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企業文化與傳統文化范文

企業文化與傳統文化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企業文化與傳統文化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而掌握這只“看得見的手”的權力的人就是我們稱之為“企業家”的人。無論是大股東或者職業經理人,只要其掌握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決策權限,那么就可以稱之為企業家。因此,對于現在的中國,企業家可以分為幾類:

一是國有企業的經理人,這些經理們掌握著國有企業的實際經營權;二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職業經理,他們也掌握著企業的實際經營權。三是民營企業(或以個人股份為主體的股份制企業)的老板,這些人將股權與經營權合二為一;四是民營企業的職業經理人,這類人比較少,他們接受大股東的授權,掌握企業的經營管理權。

而就是這只對美國企業走向強盛起決定性作用的“看得見的手”,在我國卻難以完全發揮其對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有著名教授提出這主要是我國缺乏“信托”責任的原因,可為什么我國的職業經理人就偏偏缺乏這種信托責任感呢?

1、企業的目標與個人發家致富的區別

除了國有企業外,我國的民營企業都是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如果把企業看成僅僅是個人發家致富的手段的話,那么離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是相去甚遠的。從我國企業在不斷的投機中,尋求著沒有競爭的所謂“藍海”領域,可以看出,財富似乎成了企業家或經理人唯一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說,當一個企業看到有錢的事就去做的話,說明企業家的真正作用還沒發揮出來。如果利潤成了企業唯一的目標,那么在一個價值觀混處于斷層的社會環境中,可以想象會培養出怎么樣的企業和企業精神。

2、小農意識下的投資收益觀

可口可樂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忍受了長達十幾年的虧損,而最終打開中國的市場。這對于中國的投資者來講,可以說是忍無可忍。對于現階段中國的投資者,能在一年以上收回投資的項目,是少有人去做的。這種快速的投資回收觀直接影響著中國企業的成長。為種觀念,顯然是受到了傳統的小農經濟下形成的投資收益觀的影響。

3、競爭意識的匱乏

同樣在傳統的和合文化下,我們的企業缺乏真正的競爭意識,而這恰恰是企業家精神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個沒有公平競爭意識的文化下,要培養現代市場經濟下的公平競爭是不容易的。這種競爭意識的缺乏,直接影響到中國企業的競爭能力。

4、投機不是創新

在中國傳統的斗爭中,不守規則總是能得到好處。在對傳統軍事、政治思想的研究中,我們區分不出智慧與道德的界限。不守規則的成功往往被視為偉大的智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象韓信這樣的“跨下之辱”的精神被視為美談,難以想象這種精神會得到美國人或日本人的贊揚。正如中國人不能理解美國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為什么會決頭而死一樣,美國人也許理解不了中國人為什么將這么一個沒有骨氣的人視為英雄。在企業界,也就很自然的將投機的成功者視為揩模。這種投機本質上與創新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精神。企業的創新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投入,而不是在不停的轉變中尋覓著輕松的掙錢機會。

第2篇

關鍵詞:企業文化;傳統文化;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32-0003-02

一、企業文化及其建設中存在的誤區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主流意識形態,其重要性已為人所共識。沙因在1984年系統地提出了企業文化的概念,即企業文化是隱含在一系列價值觀背后的基本假設。自此,企業家們開始陸續重視這個虛而又實的軟競爭力。1981年威廉?大內在《Z理論》中就已經關注企業文化,認為它是影子般的、既虛幻無形,又無法擺脫的企業競爭力因素。其他學者,如帕斯和阿索斯、迪爾和肯尼迪、彼得斯和沃特曼等在20世紀80年代初,紛紛發表企業文化方面的論述,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業大都有著強有力的企業文化。

現代企業文化的構建是受一個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包含豐富的管理、倫理、價值觀等思想,世界各地的華人曾憑儒家商業文化傳統、儒家經濟倫理和文化價值觀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中國傳統文化對東南亞等周邊國家甚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企業文化間的關聯,不僅具有學術價值,還有助于指導現代企業文化構建的實踐。

