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范文

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關鍵字 協同商務 信息化 商業戰略 信息共享

協同商務是在企業內部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向縱深發展基礎上出現的,它是新管理理念和商務手段,協同商務實現的關鍵是無阻礙溝通和商務過程的協同。

協同商務通過電子化,使企業能夠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將所有利益相關者、企業部門、不同應用系統的信息整合到統一的渠道,實現跨企業、跨地域、跨時間的聯合協同作戰,實現業務處理和信息獲取與共享的一體化,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獲取服務,整合商務流程,縮短執行時間,提高整個商業價值鏈的整體運作效率。

1 企業信息化發展階段

美國Gartner Group咨詢公司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與趨勢,作出了三階段劃分:

第一階段,企業內部信息化應用。主要是以ERP為代表的單個企業內部的應用。ERP是面向交易的管理系統,通過重組企業業務流程,幫助企業實現了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并且加速了財務統計等業務。但是由于受IT技術發展的限制,原本是解決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的ERP系統,難以突破不同企業之間的組織邊界,企業之間難以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協同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即使是在跨地區經營的企業內部也往往由于系統運行成本過高而難以建立企業一體化應用。

第二階段,企業外部信息化應用。由于Internet的問世和普及,電子商務成為了信息技術的主流應用。這一階段基于Web技術的ERP系統為企業跨越組織邊界、跨越地域限制,為企業真正實現供應鏈管理提供了可能。這時的ERP系統主要分兩個方向向外擴展:一是基于Internet網絡的采購管理,實現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網上采購業務管理,包括網上采購、競購與拍賣和反拍賣等。二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它定位于成品的整個營銷過程的管理,包括市場活動、營銷過程與售后服務三大環節管理。

第三階段,協同商務。在新經濟時代,企業界和IT界已尋求到一種比B2B更好的運作模式——協同商務。協同商務,是指企業利用前沿技術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業合作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管理當今錯綜復雜的企業生態系統。他幫助企業同其關鍵的交易伙伴們共享業務流程、決策、作業程序和數據,共同開發全新的產品、市場和服務,提高競爭優勢。相對于ERP的著眼于企業內部的資源共享,協同商務則更關注企業內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業。

2 協同商務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實踐證明,核心企業通過協同商務實現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雙贏,提高了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降低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總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和降低了庫存;減少了不增值的管理成本。而處于供應鏈中的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的中小型企業,通過協同商務與大企業長期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并借力發展。協同商務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包含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兩種。

2.1 推動企業內部管理發展

內部協同是指企業內部的協同,包括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不同的業務指標和目標之間的協同和各種資源約束的協同。

在協同商務系統中,人力資源和工作流程模塊是強相聯的,統一協同調配為企業的運作服務;各職能部門是強相關的,協同工作才能使企業順暢運轉。此時協同商務系統可以從財務、銷售、采購、物流、供應鏈、網上銷售等應用系統提取各類數據,進行分析加工,將企業不同時期開發、分散在不同的軟硬件平臺上的信息系統整合,提供高度的信息透明度與實時性,然后根據設定的工作流,發送給各有關部門或人員,使管理人員隨時了解整個企業的運作,既可以從宏觀面觀察企業的運營,又可以深入細節了解企業,還能夠在協同商務的智能化數據分析幫助下,對企業的業務進行預測分析,給出建議,使企業緊跟、甚至超前于市場的需求變化,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2 推動企業間的互利和發展

外部協同是指在行業價值鏈中,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

企業信息的提供者也是需求者。Internet技術的成熟,使協同商務平臺能夠將企業內外部各種相對分散、獨立的信息及應用無縫地集成到一起,實現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數據交換。需求者各取所需,強化了企業間的聯系,形成共同發展的生存鏈。例如:幫助客戶服務和市場銷售人員更好地查看信息、管理及服務,提高整體客戶滿意度,從而贏得競爭優勢為需求者開設門戶,根據其要求設置并提供個性化應用,以不同的級別和權限進入網絡,參與到企業整個價值鏈的運作中。這種完全基于Web的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方便隨時隨地訪問系統,整個企業可以跨地域、跨時間地在一起協同工作。使決策者及業務部門實現跨企業的聯合作戰,促進企業業務,使企業的視野從事務性和技術性的角度提升到了經營模式的高度。

