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數字城管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2年是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重要之年,是著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處置水平,發揮現代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現提出“數字城管”2012年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五、六中全會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拓面提質求實效為重點,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和機制,強化城市管理功能,切實發揮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作用,進一步推動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數字化、長效化和精細化。
二、工作目標
以打造縣級市一流“數字城管”為工作目標,按照“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工作要求,開拓創新,務求實效,切實鞏固成果、加快建設、拓寬覆蓋面、提高城市問題的及時發現率、交辦率、處置率,努力把“數字城管”建設成具有“一流平臺、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業績”的受理平臺。
具體做好四個方面主要工作:
(一)全面謀劃,加緊建設,打造一流平臺
建設“覆蓋到底、功能最優”的一流“數字城管”平臺,提高案件流轉能力、提升平臺科技含量。一是要勤溝通多協調,加強建設管理實效,督促總承建單位加快建設步伐,力爭在年初完成一期工程分項目驗收,及時歸納整理一期建設和運行中發現的技術、系統等問題,研究完善工作方案,妥善解決相關遺留問題,加快項目總集成速度,確保一期建設全面竣工。二是要緊跟城市發展步伐,拓寬“數字城管”覆蓋面。針對現有建成區不斷擴大的情況,要全面謀劃“數字城管”二期建設,從籌備資金、數據普查、拓寬渠道、落實責任等方面做好擴面工程建設前期準備工作,使數學城管平臺逐步向條件具備的中心鎮延伸;三是要圍繞“功能最優”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功能,提升性能。要及時更新地理信息普查內容,實現城市部件的新建改建能夠實時增減、變更數據庫,確保數據的準確、完整,要根據工作需求,改進系統功能,充分利用系統資源,建設“信息采集無線化、案件交辦網絡化、視頻監控實時化、受理渠道多樣化、考核評價智能化”的“數字城管”系統平臺。
(二)強化手段,齊抓共管,力求一流管理
1.注重信息采集的廣度和深度。一是要擴展巡查覆蓋面,巡查范圍從中心區向城郊結合部延伸,從主要道路向城市路邊、河邊、橋邊延伸,從城市社區向農村社區全面延伸,形成“三邊一面”的巡查機制;二是要豐富巡查內容,在管好市政基礎設施、市容市貌的同時,從強化政府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拓寬管理視野,拓展管理領域;三是要按照城市管理“精細化”的標準,提高巡查質量,提高問題上報的準確率,進一步提高采集員業務水平;四是要圍繞市政府階段性工作重點,確定信息采集的重點區域和內容,進一步加強對信息采集的業務指導;五是要健全信息采集考核機制,加強對信息采集質量的考核,通過日常檢查、不定期抽查、其他受理渠道反查等形式指導信息采集。
2.強化平臺受理業務建設。一是要加強業務指導,每月邀請承辦部門開設講座,明確各部門職責及部門重點工作,指導受理員辨識不同部門尤其是管線建設管理部門的公共設施,將一些疑難案件通過受理員參與多部門實地勘察的形式,直觀地了解案件特殊性,提高類似案件的交辦準確性;二是要加大考核力度,按照《市數字城管平臺管理辦法》,規范受理平臺秩序,對于案件派遣中出現的延時派遣、錯誤派遣、不規范結案、受到市民投訴等情況納入平臺受理員績效考核范圍,同時采用“以獎代罰”的方法,鼓勵受理員業務上勤思考多探討,與市民溝通用語規范、態度友善,通過每月評比優秀員工,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三是要規范結案依據,嚴格按照《市數字城管事部件立結案規范》規定的結案時間、結案標準予以結案,杜絕隨意結案。
3.提高承辦部門處置實效。一是要加強與各承辦部門的溝通交流,確保信息暢通、反饋迅速、高效有序,對反饋較慢的部門,及時聯系,定期上門溝通,有效解決案件處理反饋不暢問題;二是要落實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數字城管”例會,通報各部門案件處置情況,協調解決各部門在承辦中存在的問題。不定期召開專項協調會,協調解決“邊角縫地”無人監管或職責不清等問題,明確部門職責,消除管理盲區;三是要加大疑難案件解決力度,對于無法落實責任單位的部件破損,召集相關部門現場協調,對歷史遺留問題,由中心指定部門處理;四是要健全考核制度,一方面嚴格按照《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交辦案件承辦績效考核辦法》,結合實際,根據結案率、及時結案率、返工率三大考核指標,對各承辦部門客觀、公正、準確地進行考核評價。另一方面將“數字城管”的考核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綜合考核范圍,建立通報機制,每月將案件處理情況通報全市各部門,對于積極協助處理疑難案件的部門,形成專報,并在年終評先評優中優先考慮。
(三)加強宣傳,服務群眾,體現一流服務
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市民參與,接受社會監督,提升市民滿意度。一是要廣泛宣傳,讓市民群眾了解“數字城管”。通過新聞媒體上開辟專欄、設置戶外宣傳廣告、拍攝宣傳片等形式向市民群眾系統介紹“數字城管”功能、作用和參與方法;二是要以專項活動為載體,讓市民群眾接觸“數字城管”。舉辦“市民群眾走進來、數字城管走出去”、“數字城管體驗日”等一系列活動,拉近與市民群眾距離,使“數字城管”的知名度和知曉率有明顯的提升,數字城管信息系統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三是要重點教育,定期組織違法人員到指揮中心觀摩受理渠道、交辦方式、處置方法、監督形式,了解“數字城管”案件處置情況,以實際案例教育違法人員,打消違法念頭;四是要集中梳理,分類處置,解決市民群眾關注的問題。根據市民群眾反映的集中難點問題,尋找問題發生的規律性,梳理整治重點、難點,分類提出解決方案,為領導謀劃提供依據,從而切實解決市民群眾關注的問題;五是要積極落實專項普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和部門需求,對廣告牌匾、園林綠化、節會慶典等進行專項普查,為部門進行專項整治提供及時、準確、翔實的第一手信息,同時落實專項整治情況的跟蹤,進一步實現長效管理。
(四)科技創新,提質增效,創造一流業績
要充分利用已經建成的信息系統平臺,圍繞“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的要求,著力完善問題發現機制、協調處置機制,進一步實現數字城管的提質增效。一是進一步拓寬問題發現機制,確保城市管理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在原有受理渠道的基礎上增設承辦部門、社區上報機制,通過“城管微博”受理市民舉報,從而保證全面受理城市管理問題;二是根據城市管理的不同類型、特點,健全各項指揮處置預案機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建立“冰雪霜凍”天氣指揮處置預案,通過重點監控道路斜坡、橋梁等易發生事故的地區,指導部門除冰掃雪;(二)建立汛期防洪應急處置預案,通過對低洼易澇地段的實時監控,將第一手資料上報市防汛指揮中心,指揮部門搶險,并整理市區低洼地段信息,形成匯總表,通報相關部門,為市區改建提供依據;(三)建立重點路段“亂設攤”處置預案,通過多渠道受理的信息,掌控“亂設攤”的地點及時間段,從而保證部門提早部署、重點打擊;(四)建立“建筑工地”管理預案,將“數字工地”納入“數字城管”管理內容,通過檢查進出工地運輸車輛的形式軌跡、查看沿途視頻監控等形式,切實加強工地管理;三是研究個案,以點帶面,形成問題處理機制。每月對疑難案件的處理情況進行分析,梳理不同案件的責任權屬并形成文檔,進而指導類似案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