縱覽國內企業在企業文化的構建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即一味地照搬國外的理論和模仿國外的經驗,沒有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系統的企業文化理論。企業文化是隱含在一系列價值觀背后的基本假設。東西方價值觀的很多差異,都是基于不同文化對待外部世界觀的基本假設的不同,從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企業文化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每個民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優點和精華,先天性的文化差異并不決定競爭的成敗,但東施效顰,注定失敗。我們更應該充分發掘中華民族的文化優勢,構建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企業文化,進而形成企業的獨特競爭力。

二、中華傳統文化對對構建現代企業文化的啟示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諸多思想對構建現代企業文化給予我們以重要的智慧及啟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華傳統文化強調整體性、和諧性和統一性。華夏族群長期的生存體驗形成了我們對宇宙世界的獨特的覺識、“觀法”及特殊的信仰與信念,即堅信人與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打破了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內心的隔閡,肯定彼此的對話、包涵、相依、相成、相濟。中文化的整體性的學說,充分顯示了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它以和諧為最高的價值訴求,強調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如儒家強調仁愛、克己讓人、恭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無敵”;儒家主張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來解決爭端,推崇差異與兼容,協調“相似”與“相近”,以此實現一種“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富有彈性的人文旨趣,這是真正健康的世界文化。只有解決好共生問題,實現多元統一、兼容共生、協調有序、充滿活力和大眾共享,才可能構筑一個和諧有序的世界,這正是我們構建企業文化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2.中華傳統文化講究中性智慧。中性智慧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為豐富的資源,也可說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智慧和處事態度。中國古代思想家們把“中”與倫理道德、人生觀、價值觀相聯系,成為“中道”、“中庸”、“中和”。中性智慧的精義在于克服兩極對立,達到天與人和諧、人與人感應、人與物協調。中性思維在中華文化精神中的重要表現是對“和”的價值追求,表現如下:一是以“和”的理念去認識自然;二是以“和”大心態去處理人際關系;三是把“和”的理念作為一種辯證法。四是以“和”的標準去處世生活。所謂“和為貴”、“和衷共濟”、“家和萬事興”等,中華傳統文化的這種思想重視建立融通的人際關系、有序的社會秩序、和諧的社會關系,提倡人與人重誠信、講仁愛、求友善、修和睦。

3.中華傳統文化在維持人的身心平衡、注重精神建設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如儒家大力提倡求真、行善、崇美,使人類擺脫純物欲的低級趣味。儒家的“身心和諧”、“義利兼顧”、實現“內在的超越”的思想,在應對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重視人的精神價值等方面,或許是一劑良藥。技術與精神平衡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個體層面就是身心平衡問題。從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人的本質是精神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質規定性;同時,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所謂身心平衡的人生觀,就是物質與精神生活相結合的人生觀,在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時重視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將個人道德修養視為通往身心和諧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徑選擇。儒家主張以修身為本,輔之以道德教化來實現人的身心和諧發展。

4.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對未來人類生態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態文明是當今和未來企業文化構建的重要內容。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天(自然)人關系是其核心主題之一。中華傳統文化在處理天人關系時,力求探尋兩者的內在聯系,并把天人關系視為同源的和諧關系。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內涵包括:一是強調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產物;二是強調自然界有普遍規律(天道),人也要服從此規律,陰陽相互作用的規律即性命之理,天(自然界)人尊守同一規律;三是強調人性即天道,人倫原則和自然規律的一致性;四是強調人生的理想和境界就是天人和諧。對于古代樸素的生態文化思想,我們要站在時代的高度予以借鑒并充分發揚,它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尊重生命、仁民愛物的思想。如孟子強調“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就是說不僅要愛護自己的同胞,而且要愛護自然環境,珍惜自然環境。二是對生物資源順時取用、化育并進的思想。如莊子提倡“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告誡人們要與萬物為友,與自然和諧一致。《禮記?中庸》主張“參天地之化育”,就是參與自然創造和養育萬物的進化過程,而非以戡天役物的態度去征服自然,破壞自然。三是倡導放眼未來、為后人造福的思想。

三、借鑒中華傳統文化構建企業文化的措施與途徑

1.充分發揮領導者的智慧和作用。在企業文化構建中,領導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借鑒中華傳統文化構建現代企業文化,領導者必須身體力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

