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貿領域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壓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責任,堅持問題導向,深化隱患排查治理,著力防風險、保穩定、建制度、補短板,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促進全市商務領域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強化思想認識,夯實理論根基
1.積極開展理論學習活動。通過“學習強國”APP、干部網絡學院、普法網、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視頻培訓平臺和黨組會、辦公會、培訓會等形式,深入學習關于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認真領會加強新時代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樹立導向激勵,真正做到入腦入心,提高商務安全工作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
2.積極參加和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參加省商務廳、市安委會組織的安全生產工作輪訓培訓;按計劃組織商貿專委會成員單位、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及轄區部分重點商貿企業負責人開展集中業務培訓;各地商務主管部門結合自身實際開展相應的集中培訓,按照人人達到“會報警、會疏散、小火會用滅火器、大火會用消火栓”的要求,切實提升各類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二、強化明責知責,推進責任落實
3.全面落實商務部門安全管理責任。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原則,貫徹落實《省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暫行條例》、《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暫行辦法》,將安全生產工作與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和行政許可等融合推進。健全局機關和局屬單位安全責任,完善《市商務局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方案》,層層簽訂《2020年度商貿領域安全生產暨消防安全工作責任書》,把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抓好抓實。
4.充分發揮商貿安全專委會職能作用。按照市安委會商貿安全專委會工作方案和工作分工,加強部門間溝通聯絡,召開成員單位會議和聯絡員會議,分析研究商貿領域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形勢,及時制定對策措施,并根據形勢任務和上級部署開展聯合督導檢查,形成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指導督促各縣(市、區)商貿安全專委會有序運行,切實加強局相關科室與對應的市安委會各有關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對接和協同推進。
5.全面壓實壓細企業主體責任。指導監督商貿流通企業全面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職責,嚴格執行相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指令,確保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定期組織開展本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定期開展風險研判和督促隱患排查,及時研究解決安全投入、技術改造、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等重大問題,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工作長效機制。
三、強化目標導向,深化專項整治
6.持續開展成品油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對標《市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持續開展全市成品油安全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及防范非法油品進入我市,重點查處車輛非法運輸、經營成品油行為,重點查處無證無照經營的非法加油站點,重點查處成品油經營企業銷售非達標油品行為,促進成品油安全整治工作常態化,及時消除成品油流通安全隱患,進一步規范全市成品油市場經營秩序。
7.持續開展商貿領域安全隱患排查。緊跟上級部署,抓好各類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配合相關部門按照《商場市場消防安全管理規范》等安全規定,采取專項督導、聯合檢查、明查暗訪、調度通報等方法,加強對大型商場、大型超市、成品油市場的消防安全管理,推動隱患問題依法處置、整改解決。總結固化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經驗做法,確保商貿行業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大活動安全無事故。
四、強化支撐保障,筑牢基層基礎
8.推進商貿行業安全生產規范建設。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局機關針對商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的特點和危害,進行風險辨識和評估,制定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督促轄區商貿企業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準備,健全完善事故應對機制,科學應對、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故。
9.拓展商貿安全宣傳工作模式。結合“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安全生產法宣傳周”、“安康杯”競賽、“表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活動,在發揮傳統媒體作用的同時,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微博、抖音等新途徑,加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常識宣貫和商貿行業安全警示教育力度。結合商貿行業實際,開展分眾化安全教育“進加油站”、“進商場超市(公眾聚集場所)”主題活動,在重點行業選樹一批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典型示范企業。指導督促各地商務部門和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提高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實效。
10.推進幫扶指導和安全技術服務支撐。堅持與商貿企業交朋友,幫扶指導企業制定完善安全生產相關制度。積極引導商貿企業大力引進安全管理和技術服務,加快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強化企業預防措施安全科技支撐。在制定行業安全發展規劃、標準規范、自查自糾等方面,加大購買安全生產技術服務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