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體思路是:貫徹落實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和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以“消除隱患保安全、控制源頭上水平、健全體系強能力、完善制度建機制”為目標,按照“標準生產創品牌,產地準出保質量,夯實責任促管理,體系建設強基礎”的工作要求,加大農業標準化推進力度,增強“三品一標”認證意識,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成果,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加強質量安全管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指導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保障供給、生態安全、提升產業、致富農民為總目標,以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菜籃子基地建設為總平臺,強化監督保質量,突出宣傳強品牌,改革創新增活力,為促進農產品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以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做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成果,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
——穩步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以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新建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單位10家;
——建立縣級標準化示范區,力爭農業標準化實施面達到50%;
——加快“三品一標”認證管理,力爭全年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萬畝,綠色食品3個,爭取新登記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
三、推動措施
(一)著力強化信用管理,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以產地準出、菜籃子基地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有管理制度、有專門人員、有生產記錄、有質量檢測、有產品標識、實現追溯管理”的“五有一追溯”制度的落實。加大基地自檢室及縣級以上農批市場自檢建設,提高基地產品準出自檢率。開展農產品生產基地質量安全信用等級評價工作,加快推進農業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行業自律機制。
(二)著力強化檢打聯動,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一是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行動。在鞏固前兩年整治成果基礎上,堅持打防結合、集中整頓與日常監管結合、治理與鞏固結合、采取高壓嚴打態勢,突出重點地區、重點品種、重點時節,點面結合、上下聯動、合力推進,集中力量組織開展農業投入品、蔬菜、畜禽產品及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及使用過程中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二是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以“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菜籃子基地及工業區為重點區域,以規模性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三品基地及縣級以上農批市場為重點對象,以“菜籃子”、“米袋子”為重點品種,增加檢測頻率,擴大檢測范圍,掌握安全隱患,確保質量安全。2011年,全縣監測各類農產品達到800批次以上。三是注重檢測結果的應用。對基地不合格農產品,通過結果通報及不良信用記錄等方式,可以依法進行查處的,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無法依法進行查處的,在各類政策補助、項目立項及評獎評優環節建立否決機制;對流通環節不合格樣品,做到發現一起依法移送一起。
(三)著力強化“三品一標”發展,推進農業標準化。一是抓好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尤其是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范圍、菜籃子基地內“三品”認證服務工作,推動“兩區”內大宗農產品100%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主導產業示范園、精品園區的主要農產品和省級名牌農產品要求達到綠色食品認證。發掘有歷史文化內涵的農產品,組織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二是切實加強證后監管。按照“保證產品質量、規范標志管理”的基本要求,全面實施綠色食品企業年檢制度,開展三品質量抽檢,強化淘汰退出機制。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標志市場監察行動,嚴厲查處假冒和違規使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標志行為。三是加快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抓好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省級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全縣農業標準化實施面達到50%。
(四)著力強化保障體系建設,增強農產品安全監管能力。一是加快縣級檢測機構大平臺及基地(市場)自檢室小平臺建設。縣質監站要完成中央項目建設,爭取今年通過驗收。二是加強農產品監管隊伍建設。針對各鎮(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是新人這一特點,計劃舉辦一期培訓班,希望通過培訓,將全縣監管員培養成為“懂政策、懂法律、懂技術、懂管理”的復合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生力軍。
(五)著力強化制度建設,推動長效監管機制形成。一是建立健全協作協調制度。進一步加強與衛生、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間的協作協調,完善協調機制,暢通合作渠道;進一步加強監管部門與技術指導部門之間協作協調,有機結合,突出實效;進一步加強與生產經營單位之間的協作協調,堅持一手抓執法監管,一手抓指導服務。二是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制度。修訂完善《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逐步建立“反應快速、處置依法、聯防聯動、預警超前”的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置機制。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制度。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等六部委《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拓寬、完善信息報送渠道,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公布平臺和信息公布制度,及時收集匯總、分析整理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掌握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
(六)著力強化宣傳培訓,努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組織開展“樹典型、推典型、學典型”活動,利用電視、報紙等各類媒體,圍繞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工作進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為農產品安全監管創造良好環境。配合省廳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頒布五周年活動,擴大宣傳,不斷提升廣大群眾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