優秀的企業家與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互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個企業。一個品格高尚的企業家,其人格力量就是這個企業的信譽、形象和文化資產;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本身就是這個企業充滿活力的源泉。企業家素質代表企業素質,企業文化是優秀企業家品質、才華、慧眼、膽識等綜合素質的擴展和放大;優秀的企業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勵和鞭策企業家組織和帶領全體員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形成一種以人文精神為動力的激勵機制,能使這個企業生機盎然,充滿活力。

2.培育具有優良取向的價值觀念,塑造杰出的企業精神、價值觀念等。中華傳統文化中強調的一些價值觀,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確立企業的共有價值觀念體系和企業精神,首先,應當對與本企業有密切聯系的客觀對象進行價值評價和排序,從中確定最具優良取向的價值觀念。同時,博采本行業、本企業、本民族以及國內外其他企業的優秀精神,并根據當前及未來的發展需要,融會成最適合本企業發展的一套企業理念。其次,要采用具體生動的表達方式或文字或圖標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等理念系統要素加以表達,使之簡明、易記。再次,對既定的企業宗旨、價值觀、企業精神等理念系統要素,經常性地進行灌輸、宣傳和引導。最后,管理層要以身作則,持之以恒發貫徹執行,使企業宗旨、價值觀、精神等理念系統要素化為一種潛意識行為。唯有長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企業才能確定溫度成熟的價值觀念和企業精神,為優秀的企業文化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3.在企業內形成民主、公平和自由的風氣。民主自由之風已成社會主流。在企業內倡導民主,必將大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發揮人才的作用,必將非常有利于員工歸屬感和企業凝驟力及戰斗力的形成,民主和自由是“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的尊嚴有時比生命更重要。因此,要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有必要高度重視員工的尊嚴,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來滿足員工的自尊的需要,而員工的自尊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滿足,那么就極為有利于形成強烈的員工歸屬感和企業凝聚力,進而形成企業無堅不摧的戰斗力。

只有公平和公正地對待所有員工,才可能形成強大的凝驟力和戰斗力,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有公正、公正的思想和愿望,更要有科學的考核制度和民主合理的申訴制度作保證。

4.培養團隊精神。培養團隊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于能否在內部形成一種凝聚力,能否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因此,讓管理親和于人,讓管理者與員工融為一體,互相激發靈感,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因此,必須培養員工的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員工之間溝通氣氛,采取各種措施,引導員工團結向上,使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產生親合力。還要鼓勵員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員工愿意為實現企業目標盡自己最大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光明.企業文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第3篇

【關鍵詞】企業文化 傳統文化 仁愛精神 義利觀 中和之道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廣泛接受的價值觀念以及由這種價值觀念所決定的行為準則和行為方式。①成功的企業大多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中國許多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企業文化缺乏活力,管理水平滯后,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優秀的企業文化不能只照搬西方的理論和西方的經驗。我國傳統文化主要由儒、釋、道三家構成,而儒家文化與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思想最為契合。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深邃的哲理性和經世致用的實用性具有穿越時空的價值。我國企業應該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吸收傳統文化中有助于企業管理的精華思想,去蕪存精,靈活運用形成有利于企業成長的優秀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目前存在的問題

企業文化的同一性特質束縛了企業創新能力。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漸沉積下來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往往反映的是過去成功的經驗和思想,因此,中國的企業文化往往具有同一性的特質。這種同一性的特質有助于企業管理中的層級組織的等級指揮和標準作業,調節制度結構和層級組織無法觸及的非正式關系。這種同一性特質的根源在于消費需求的無差異性。中國企業過去長期處于計劃體制的管理之下,企業無須考慮消費者需求,而今天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傾向于個性化和多樣化。企業文化的同一性特質使得企業對于市場的變化很難迅速反應和跟進,束縛了企業改革和創新的能力。

企業文化的剛性給經營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企業文化作為過去經驗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現行的經營管理活動產生巨大的阻力。因為企業文化所積累的雖然是過去成功的經驗,但是外部環境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原有的企業文化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經濟環境,由此對企業經營管理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所謂企業文化的剛性。企業文化剛性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文化滯后于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企業管理者保守意識太強,因循守舊,導致企業文化出現鋼性。

