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社會心理學結課論文范文

社會心理學結課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社會心理學結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社會心理學結課論文

第1篇

關鍵詞: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社會心理

1費斯汀格的生平

費斯汀格1919年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935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學習心理學。本科期間,克拉克霍爾的《催眠與易受暗示性》、勒溫有關抱負水平的文章讓他很感興趣,其本科畢業論文即用實驗來驗證易受暗示性。

1939年費斯汀格到愛荷華大學繼續學習心理學,師從勒溫。勒溫(1890―1947),德國籍猶太人,實驗社會心理學先驅。費斯汀格對勒溫在柏林r研究的心理場、未完成任務帶來的緊張感及由此引發的更強記憶,非常感興趣。他覺得這些觀點很有創見,其數據與理論間關系也很緊密。然而勒溫移居美國后,研究興趣已轉到社會心理,開始全心研究群體行為。年輕的費斯汀格認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混亂、概念模糊,這讓崇尚數據的他完全提不起興趣。于是在這段時間他繼續研究抱負水平、行為決策的數學模型(試圖將勒溫的動機理論像心理物理學那樣數量化)。他回憶說不僅在本科階段沒有接觸過社會心理學,并且在愛荷華大學也沒有上過一節社會心理學的課。

1942年,完成了博士論文的繼續在愛荷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員,同時在戰時美軍特殊訓練項目中講授統計。次年,他來到羅徹斯特大學,同時任飛行員選拔與培訓中心的統計專員。這些工作使他免除履行兵役奔赴戰場,他在曾回憶說自己是“最初的逃兵”。1945年二戰結束,勒溫在麻省理工大學籌備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于是費斯汀格重新加入勒溫團隊,開始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是當時應用社會心理學的主要陣地,培養和匯聚了大量的社會心理學家,如:凱利(三度歸因理論)、沙赫特(情緒的兩因素理論)等。

在早期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費斯廷格難以抉擇的一個問題是:現場研究,還是實驗室研究?之前提到他非常強調精準的數據,但社會心理學的問題在實驗室里很容易失去外部效度。經過探索,他得出了結論:現場研究能獲得靈感、實驗室研究能澄清理論,這兩者循環互補,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都是必要的。他最重要的理論――認知失調理論,即在該方法論的指導下完成。

1948年費斯汀格隨團體動力研究中心遷往密歇根大學,1951―1955年任教于明尼蘇達大學,1955―1968年任教于斯坦福大學。這段時期,他雖多次變換工作單位,但研究的內容一直圍繞認知失調理論,并發表多篇重要論文。

1963年以后,費斯汀格的研究興趣轉向視知覺,對錯覺與眼動、顏色知覺的神經編碼等問題開展研究。1985年后,又轉向了宗教歷史。1988年,診斷出肝癌。1989年2月15日,在曼哈頓家中去世。

費斯汀格一生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勵,如美國心理學會杰出科學貢獻獎(1959)、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1959)、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2)、實驗社會心理學會杰出資深科學家獎(1980)等。在他生活的時代,很多人都覺得社會心理學的指標難以量化、難以操縱。費斯汀格在研究中克服了很多困難,并發明了控制情感等社會變量的方法,排除了諸多無關變量,這些工作都是開創性的。他將社會心理學實驗化的努力,也被后人看作系統的實驗社會心理學的開端。

2認知失調理論

人們通常認為態度能改變行為,但行為可以影響態度嗎?費斯汀格通過一個現場研究和一個實驗研證明了行為對態度的影響,并提出著名的認知失調理論。

2.1現場研究

于1956年出版的《當預言落空時》詳細描述了這個著名的現場實驗。首先,他提出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某人真心相信某事,并受此信仰的約束而采取了某些不可逆轉的行動;隨后,如果確有證據表明自己的信仰是錯誤的,會發生什么?其態度并不會因此扭轉,反而會更加堅定之前的錯誤信仰。

1954年9月,當地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新聞:一位名叫瑪麗安?基切的家庭主婦宣稱,她能接受到外星生物的信息,這些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人。她說,按照外星人的說法,一場大洪水將在12月21號淹沒北半球,所有人都將消失。

于是費斯汀格看到了研究認知失調的一個絕佳機會。他和同事給基切夫人打電話稱自己個是商人,和另外兩位朋友都很好奇,想了解更多。他們得知,基切夫人已集合了一小圈子人,定期聚會,籌劃將來,有些人甚至變賣家產,辭掉工作,住進了她家,等待著來自克拉利昂行星的最后指令。他們在7周內共參加了60次大大小小的集會。而12月21日最終過去了,并沒有洪水。這時基切夫人也接到話,說由于信徒的良善,上帝決定收回這場災難。其中一些成員,特別是一直心存懷疑的人,無法承受自己信仰所托的預言失敗,就退出了;可是,另一些堅信不疑,甚至變賣家產的人則正如研究者所料:他們更加堅定不移地信仰由基切夫人傳達出來的真理,籍此消彌曾經的信仰與現實的失望之間的沖突。