3 協同商務成功的關鍵因素

作為新興的管理理念、軟件、服務,協同商務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協調多個企業之間的關系,在多個戰略合作伙伴之間,完成協同開發、協同制造直至協同服務。因此,協同商務在企業中實施后將為企業帶來了許多變化和影響,企業必須重新審視企業本身、供應商、合作伙伴,客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與內外部環境,以達成最佳優勢。成功實施協同商務的關鍵因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3.1 協同商務是一種商業戰略

協同商務不僅僅是一套信息系統。大多數企業一直把協同商務僅僅當作一套信息系統,這也是協同商務至今仍然無法獲得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在協同商務中的核心企業應該將“實現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謀求更好的合作,用以創造更多的共同利益”列入企業今后的經營戰略,并指定高層全程負責協同商務的項目過程。由于協同的主體不僅僅是企業本身,還包括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其它合作伙伴,核心企業應該與主要的合作伙伴建立聯合項目組,對整個項目的目標、范圍和方法進行清晰的定義,取得共識,并共同承擔協同商務的實現。把協同商務列入企業的戰略,這是協同商務成功的前提。

3.2 共同的商業利益是基礎

共同的商業利益是企業間合作的基礎,要與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間實現商務的協同,“共贏”是最根本的保障。所以對于企業來說,要有充分的價值點來說服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承擔協同商務的建設。

對于上游供應商而言,協同商務價值點在于企業能夠及時提供原料庫的數據信息,甚至讓供應商來管理自己的庫存,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應商銷售預測的不準確。而企業也可以從供應商那里及時獲得原材料的價格變動、技術發展、質量等信息,甚至可以參與供應商的配件設計,更好地符合客戶的需求。

對于下游經銷商而言,協同商務的價值點在于企業可以及時提供成品的庫存乃至生產信息,幫助經銷商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而企業則可以從經銷商及時獲取庫存信息、客戶需求變化信息等,快速調整自己的生產策略。

3.3 信息共享是核心

信息共享是協同的主要途徑,也是協同商務的核心。但迄今為止,企業信息共享一直都是異常的困難。例如,經銷商終端的數據采集就是令很多企業頭痛的一件事。出于商業機密等考慮,很多經銷商都拒絕提供這一數據。

共同的商業利益是協同的基礎,但信任也是影響各方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信任的程度是影響信息共享程度的重要因素。對于信任問題的解決,絕非一朝一夕的事,這取決于核心企業與各個經銷商以往的合作以及企業的信譽,需要企業與各方不斷地溝通,以及相應的法律保障等措施才能解決。

參考文獻

1 王全勝. 電子商務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 黃敏學.電子商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

關鍵字協同商務信息化商業戰略信息共享

協同商務是在企業內部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向縱深發展基礎上出現的,它是新管理理念和商務手段,協同商務實現的關鍵是無阻礙溝通和商務過程的協同。協同商務通過電子化,使企業能夠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將所有利益相關者、企業部門、不同應用系統的信息整合到統一的渠道,實現跨企業、跨地域、跨時間的聯合協同作戰,實現業務處理和信息獲取與共享的一體化,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獲取服務,整合商務流程,縮短執行時間,提高整個商業價值鏈的整體運作效率。

1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

美國GartnerGroup咨詢公司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與趨勢,作出了三階段劃分:

第一階段,企業內部信息化應用。主要是以ERP為代表的單個企業內部的應用。ERP是面向交易的管理系統,通過重組企業業務流程,幫助企業實現了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并且加速了財務統計等業務。但是由于受IT技術發展的限制,原本是解決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的ERP系統,難以突破不同企業之間的組織邊界,企業之間難以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協同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即使是在跨地區經營的企業內部也往往由于系統運行成本過高而難以建立企業一體化應用。

第二階段,企業外部信息化應用。由于Internet的問世和普及,電子商務成為了信息技術的主流應用。這一階段基于Web技術的ERP系統為企業跨越組織邊界、跨越地域限制,為企業真正實現供應鏈管理提供了可能。這時的ERP系統主要分兩個方向向外擴展:一是基于Internet網絡的采購管理,實現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網上采購業務管理,包括網上采購、競購與拍賣和反拍賣等。二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它定位于成品的整個營銷過程的管理,包括市場活動、營銷過程與售后服務三大環節管理。

