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交通運輸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布署,在2012年全縣交通運輸工作以科學發展為統領,以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主線,以爭先進位為主題,以提供普惠民生和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為目的,以依法強化行業監管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的科技進步為途徑,“突出工程建設、為民實事重點,攻克對上爭取、機構改革難點,破解運輸管理、公共服務熱點,狠抓依法行政、隊伍建設焦點,打造創先爭優、創新管理亮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實施“五項”工程,破解制約要素,提升管理水平,開展創優活動,落實部門責任,方便群眾出行,力求在服務崛起中率先發展,在宏觀調控中科學發展,在統籌兼顧中和諧發展,為打造“濱湖之城、帝王之鄉、綠色之都”提供強而有力的基礎保障。
一、把加快工程建設作為第一要務
(一)完成東環路10.2公里建設,開工建設約14公里的西北環路。該項目建議書已經通過省發改委審查待批,目前“工可”編制完成并經市局、省廳公路局審查通過,11月2日已經上報省發改委待批。規劃、國土、環評、洪評及礦產覆壓等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待批,計劃2011年年底前完成該項目立項,2012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二)加大水運建設力度。湖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11.2公里,今年重點做好地面清障工作,明年重點做好施工協調工作。預計2014年10月全面建成通航。港遷建:建設16個1000噸級內河泊位,年吞吐能力500萬噸;辦公區2500平方米,15萬平方米貨物堆場,疏港道路7.5公里(在沛朱線的基礎上擴建)。目前該項目已經上報省廳、市局港口管理部門,規劃、土地、環保、洪評等工作正在進行中,項目建議書正在編制中,預計2012年9月開工建設,2013年10月完成建設任務。內河海事水上應急救援中心工程:占地10畝,工程概算約1000萬元,新建2000平方米水上應急救援綜合樓及救援船只和其它相關救援設施。預計2012年3月開工建設,2012年10月完成建設任務。
(三)完善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二個鄉鎮客運站、三個鄉鎮交管所新建及改建。河口鎮客運站、朱王莊客運站已經于2011年10月完成規劃、土地、環保和其它前期工作,2011年底完成招投標等其它前準備工作,2012年3月中旬開始進入施工階段,2012年10月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四)抓好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建設農村公路共9個項目,約16.02公里,省農路辦批準后將于2012年3月底開工建設,2012年10月底全面竣工通車。計劃農村公路危橋改造10座,省農路辦批準后將于2012年3月底開工建設,2012年12月底全面竣工通車。
(五)續建沛豐鐵路段。沛豐鐵路段21.78公里,我們將積極協調做好相關工作,預計2012年10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二、把對上爭取作為重要途徑
項目前期工作難度大,審批、土地制約明顯,“開工難”的矛盾依然突出。對需要省、市審批的重點項目,加大工作力度,加強銜接協作,落實專人跟蹤催批,分工負責、合力推進,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項目的前期及上報工作。積極與省、市規劃搞好銜接,爭取更多的支持,在計劃安排上給予傾斜,使我縣更多的交通設施項目進入省、市計劃盤子。
積極推進堤頂路、沿湖路建設項目。一是加快推進繞城路建設立項。二是微山湖湖西大堤(堤頂路)全長79公里,其中我縣境內40.8公里。貫穿龍固、楊屯、大屯、沛城、胡寨、魏廟、五段七個鎮,向南連通藺家壩,打通后將至的距離縮至為半小時車程,使成為離最近的縣城。旅游快速通道的開發建設是沿湖文化旅游產業帶建設的關鍵環節,打通這一綠色通道,不僅對完善區域路網布局、提高通行能力有重要作用,對地區沿線開發微山湖旅游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更是意義重大。三是沿湖公路經沛城鎮、胡寨鎮、湖西農場、魏廟鎮、五段鎮,銅山縣沿湖農場、華潤電廠,止于市區三環北路。境內段現有老路長45.5公里。該路段提檔升級后,將會提升公路主干道通行能力,加快沿湖旅游資源開發,打通南面進出快速通行能力,全面帶動沿線沿湖八個鄉鎮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方便近十萬群眾出行,提高居民生產生活質量。四是加快推進天津東路對上爭取立項。
目前市局已拿出初步方案,我們積極做好對上爭取工作,力爭早立項、早開工、早見效。
三、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交通運輸發展的動力源泉
(一)進一步加強資金和用地保障。積極爭取省、市對納入計劃的省級干線公路、地方連接線公路、航道建設、農村道路、農村危橋等補助資金;建議縣政府進一步加大對交通運輸項目的投入力度,并在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費用中,確定一定比例的政府性資金,用于支持公交發展;在保證公益項目政府財政性投入為主的基礎上,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民間資金投入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和運輸企業,并給予利息優惠、稅收優惠、收費補償投資等政策支持。
(二)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改革,努力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按照大交通行政管理體制的要求,加快職能轉變,推進綜合運輸法制體系建設,逐步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實施鄉鎮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及鄉鎮交管所規范化建設工作。改革工作事關基層交通運輸發展、執法形象和穩定大局,明確鄉鎮交通運輸綜合管理所的職責職能,推動全縣鄉鎮交管所改革和交管所規范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健全完善基層交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基層交通運輸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并根據上級鄉鎮交管所改革的要求,計劃利用兩年的時間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的情況下,完成對所有交管所進行改造、改建和新建,最大限度地實現縣、鎮交通運輸管理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四、把強化交通運輸管理作為工作重點
