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課堂文化論文范文

課堂文化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課堂文化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課堂文化論文

第1篇

在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文化中,民間美術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國悠久文化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保持了人類創造文化的最初形態,其主流多帶有實用性,而人類最初的造物活動就是從實用性開始的,在實用的基礎上發展了審美,使之既滿足實用的物質需要,又能滿足審美的精神需要。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如,年畫、窗花、剪紙、刺繡等,這些作品的內容有很多紋樣,可讓幼兒在欣賞的同時學會運用這些紋樣。剪紙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藝術種類,它具有源淵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因此,我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剪紙環境,讓幼兒欣賞一些我國著名剪紙藝人的剪紙作品,感受濃郁的民族氣息與氛圍,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例如,在幼兒園走廊上布置的“民間剪紙”是一幅幅典型的剪紙作品,窗戶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窗花。平時孩子們了解最多的是窗花和在嫁娶時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喜”字,窗花有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而“喜”字有圓形的,方形的,心形的,他們對這些剪紙作品特別感興趣。因此我發動幼兒收集了這些“喜”字和窗花,幼兒帶來相互交流分享。幼兒看后,都要求我能夠教他們剪這些“喜”字,我便讓他們跟我學習了一種最簡單的雙喜剪法。活動后,每個幼兒都拿著他們的作品,臉上洋溢著愉悅的笑容。從這開始,他們便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在區域角剪各種各樣的窗花。民間文化藝術的種類繁多、龐雜,應根據幼兒特點,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孩子們常見的較為簡單易懂的文化藝術作品,如,年畫、剪紙、刺繡、臉譜、制作小工藝品等等讓幼兒從中去了解它們、認識它們、欣賞它們。比如,年畫和剪紙。中國的年畫歷史悠久,不同的地區年畫各有不同的特色,但都具有線條簡練,色彩鮮艷,造型夸張的特點,構圖飽滿充實、富有裝飾風格。讓幼兒欣賞年畫,一方面可以從中了解我國的傳統社會文化和習俗,另一方面還可以欣賞年畫的畫法和著色技巧,給孩子以美的享受。再比如中國的剪紙,有彩色和單色兩種,彩色的絢麗多彩,單色的樸素大方。由于地理環境和人們習慣不同,各地的剪紙風格也不同。通過欣賞剪紙,可使孩子們了解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還可以從剪紙中了解許多知識,從而給孩子啟迪和美感。

二、創造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環境,萌發幼兒對文化藝術的初步感受和表現情趣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把文化滲透于環境布置中,創設與美術教育相適應的富有文化藝術氣息的環境,為幼兒提供感受文化藝術和表現文化藝術的機會與條件。在教室環境布置中,我把教室里一塊大面積墻面布置為一群穿著民族服裝的兒童,他們手執彩綢敲著鼓,歡慶節日的大型著色畫紙,在兒童的周圍襯著一幅幅浙江蠟染圖形與造型的手帕和風箏的藍印花布,以及獨具奇妙色彩與圖案的染紙,這些無不透出濃厚的民間文化藝術氣息。當這樣的布置展現在幼兒而前時,他們不由得連連贊嘆道:“啊!這些東西太好看了,太好看了!”這是幼兒對美的感受與自然流露,也是對祖國文化藝術的感悟與贊美。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打破過去美化教室環境由老師包攬的習慣,充分發揮幼兒們的主動性,讓他們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膀,積極參與教室美化。一幅幅形象生動、色彩紛呈的繪畫,一幅幅美妙的刮畫,一幅幅奇妙的染紙、剪紙,一幅幅有趣的沙畫,像一朵朵奇葩盛開在我班的作品墻上。當這些展現在幼兒們的面前,使他們又一次感受到文化藝術的多姿多彩,進一步激發起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興趣,從而增強幼兒的民族情感。