2.2實驗室研究

費斯汀格認為人們會試圖在行為、態度、價值觀之間建立內在一致性。以上因素間的沖突即認知失調,會帶來的內心不自在的狀態。這種狀態會使個體產生改變的壓力,并避免再次陷入認知失調的境況。

1959年,費斯汀格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他巧妙哄騙被試,不讓他們知道實驗真實目的,來探究被試在不得不做出與自己態度相悖的行為后,其態度有何變化。被試是71名斯坦福大學本科男生,他們被要求做一件極端無聊的任務:把十幾把湯匙裝進盤子,再一把把拿出來,然后再放進去,重復半個小時。然后簡單的轉動記分板上的48個木釘,再重復半個小時。完成后研究者之一會告訴被試:研究目的是看人們對“任務是否有趣”的預期,會否會影響工作效率;你是在“無期待組”里,而“期待組”被試會被提前告知該任務很有趣;不幸的是,本應該告知下一個被試“任務有趣”的研究助手臨時不能來了,因此要請剛完成實驗的被試來完成研究助手的工作。有些被試為這項“額外工作”,得到1美元,有些得到20美元。

幾乎所有被試都同意把明顯是謊言的內容告訴下一被試(實際上下一被試是實驗助手)。隨后,另一研究者會問被試說他們自己覺得之前的任務是否有趣。由于之前任務確實非常無趣,而對別人撒謊就形成了一種認知失調(“我對別人撒謊了,可我并不是這樣一種人”)。關鍵問題是,他們所得的錢數是否影響他們認知失調的程度而產生不同態度。以行為主義觀點來看,得到20美元(報酬豐厚)的人會比得到1美元(報酬極低)的人更傾向于改變觀點。然而實驗結果恰恰相反:1美元組的被試大多報告說任務確實有趣,20美元組的被試報告說很無趣。認知失調理論提出的解釋是:得到20美元的被試能為自己的撒謊行為找到充分理由;可得到1美元的人能為自己找借口的機會很小,因而他們會感受到沖突。而緩解的辦法就是:認為這些任務確實是有趣的,因此他們也就沒有真正的撒謊。隨后的大量研究重復驗證了認知失調的假設。該理論的提出使當時盛行的行為主義觀點受到了沖擊,能夠解釋諸多行為主義無法解釋的社會行為。

費斯汀格開創性地對社會心理學進行系統的實驗研究,并取得巨大成就。他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成為態度改變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理論。據1999年的一項統計表明,有2000多項研究建立在此理論的基礎上。在另一項調查中,79%的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費斯汀格是對社會心理學貢獻最大的人。

參考文獻:

[1]羅杰?霍克,白學軍譯.改變心理學的四十項研究(第四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2]墨頓?亨特,李斯譯.心理學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2002.

[3]勞倫?斯萊特,鄭雅方譯.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第2篇

論文關鍵詞: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社會心理學

一、合作學習的提出和我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用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解釋了合作學習(coperative learning)的優勢,從而使合作學習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有利于改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同時對提高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稱為是最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社會心理學”課程。作為一門專業限選課,它的內容涉及影響個體社會行為的多個因素,比如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個體如何認識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力量;個體基于積極或消極的社會關系;個體如何將社會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他們對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時還為他們的學習、應對挫折、人際交往、溝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授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生按時聽課并做筆記,課程結束后參加本門課程的期終考試即可拿到學分。老師沒有對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關注和重視,這必然造成了我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缺乏創造意識和能力,缺乏對知識的質疑精神,最終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的質量令人擔憂的狀況。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變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過程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合作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體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基于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能夠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理心。這不僅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人際關系和諧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然會采取一定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教學方法。過去常關注教師的教學思想,現在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人心理成長和發展。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為教學發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視學生思維方式、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心理,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積極做人、積極愉快的交往和獲得終身的發展。筆者在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特別是針對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的實際情況,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之下,發揮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了院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著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學課堂上的許多理論,依靠單純的講授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深刻體會這種理論的現實價值所在。如果不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的程度也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應用和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了。筆者給大四文科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到課率僅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學生考研復習、找工作、考各種資格證書,放松了對專業課程的要求。