(一)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進程。將統籌城鄉客運協調發展作為解決城鄉居民“行有所乘”的民生工程,堅持公交優先、城鄉一體、綠色低炭的發展理念,創新體制機制,整合系統資源,加強網絡銜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落實鎮村公交發展扶持政策,大力推進鎮村公交發展,制訂《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實施意見》,制定全縣鎮村公交發展計劃。合理調整城鄉客運經營分工和運行機制,統一資源配置,統一服務規范,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依托農村公路網,鼓勵和引導發展靈活多樣的運輸服務,加快縣域內農村客運班線的公司化改造。開通龍固、敬安兩個試點鎮鎮村公交,在此基礎上推向全縣各鎮,確保2015年鎮村公交通達率達到50%,力爭60%,確保2020年前全面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
(二)加快完善城鄉客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對不符合客運班車安全通行條件的農村公路和橋梁,加快實施改造。加強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優化布局,做到路、站、運一體化。優化城鄉客運經營結構,認真做好城鄉客運線網的統一布局規劃工作,并以此為指導積極穩妥地推行城鄉客運公交化運營。加快發展鎮村公交,到2015年,全縣50%的鎮實現村村通公交,鎮村公交公司化率100%。積極探索城市客運管理的新思路,認真貫徹市局提出的“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具體政策,推動公交優先發展各項措施的落實。努力維護城市客運行業穩定,合理控制出租車總量,積極推進出租汽車更新,認真研究油價上調對公交、出租行業帶來的沖擊。深化城市客運文明建設,鞏固拓展“文明駕駛、規范服務、群眾滿意”主題活動成果,推出一批行業服務品牌。
(三)進一步規范出租車經營。出臺出租車整頓實施方案,堅持“屬地管理、綜合整治、依法嚴管、務求實效、疏堵結合”的原則,嚴格按照監察、公安、交通等部門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及規章,集中時間和力量加大城市客運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行為,進一步改善經營環境,維護經營者和乘客的合法權益,創造公平競爭、和諧有序的城市客運市場環境,提高服務質量,樹立文明形象。
五、把營造有序的市場環境和建設一流的交通運輸隊伍作為重要保障
(一)加快營造更加規范有序的市場運行環境。進一步夯實交通依法行政基礎,進一步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拓寬安全監管覆蓋面,推進預防、預控、預警體系建設,建設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模式,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工程建設行業監管,建立“政府監督、法人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四級質量保證體系。提高“招投標管理過程監管系統”應用水平,逐步建立“準入、考核、退出”機制,推進招投標監管和規范評標行為。加強運輸市場管理,以安全、節能減排和服務質量為重點,完善道路貨運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完善對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和從業人員的誠信考核,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扶持和鼓勵4S店、汽車快修、汽車連鎖企業發展,強化駕駛員培訓機構管理,提升汽修和駕駛員培訓質量。強化科技信息對交通管理和服務的支撐作用。推行干線公路收費站不停車繳費系統,提高運輸工具運營效能和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建立綠色交通發展機制,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鼓勵路面材料、施工廢料、棄渣、港口和航道疏浚土等資源的再生和綜合利用,注重溫拌瀝青、抗車轍材料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究推廣應用,積極發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
(二)加快建設一流的交通運輸隊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強隊伍建設,是提高執行能力、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形象的關鍵。我們要按照“抓隊伍建設、保交通先行”的總體總署,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建設一支政治強、有能力的干部隊伍。提高交通行政執法的規范化水平,建設一支作風硬、紀律嚴、服務好的行政執法隊伍。以“學先進、樹新風、建體系、創一流”活動為載體,深化行業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推進學習型行業、學習型單位、學習型機關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構建反腐倡廉教育機制、權力運行監控機制、預防腐敗工作機制、糾風工作長效機制、懲治腐敗工作機制,加快完善交通建設領域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切實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努力提升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努力建設一支適應科學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交通隊伍。
六、把增強行業軟實力作為重要抓手
(一)抓好企業生產,確保生產效益和安定穩定形勢。一是加強企業管理,進一步提升客運企業的服務形象。提高窗口服務水平,以微笑服務、滿意服務為宗旨,為企業發展增添新的生機。同時繼續以車輛更新及線路改造為依托,進一步方便群眾出行。二是積極謀求企業發展出路,尋求增加企業效益的新途徑。以危險品貨物運輸的管理工作為依托,努力克服困難,繼續謀求企業發展出路。三是維護大局,認真做好系統企業的安定穩定工作。我們將認真抓好退休人員、軍轉干人員的思想工作,保持穩定的形勢。
(二)拓展行業的發展空間,提升社會滿意度。緊緊圍繞“單項工作爭第一,總體工作爭先進”目標,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按照縣紀委和縣組織部相關文件精神,深入開展系統“做好人做好官”專題活動及“三帶三為”領導干部下基層活動。以創建省文明城市為契機,認真開展好行業文明創建。同時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教育活動既豐富多彩又富有成效,做到任務目標明確、準備工作充分、組織措施有力、重點亮點突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為各項活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全面推進交通先進典型、服務品牌和行業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交通隊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和“愛崗敬業、開拓創新、敢打硬仗、無私奉獻”的行業精神。文明創建提檔升級,繼續鞏固深化,提升創建層次,豐富創建內涵,拓寬創建空間,完成新一輪創建目標。突出載體,與交通建設、行業管理、優質服務、安全生產等緊密結合,把文明創建作為各項評先表優、信譽等級考核的前置條件。切實加強新聞宣傳工作,全面彰顯交通先行軍的風采,依托主流媒體陣地,向社會公眾展示交通事業發展成就,為交通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提高社會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