三、弘揚民族文化藝術,促進幼兒個性化藝術教育的發展

第2篇

1.工作差異。教師的工作是教,學生的工作是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感受可能會完全不同。教師的最終目的是讓自己的授課內容能為學生所接受,學生的最終目的是學到在自己看來有用的知識。但是這兩個并不完全對等,教師所講述的內容有可能不是學生所感興趣或者愿意接受的,學生所感興趣或者愿意接受的東西教師未必會講述,更何況教師的課堂教學還要受到教材、學校規章制度等的制約。

2.社會差異。由于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師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不同。受一些消極思想的影響,有的學生會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假、大、空”,實用性不強,再加上職業技術學院注重技能的培養,在一定層面上更加深了學生的這一認識。而作為教師,因為職業和認識的原因,可能會反復強調思政理論課的重要性。

二、高職學生的特點

與其他大學生一樣,高職學生是一群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他們非常樂意接受新東西并且接受新東西的速度非常快,同時對于知識有著非常強烈的渴望。這些都是教育得以進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個階段所學的東西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思政理論課可以使這種影響更加積極正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高職學生也有著自身的特性。

1.學習能力。經過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層層篩選,一些高職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對一些學生來說學習并不是他們值得自豪和驕傲的領域。

2.自律性。有的學生會厭學,對學習和教師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甚至有的直接站在對立面,對于教師來說教學難度就提高了很多。

3.理性思維能力。理性知識較感性知識難于掌握,這就使得一些高職學生更樂意接受感性知識,而對思辨性較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興趣度不高。

三、師生融入同一課堂文化場域的策略

1.縮縮短師生距離。在信息化時代學生與教師獲得信息的途徑很多,但是教師與學生的關注點卻不盡相同,其中往往存在差異,對信息的加工、篩選方式也不一樣。因此,面對相同的信息所得到的東西千差萬別,理解深度也不同。如果要使得學生與教師處于同一課堂文化場域,教師與學生就要有交集,并且這種交集越多越好。這就要求教師主動去了解學生的主流思想,去了解他們的關注。首先,了解學生的喜好、他們的關注點。學生與教師屬于不同的年齡段,有的甚至跟學生相差三十多歲,不同的年齡段所經歷的時代不同,關注的焦點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多用一些時間去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關注點與喜好。其次,改變簡單的說教式交流方式。作為教師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面對學生,這樣可能很難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在這個多元化、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學生由于接觸到很多東西,思想也相較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具有很大的活躍性。對于學生的很多想法不能簡單直接否定,要以理服人。再次,創建民主的課堂氛圍。教師與學生作為平等的獨立個體,在課堂上應讓學生暢所欲言,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他們說話權利,面對質疑,應重視其想法同時也要審視自身。如通過提問、課堂調查、專題研討等讓課堂變成學生與教師共同的舞臺,課堂才能起到真正的育人作用。

