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種業體系建設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明確種業體系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我市種業體系建設的目標是:到年,重點建設水生蔬菜、名特水產、雙低油菜、良種豬、良種奶牛、優質家(水)禽、西甜瓜、觀賞綠化苗木與經濟用材苗木8類種子種苗基地;到年,培育形成年經營額超億元的種子種苗企業5個以上,培育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品種3至4個;實現“菜、魚、肉、奶、禽、游(林)”6大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良種化,使我市種養業良種成為農業的支柱產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15%以上。主要任務是:建設良種引育、生產繁殖、加工包裝、推廣銷售和宏觀管理5大系統,逐步實現種業的產業化、市場化、法制化(規范化)、現代化,使我市種子種苗既能滿足本地農業生產需求,又能輻射全國,走向世界。
二、加大種業體系基礎建設力度
一是重點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創新和利用,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新品種區域試驗和展示,種業信息網建設等全局性、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調控、供給、監管、創新、服務的能力。保護和完善在有利用價值的國家級水生種質資源保存庫和繁殖圃、國家級油菜種質資源保存庫、國家級龜鱉良種場、國家級種豬場、國家級種奶牛場及省級綠殼蛋種雞場、黃顙魚良種場。采取企業為主、政府扶持的方式,建設種養業良種引種展示中心3至5個,主要開展名特優新品種的引育、篩選、示范、展示和儲備工作;對洪塔牌紅菜苔等地方特色良種實行保護制度。二是有計劃地安排好水生蔬菜、名特水產、雙低油菜、良種豬、良種奶牛、優質家(水)禽、西甜瓜、觀賞綠化苗木與經濟用材苗木8類種子種苗基地建設,在、南、區建設標準化良種豬核心場4個;在區建設種雞原種場1個、種雞核心場2至3個;在、、、建設水禽種苗核心場3個;在、、區分批啟動建設有一定基礎的名特水產苗種生產基地8個;在區建設水生蔬菜良種繁育基地666.67公頃;在區建設!頭品種改良和繁育基地666.67公頃;在市郊建設觀賞綠化苗木與經濟用材苗木基地6666.67公頃。三是加強生態農業園建設,對其實行良種補貼與基地建設相結合,保障種養業良種更新換代、繁育和供應,使其逐步成為奶牛、水禽、淡水魚、蔬菜、花卉等優質種子種苗引進、示范、繁育基地。
三、加大種業體系科技創新力度
依托在大學院所的雄厚技術力量和市、區、鄉(鎮、街)種子推廣網絡,加強配合,協同作戰,在新品種引育、良種繁殖、標準制定與實施,種子精選、加工、包裝等環節上,通過實施各類科技計劃和公開招標攻關的辦法,提高科技含量,尤其是加強對種業經營、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切實提高我市種業總體水平和國內外競爭力。鼓勵和支持單位和個人從事良種選育與開發,對在大學院所培育的良種優先支持中試、推廣。鼓勵科研單位與種子企業整合,通過政策引導,采取技術、資金、土地(水面)入股等多種方式,組建一批產、加、銷一體化的種子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四、加大對種子種苗企業的扶持力度
進一步明確企業的市場主體及產業主體地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放手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種子企業,通過市場機制,吸引社會各方面的資本投入種子產業,實現種子產業產權的多元化。對具有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種業龍頭企業,要在政策、信貸、科研立項、基礎建設、資源配置和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使我市種業的國內外競爭力有一個實質性提高。凡評為國家級、省級、市級著名商標或名品名牌的種子企業,市人民政府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和2萬元獎勵。對列入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名單的種子企業,可享受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對具有一定規模和出口創匯能力、符合條件的種子企業,有關部門應予以核準登記,賦予其進出口經營權,并適當放寬其經營范圍。對按營業收入提取1%建設良種研發基金的種子種苗經營單位給予一定獎勵。
五、加大對種業體系建設的監管力度
一是積極推進種子執法體制改革,加強綜合執法,完善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管理水平。二是把好種子市場準入關,種養業良種生產、經營必須實行許可證制度。三是遵守WTO的有關規則和我國種業法律、法規,依法清理和廢除不利于種業發展的規定,同時加強品種知識產權的維護工作。四是強化種子質量檢測、檢疫和市場管理,保護公平競爭,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種苗的坑農行為,為我市種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六、加大種子種苗產業行業自律力度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種子協會的建設和管理,充分利用其在種子行業的組織優勢,在產業調研、決策咨詢、行業規范、人才培訓、信息交流、調解矛盾、社會監督及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加強種業信息建設,市農業信息中心要抓緊建立連通全國的種子信息網絡,提高信息服務水平,減少育種、引種的盲目性。借助一年一度的種子交易會,加大宣傳、銷售和招商力度,進一步提高我市在全國種業中的影響。
七、加大種業體系建設的協調統一力度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樹立科技興種觀、種子產業觀、企業主體觀、市場競爭觀和依法治種觀,把種子產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按照統一效能的原則,整合種業管理資源,將資源、品種、質量、市場等管理和服務統一起來,形成合力。市農業局要負責抓好種業體系建設的實施,各有關區、鄉都要采取相應措施,加大對種業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計劃、科技、財政、水務、地稅、工商、質監、金融等部門要支持、服務種業發展,落實好種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為建設新型種業體系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