組織可以為政府起到輔助作用,提出一些政策意見和建議,政府就能集取大家的智慧,選取其中有用的部分,并依此制定可持續發展的養老保障政策。非營利組織還可以圍繞養老保障相關的一些論點和議題開展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讓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們在活動中進行溝通和交流。

四、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民養老保障問題的優勢以及改進建議

非營利組織參與到農民養老保障問題當中去的優勢具體有以下幾個:第一,非營利組織不但能與政府保持良好的關系,得到政府的扶持,還有利于組織與政府開展交流合作。從我國當前的國情來看,政府的幫助與支持為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現存并發展良好的非營利組織,其建設與發展都是在政府倡議下進行的,政府不僅承認和許可他們的存在,并且對他們的發展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支持,為雙方的共同合作及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第二,非營利組織非常重視志愿者隊伍的組建,組織通常有一套完整的,運用各種激勵機制相結合的體系來激勵志愿者,并在他們加入組織后重視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通過培訓和教育等手段加強他們的奉獻精神內化以及對組織目標認同度的深化;第三,非營利組織樹立了明確的使命和目標,非營利組織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實際目標就是公益性和非營利性,非營利組織在農民養老保障中的參與不但大大提升了農民養老保障服務的供給數量,還有效提高了供給質量。非營利組織的其他特點例如非官僚性、非營利性、貼近基層以及組織結構靈活多樣性等優勢也使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民養老保障的過程中實現了農村養老資源極大程度的合理開發和使用,不但提高供給效率還能降低供給成本。非營利組織在參與農民養老保障問題上雖然已經取得相當成效,并且優勢明顯,然而這里還存在一些提升空間,以下是一些優化建議:①明確界定非營利組織的目標。非營利組織要牢記非營利性的組織觀念,在進行工作的時候牢記堅持非營利性的守則,堅決防止組織被利己主義誘導。特別在面對廣大被征地的農民們,并為其提供服務時不能抱著以營利為目的的心態,非營利組織在收到來自社會的捐贈等費用與物資時只能投入組織所倡導的各種社會活動或用于維持組織本身的生存發展,而不能擅自用作組織成員的分紅。也不能用來擅自分配給投資者、經營者們。因此,非營利組織一定要明確組織的目標,在組織的章程、守則以及日常的服務中時時體現非營利組織的公益使命感。②改善非營利組織的內部管理機制。非營利組織要積極建設自律機制,加強對組織執行政策和提供服務過程中的監督、評估和反饋,并且在組織開展日常服務活動時嚴格要求,使成員將組織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內化加強。③提高非營利組織的籌資能力。首先,大眾對非營利組織還并不十分了解,對其看法還受傳統影響停滯不前,不能完全信任,非營利組織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提升自身的營銷理念,推行一些相關的營銷活動,擴大組織自身的影響力,從而獲得社會的關注度的提高;其次,非營利組織要緊密加強與政府之間的聯系,獲取政府的資助,此外還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獲取來自企業和大眾甚至是來自其他國際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支持。④健全非營利組織當中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首先,為非營利組織成員灌輸志愿的理念,要讓“以志愿求公益”成為指導思想,并結合一系列培訓和激勵政策,使成員自愿加入到非營利組織中來并提供優質的服務;其次,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針對表現突出或是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員,要幫助他們解決戶口、職稱、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志愿者要晉升到專業人員就必須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這就需要非營利組織機加強課程培訓,組織實戰演習;再次,建立一套民主的管理體制,激發組織成員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應由政府設立監督機制,派監督人員深入農村養老組織實地考察,從而督促養老組織改進服務。⑤提高非營利組織的獨立性。非營利組織的獨立性、自主性是其存在與發展的先決條件,組織若沒有獨立性就容易受制于政府,非營利組織要制定適合自己的參與策略,厘清與政府之間的職責邊界,真正實現政事分開、政社分離。非營利組織在與政府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同時,不應過度依賴政府,以免受政府失靈表現的影響,而是要理性地規劃和選擇自己的具體活動空間,注重保持組織的獨立性。政府不能過度干涉或操控非營利組織,而是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提供扶持。防止非營利組織名存實亡,成為政府的附屬物,要確保組織的獨立性和順利運作的能力,從而能夠直接有效地參與農民養老保障。

作者:黃倩單位:浙江財經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毛片大全免费看|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97人洗澡从澡人人爽人人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综合|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 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91欧美在线视频|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中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午夜免费一级片| 老外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国产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91制片厂在线播放|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jizzjizz护士| 妖精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中国老人倣爱视频|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一级片|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狂摸吃奶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