第三階段,協同商務。在新經濟時代,企業界和IT界已尋求到一種比B2B更好的運作模式——協同商務。協同商務,是指企業利用前沿技術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業合作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管理當今錯綜復雜的企業生態系統。他幫助企業同其關鍵的交易伙伴們共享業務流程、決策、作業程序和數據,共同開發全新的產品、市場和服務,提高競爭優勢。相對于ERP的著眼于企業內部的資源共享,協同商務則更關注企業內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業。

2協同商務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實踐證明,核心企業通過協同商務實現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雙贏,提高了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降低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總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和降低了庫存;減少了不增值的管理成本。而處于供應鏈中的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的中小型企業,通過協同商務與大企業長期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并借力發展。協同商務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包含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兩種。

2.1推動企業內部管理發展

內部協同是指企業內部的協同,包括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不同的業務指標和目標之間的協同和各種資源約束的協同。

在協同商務系統中,人力資源和工作流程模塊是強相聯的,統一協同調配為企業的運作服務;各職能部門是強相關的,協同工作才能使企業順暢運轉。此時協同商務系統可以從財務、銷售、采購、物流、供應鏈、網上銷售等應用系統提取各類數據,進行分析加工,將企業不同時期開發、分散在不同的軟硬件平臺上的信息系統整合,提供高度的信息透明度與實時性,然后根據設定的工作流,發送給各有關部門或人員,使管理人員隨時了解整個企業的運作,既可以從宏觀面觀察企業的運營,又可以深入細節了解企業,還能夠在協同商務的智能化數據分析幫助下,對企業的業務進行預測分析,給出建議,使企業緊跟、甚至超前于市場的需求變化,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2推動企業間的互利和發展

外部協同是指在行業價值鏈中,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

企業信息的提供者也是需求者。Internet技術的成熟,使協同商務平臺能夠將企業內外部各種相對分散、獨立的信息及應用無縫地集成到一起,實現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數據交換。需求者各取所需,強化了企業間的聯系,形成共同發展的生存鏈。例如:幫助客戶服務和市場銷售人員更好地查看信息、管理及服務,提高整體客戶滿意度,從而贏得競爭優勢為需求者開設門戶,根據其要求設置并提供個性化應用,以不同的級別和權限進入網絡,參與到企業整個價值鏈的運作中。這種完全基于Web的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方便隨時隨地訪問系統,整個企業可以跨地域、跨時間地在一起協同工作。使決策者及業務部門實現跨企業的聯合作戰,促進企業業務,使企業的視野從事務性和技術性的角度提升到了經營模式的高度。

3協同商務成功的關鍵因素

作為新興的管理理念、軟件、服務,協同商務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協調多個企業之間的關系,在多個戰略合作伙伴之間,完成協同開發、協同制造直至協同服務。因此,協同商務在企業中實施后將為企業帶來了許多變化和影響,企業必須重新審視企業本身、供應商、合作伙伴,客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與內外部環境,以達成最佳優勢。成功實施協同商務的關鍵因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3.1協同商務是一種商業戰略

協同商務不僅僅是一套信息系統。大多數企業一直把協同商務僅僅當作一套信息系統,這也是協同商務至今仍然無法獲得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在協同商務中的核心企業應該將“實現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謀求更好的合作,用以創造更多的共同利益”列入企業今后的經營戰略,并指定高層全程負責協同商務的項目過程。由于協同的主體不僅僅是企業本身,還包括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其它合作伙伴,核心企業應該與主要的合作伙伴建立聯合項目組,對整個項目的目標、范圍和方法進行清晰的定義,取得共識,并共同承擔協同商務的實現。把協同商務列入企業的戰略,這是協同商務成功的前提。

3.2共同的商業利益是基礎

共同的商業利益是企業間合作的基礎,要與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間實現商務的協同,“共贏”是最根本的保障。所以對于企業來說,要有充分的價值點來說服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承擔協同商務的建設。

對于上游供應商而言,協同商務價值點在于企業能夠及時提供原料庫的數據信息,甚至讓供應商來管理自己的庫存,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應商銷售預測的不準確。而企業也可以從供應商那里及時獲得原材料的價格變動、技術發展、質量等信息,甚至可以參與供應商的配件設計,更好地符合客戶的需求。

對于下游經銷商而言,協同商務的價值點在于企業可以及時提供成品的庫存乃至生產信息,幫助經銷商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而企業則可以從經銷商及時獲取庫存信息、客戶需求變化信息等,快速調整自己的生產策略。