2.教學手段多樣。教與學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教師教得再好,學生學的效果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目前,有的學校會給老師規定各種條條框框,比如規定一節課里必須有幾分鐘的視頻、要有提問、要有互動等。這些做法有時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教學規律,使得原本就不相同的教與學模式漸行漸遠。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的是:教師按照程式化教學,課堂上教學內容看似豐富多彩,實則學生無精打采。因為這樣往往缺乏變通性,沒有重點,難以吸引學生。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教師在課堂上隨時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內容和節奏,使教與學同步起來。首先,讓學生真正走入課堂。思政理論課往往思想性、哲理性較強,理解起來較難。因此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生坐在那里,心思卻在別處,對所講內容表現得漠不關心。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改進教學內容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就要求學生能夠真正對課堂內容感興趣,能夠走入課堂,在這里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者研討效果比較好。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深度思考,才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發掘學生的興趣點。通過論壇、聊天工具等去了解學生,適時插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使得學生更加易于接受所講內容。再次,教學應該不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以及教師通過通訊手段與學生的交流都是課堂生命力的延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的人文類知識非常廣博,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課外書籍以及視頻再學習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課后也可以被看成是另外一個課堂———教師回答學生的疑問或者探討問題都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第3篇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翻譯使用大量的專業性詞語。傳統文化愛好者對英語文化新聞報道中的專有名詞了若指掌。但是,不太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國友人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障礙。如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的翻譯:LanternFestival(元宵節),而“lantern”本是“燈籠”的意思;TombSweepingDay(清明節),而“tomb-sweeping”本是“掃墓”的意思;DragonBoatFestival(端午節),而“dragon-boat”本是“龍舟”的意思。其次,中國傳統文化翻譯中有時牽涉到成語、諺語以及古詩詞的翻譯,此時要準確把握詩句的含義,不要一味地追求句式的對仗工整。再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翻譯是建立在了解其濃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不僅要了解它的來源、典故,還要了解它的傳統民俗如食品、服裝、節日、禮節、宗教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二、生態教學法培養傳統文化翻譯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態教學指的是把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學生)和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要素和環節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機聯系、協調統一、相互促進。生態課堂各要素、環節中始終貫穿的是聯系、發展、共生、平衡、開放等生態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翻譯能力方面,需要教師的教授、講解、分析、指導和學生的學習、討論、總結、交流有機結合。

1.課堂教學內容應體現整體性和聯系性生態理念認為,一切事物都處于一個整體之中,整體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態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以聯系性和整體性作為指導。其一,教學內容要體現相鄰知識系列的整合,要體現性質相近課程的整合。在傳統文化翻譯教學中,應恰當地融入英美文學、語言學、詞匯學、修辭學等課程內容,體現與其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整合。其二,教學內容應充分體現學生與其生存環境的聯系,重視對學生聯系意識的培養。

2.課堂教學過程應體現教學主體間的互動交流傳統文化翻譯教學過程應貫徹動態性、聯系性、發展性等生態理念。教學過程應重視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多鼓勵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另外,還應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能鞏固知識,還能拓寬彼此視野,活躍課堂氛圍,增加課堂的生機和活力。

3.課堂教學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傳統文化翻譯課堂教學方法應貫徹多樣性、聯系性等生態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與導入。背景介紹主要指教師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在教課的同時講解給學生,使他們對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特定文化知識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識。進行不同的文化對比指教師在講解本國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側重與外國文化內容進行聯想和比較,使學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識。二是傳統文化中的內涵探索。教師可以在傳統文化教學中介紹詞匯的文化內涵,實現詞匯與文化教學的結合。此外,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傳統文化方面的報紙、圖書,并督促他們在閱讀時認真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三是案例分析實踐。教師可以根據特定的教學目的編寫相關的案例,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辯論,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譯技巧和溝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與情景模仿。常見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規定情景和目標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種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任務完成的主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文化知識、翻譯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傳統文化翻譯任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把課文改編成情景劇,充分地了解課文中出現的傳統文化知識。五是適度地使用多媒體。傳統文化翻譯課堂的構建離不開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例如:播放視頻,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拓寬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相關研究證明,學習文化翻譯最好的方法就是體驗文化氛圍,促進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力。

4.課堂教學評價要多樣化生態理念認為,多樣性是生態系統存在的基礎和前提。生態系統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離不開各個部分多樣性的存在。傳統文化翻譯課堂的生態化必須以多樣化的教學評價作為重要條件。教育生態學要求教學評價應當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的學習能力,實現其全面發展。例如:同學之間的評價可以用來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這種評價既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訓練其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团外卖chinesegayvideos| 2022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一道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爱福利极品盛宴| 动漫痴汉电车1~6集在线| 被夫の上司持久侵犯奈奈美| 国产真乱全集mangent|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黄色大片| 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欧美人与动zozo欧美人z0|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男男肉动漫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四虎www成人影院|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视频| 国产91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么公的好大好硬好深好爽视频想要|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篠田优在线播放| 另类国产女王视频区| 老司机午夜影院|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人视频免费观看|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