高?!吧鐣睦韺W”課程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須打破當前這種僵化和無效的教學模式。作為目前全球眾多國家都在采用的一種富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有利于解決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設計時,應考慮到在該課堂的教學設計一般程序中,將構建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合作的結構為主,同時還要把合作學習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務、方法、管理、評估、情境、技能等)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關于如何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筆者采借了西方學生小組學習法中的“拼圖鏈接”和主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按自愿的原則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超過9人,老師將每次課程的學習內容按小組數量分成一定數量的單元。每個小組隨機從學習內容中抽取一個作為本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內部討論和商量每位成員在這個學習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和身份。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成為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或“專家”。小組成員認可抽取到的教學內容,努力掌握內容,同時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和協作,集體備課,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講義。在即將到來的課堂上,“專家”或“教師”將給所有的學生講授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時由本組所有同學一起負責全部同學的疑難解答工作。每個小組都必須認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學內容,每位小組成員也不斷地進行著角色和身份的轉換。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如何讓各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彼此關心,從而共同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社會新氛圍是這種合作學習法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先講授相關理論,然后要求學生通過在各個主題扮演活動中實際的角色體驗活動掌握理論知識。比如講“偏見”這一章知識時,學生以9人為一組,老師先對學生提出主題扮演活動的要求,然后由學生在各小組組長的分工下查找相關文獻和資料,設計主題劇本,討論主、次要演員的人選,經過彩排,最后開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的總結報告。筆者專門拿出6節課(共3次,每次2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全專業總共有7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為11組,每組為6~7名學生,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會參與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之中,而且小組內部成員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間必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合作、高度互動的人際關系。在這種良好的人際氣氛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主題任務。每小組自愿產生一名組長,組員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開展準備活動。筆者根據每章的重點內容,給出了11個主題(比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蒞校講座、愛上你、傲慢與偏見、助人為樂、一次重要會議等等),然后按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為11個小組。其中各組的組長由學生自愿申請擔任,但必須得到本小組成員的認可。角色扮演活動一般安排在本門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了“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通過合作學習,在統一的主題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動作為一種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

2.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第3篇

論文關鍵詞: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社會心理學

一、合作學習的提出和我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用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解釋了合作學習(coperative learning)的優勢,從而使合作學習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有利于改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同時對提高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稱為是最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社會心理學”課程。作為一門專業限選課,它的內容涉及影響個體社會行為的多個因素,比如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個體如何認識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力量;個體基于積極或消極的社會關系;個體如何將社會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他們對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時還為他們的學習、應對挫折、人際交往、溝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授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生按時聽課并做筆記,課程結束后參加本門課程的期終考試即可拿到學分。老師沒有對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關注和重視,這必然造成了我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缺乏創造意識和能力,缺乏對知識的質疑精神,最終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的質量令人擔憂的狀況。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變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過程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合作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體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基于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能夠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理心。這不僅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人際關系和諧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然會采取一定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教學方法。過去常關注教師的教學思想,現在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人心理成長和發展。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為教學發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視學生思維方式、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心理,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積極做人、積極愉快的交往和獲得終身的發展。筆者在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特別是針對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的實際情況,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之下,發揮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了院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著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學課堂上的許多理論,依靠單純的講授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深刻體會這種理論的現實價值所在。如果不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的程度也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應用和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了。筆者給大四文科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到課率僅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學生考研復習、找工作、考各種資格證書,放松了對專業課程的要求。

高?!吧鐣睦韺W”課程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須打破當前這種僵化和無效的教學模式。作為目前全球眾多國家都在采用的一種富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有利于解決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設計時,應考慮到在該課堂的教學設計一般程序中,將構建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合作的結構為主,同時還要把合作學習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務、方法、管理、評估、情境、技能等)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關于如何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筆者采借了西方學生小組學習法中的“拼圖鏈接”和主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按自愿的原則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超過9人,老師將每次課程的學習內容按小組數量分成一定數量的單元。每個小組隨機從學習內容中抽取一個作為本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內部討論和商量每位成員在這個學習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和身份。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成為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或“專家”。小組成員認可抽取到的教學內容,努力掌握內容,同時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和協作,集體備課,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講義。在即將到來的課堂上,“專家”或“教師”將給所有的學生講授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時由本組所有同學一起負責全部同學的疑難解答工作。每個小組都必須認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學內容,每位小組成員也不斷地進行著角色和身份的轉換。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如何讓各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彼此關心,從而共同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社會新氛圍是這種合作學習法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先講授相關理論,然后要求學生通過在各個主題扮演活動中實際的角色體驗活動掌握理論知識。比如講“偏見”這一章知識時,學生以9人為一組,老師先對學生提出主題扮演活動的要求,然后由學生在各小組組長的分工下查找相關文獻和資料,設計主題劇本,討論主、次要演員的人選,經過彩排,最后開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的總結報告。筆者專門拿出6節課(共3次,每次2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全專業總共有7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為11組,每組為6~7名學生,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會參與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之中,而且小組內部成員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間必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合作、高度互動的人際關系。在這種良好的人際氣氛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主題任務。每小組自愿產生一名組長,組員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開展準備活動。筆者根據每章的重點內容,給出了11個主題(比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蒞校講座、愛上你、傲慢與偏見、助人為樂、一次重要會議等等),然后按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為11個小組。其中各組的組長由學生自愿申請擔任,但必須得到本小組成員的認可。角色扮演活動一般安排在本門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了“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通過合作學習,在統一的主題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動作為一種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

2.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大道一卡二大卡三卡免费 | 女人笫一次一级毛片|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1a片|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在线视频1卡二卡三卡|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欧美俄罗斯乱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窈窕淑女在线观看免费韩剧|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黄色网址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re热在线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两根硕大的挤进了小雪|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内射老妇BBWX0C0CK|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草莓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 波多野つ上司出差被中在线出|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裸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国产精品www| 2019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天堂а√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