3.3信息共享是核心

信息共享是協同的主要途徑,也是協同商務的核心。但迄今為止,企業信息共享一直都是異常的困難。例如,經銷商終端的數據采集就是令很多企業頭痛的一件事。出于商業機密等考慮,很多經銷商都拒絕提供這一數據。

共同的商業利益是協同的基礎,但信任也是影響各方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信任的程度是影響信息共享程度的重要因素。對于信任問題的解決,絕非一朝一夕的事,這取決于核心企業與各個經銷商以往的合作以及企業的信譽,需要企業與各方不斷地溝通,以及相應的法律保障等措施才能解決。

參考文獻

1王全勝.電子商務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黃敏學.電子商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3篇

【關鍵詞】信息系統;虛擬化;服務器整合

一、信息化發展的一般階段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一般需要經過三個階段:(部分截取自:cio時代網)

第一階段:以硬件投入為主的階段,表現在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主要以購買硬件為主,較少投入資源建設應用系統,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產生的價值有限,目前大多數企業已經跨越了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以應用系統建設為主的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信息化建設,大多數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為企業帶來價值的主要在于應用系統,并把主要的資源投入到應用系統建設以及相關的服務上,企業逐漸接受外部咨詢服務,引入外部力量幫助進行信息化建設,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處于這個階段。

第三階段:重視IT治理的全面建設階段:在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建設基礎上,全面關注信息化建設,更多關注信息化對企業發展的戰略支持,把IT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組織、流程和人力資源等,把信息化建設運維作為企業內部一個重要職能看待,而不僅僅是一個項目或者一個階段的事情,目前只有少部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處于這個階段。

信息化的發展讓企業越來越依賴于目前的信息化平臺,牽一發而動全身。各種應用平臺的交錯讓這個信息化的平臺變得復雜而繁瑣。而這樣的狀況將會隨著企業對信息化依賴程度的提高和不斷加入的新的應用而變得更加復雜,如何有效的規劃治理現有的信息化平臺則成了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二、信息化發展第三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

IT治理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確保企業信息化建設持續成功的保障。

而要進行對信息化的治理,則必須要面對現有的信息化發展所帶來的矛盾。

1.快速發展的科技

科技的進步讓IT產業以一種迅猛的勢頭快速發展,快速更新的硬件,迅速發展的操作系統帶動著應用軟件的不斷更新,我們周圍所接觸到的PC應用軟件,甚至手機上的應用軟件度在以幾個星期一次的速度更新,而軟件的更新又不斷的消耗著硬件的資源,硬件也隨之不斷的升級,更新,形成了一個循環??墒菍τ谄髽I的信息化,這種快速發展的科技似乎帶給企業信息化不可回避的問題――快速發展的硬件和應用平臺與信息化應用之間的兼容問題。

2.不斷增加的服務器

信息化的發展為企業帶來很多效益,也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隨著信息化的深入,企業對信息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日積月累的需求不斷的轉化成實際的應用平臺上線,投入使用,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只有不斷的添加服務器來滿足新的功能模塊的需求,日積月累,服務器變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個服務器都支撐這信息化系統中的一個功能。

對于用戶,信息化是一個整體,可以對于系統管理者來說,信息化卻被分成了若干臺物理服務器,龐大的機器耗用大量的空間,電能和其他的無形資源。

3.越來越高的硬件配置

引用: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這是早已經得到業界人士的公認著名的摩爾定律。雖然硬件產品的性能越來越高,價格也越來愈低,可是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卻無法跟得上這樣的速度,企業信息化的部署除了涉及到硬件和軟件的應用外,還有企業自身的特殊需求,人員的操作習慣等等問題,每一個企業的信息化部署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隨著企業對這個信息化越來越熟悉,需求越來多,信息化平臺也開始搭載越來越多的內容,這種情況使得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有了更多的自身特點,這種特點使得企業不能隨便的更新所搭載信息化的軟件平臺,可是舊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對硬件的資源的使用是有限的,例如:Winxp 32位系統沒有辦法管理超過4G內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臺運行著Tomcat網站程序的服務器出現了問題,新購買的服務器所擁有的硬件資源只需要不超過20%就能夠運行這個業務,這就構成了硬件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

三、信息化發展第三階段――服務器整合

這些矛盾和問題,成了阻礙企業信息化良性發展的障礙,面臨越來越多的兼容問題,企業的信息化發展似乎進入了一個瓶頸,進入到這個階段。更多的企業采用了保持現狀,哪有問題補哪,哪臺服務器壞了換哪的方式,在短時間來看,這種方式看似節省了企業的投資,每年只要投資幾臺服務器用來更換陳舊的服務器就行,可是,卻要耗費巨大的電力,人力等成本。隨著硬件和操作系統等技術的發展,企業自身的信息化平臺將會越來越不適應這樣的平臺,等到兩者完全不兼容之后,企業的信息化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問題。在這期間,這些存在的問題與開銷推動了人們對“服務器整合,”服務器虛擬化以及云計算的關注。

服務器整合虛擬化中央服務器集群意味著代替了大量混亂的分布式服務器。

1.現狀分析

目前,通化鋼鐵信息化網絡中在線運行服務器90臺,其中占用硬盤資源較少的業務19臺,這些業務多數運行在已經超出硬件保修期的服務器上,除了中間層服務器,其他業務所使用的服務器內存均不超過2G,CPU均為單核,這些服務器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設備的老化也讓服務器隨時可能出現故障的,可是市場上新的服務器硬件資源遠遠超出了這些業務的需求,一對一的服務器更換方式難免形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2.整合規劃

以通化鋼鐵公司信息化應用現狀來看,建立初步虛擬化中央服務器集群是讓企業信息化發展進入第三階段的不錯的選擇。

通過VMWARE系列軟件+高性能服務器+磁盤陣列,將新的高性能服務器組建成虛擬化中央服務器集群。這樣多臺高性能16核cpu 32G內存 的物理服務器就可以被劃分成多臺不同配置的虛擬服務器,根據不同的需求分配給不同的業務。

在完成了對現有業務的替換后,中央服務器集群仍然還有充足的硬件資源,這正式中央服務器集群的優點之一,充足的利用高性能的資源,為低端業務分配較少的資源,節省更多的資源。

中央服務器集群實現了物理機到虛擬機的轉化,這種轉化將會為企業的信息化帶來更多的看的見的利益,也能解決目前企業信息化在應用軟件和硬件,操作系統之間所面臨的矛盾。

(1)通過虛擬化軟件來安裝操作系統

虛擬軟件代替了傳統的操作系統運行在硬件平臺上,而傳統的操作系統則運行在虛擬軟件上層,由于虛擬軟件與硬件良好的兼容性使得使用更多新技術的硬件服務器都可以安裝虛擬軟件,而在虛擬軟件之上再安裝操作系統,則可以有效的解決目前所要面臨的操作系統與硬件之間的兼容性問題。

(2)虛擬軟件的控管中心

通過虛擬軟件的集中管理平臺,可以統一管理所有硬件資源,將硬件資源分割,分配給相應的虛擬系統,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高效統一的資源,業務管理。同時也可以實現對虛擬系統的快速管理,當其中一臺物理機發生故障時,通過集中管理平臺快速的遷移故障物理機上的業務。。

(3)P2V功能

通過Vmware軟件的P2V功能,可以實現將在線的物理機轉化為虛擬機,實現將陳舊的、配置復雜的業務進行平滑遷移,最大程度的減少重新配置系統和應用帶來的風險,也使的業務遷移和部署變得快速而便捷。

(4)維護數量的減少

通過虛擬化軟件,將原本19臺物理服務器整合到4臺物理服務器+1臺磁盤陣列的中央服務器集群上,原本需要逐一查看的硬件狀態,電源線路等信息現在全部集中在一個機柜內,一目了然,業務集中了,也便于問題的查找。

(5)綠色節能

經過整合后,硬件對電力,機房空間等資源的消耗都大大的降低,粗略估算原本19臺服務器平均每天服務器功率大約為1000W,19臺服務器的功率則為19000W而更換成中央服務器集群,4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使用冗余雙電路,功率為1500W,1臺磁盤陣列總功率為1500W,整套系統全部額定功率為7500W,19臺服務器每臺最少占用機柜空間2U(一些老式的塔式服務器則占用更多),19臺服務器則至少占用38U,而采用中央服務器集群,3臺服務器+1臺磁盤陣列占用空間僅為10U,同時服務器數量的減少也會降低對機房制冷的消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内射在线激情一区| yy4080李崇端60集视频| 日本免费的一级v一片|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凌凌漆国语| 日本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a级高清观看视频在线看|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国产色在线视频| ww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国产日产在线观看| 69xxxx日本| 坤廷play水管|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