企業文化追求短期利益,誠信基礎薄弱。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是利潤最大化,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源自無意識層面的財富欲使得很大一部分人群在對財富的追求中只認可自己的權益,而完全不顧他人的權益,甚至不顧他人的生命。這種情況在企業表現得尤為突出,為了利潤不擇手段,對于利益特別是短期利益過分追求,使得各種職業道德淪喪的事件層出不窮,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事件、毒饅頭、毒豆芽、墨汁粉條……當企業文化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時,企業的誠信基礎就會變得異常薄弱,如果企業失信于公眾,所追求的利潤將變成空中樓閣。

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啟示

“仁愛精神”中所體現的管理思想。儒家“仁愛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愛”,②“仁愛精神”中的五種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也是以愛作為基礎。作為企業管理者需要調節各種關系,企業與員工、消費者的關系,企業與工商、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的關系,甚至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愛”就是調節企業這一系列關系的劑。有了“愛”這個基礎,企業就能理順與員工、消費者、政府職能部門、自然環境的關系。愛的內涵在儒家思想之中也有諸多的闡述,“仁者先難而后或”“己所不欲,勿施與人”。③企業如果在經營管理中將“仁愛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之中,企業才能實現良性、可持續的發展。

“義利觀”與企業利益。在通常的觀念中,一般認為儒家的義利觀是揚義貶利,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儒家思想推崇的是義利并重,主張“義然后取,人不厭其煩”,而非統治階級所宣稱的“利而巧”、“君子恥言利”。儒家的義利之辨不是對利的否定,有不同維度的涵義,應當“見利思義”,面對道義與利益的沖突時應當考慮利益正當與否的問題。這對企業文化中的道德標準設置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道德與利益并非是對立的。“無奸不商”的企業是很難長期獲取利益的。企業文化中蘊含正確的義利觀,有助于強化企業的誠信基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真正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中和之道”中蘊涵外圓內方的和諧思想。儒家的“中和”哲學強調和為貴,“不偏不倚,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這些都是“中和”思想的哲學內涵,在企業管理中“中和”思想體現的是一種追求穩定的管理哲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風險與收益并存,追求最大收益的結果是企業將承受更大的風險。在時機并不成熟的時候一味追求收益,盲目增大風險,企業可能會失去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和”有和諧之意。企業只有與周圍的環境和諧共生,才能保證自身的長遠發展。目前,中國許多企業創造的財富是以犧牲自然環境,透支自然資源為代價。企業作為有史以來最具效率的組織,其本質是一種對投資者負責的社會契約。這種社會契約的履行和運作必須建立在自然契約的基礎之上。如果企業的獲利行為破壞了自然契約,企業與自然的矛盾超過了合理的生態闔值范圍,錢財到頭將只是虛幻一場。儒家的中和之道還提倡“忍辱負重”和“載道至遠”,這種“吃苦”和“堅韌”的品質也是企業生長過程中所必須具有的品質。

基于傳統文化視角下企業文化的構建

吸取“仁愛精神”的精髓,將情感管理融入企業文化。以“愛”為紐帶滿足企業員工的精神需求,以平等、友愛的態度對待員工。當經營管理者以親和的態度尊重員工、與員工打成一片,就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企業目標。企業以“愛”為基礎推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能夠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強化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企業可以通過培訓將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思想傳達給員工以獲取員工的理解和認可,企業員工通過培訓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接受這種以“仁愛”為內容的企業文化。這種以“仁愛”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還可以提高企業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

對于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要以“愛”為基礎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企業的供給和消費者的需求是相互影響,相互牽制的。對于消費者的合理需求,企業應該通過提高快速應對的能力,協調組織中間各個部門的職能,以最大限度地及時滿足消費者需求。對于消費者不合理的需求,企業應該通過營銷策略、廣告宣傳去引導和影響消費者改變想法。以“愛”為基礎對待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味地盲目滿足,而是“擇善從之”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對消費者的關愛。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自然環境,因此企業對社會、自然環境也有回饋、修復的責任。如果企業文化中蘊含“仁愛精神”,企業更容易認識到企業的獲利與社會、自然環境有唇齒相依的關系,也就能夠主動去關心,愛護社會以及自然環境。

“中和之道”所倡導的外圓內方有助于克服企業文化剛性。“中和之道”講究避免兩極對立,人與外部環境要圓融、協調。所謂外圓內方,“圓”可以減少阻力,代表著事順人暢;“方”代表原則性的問題。當企業經營到一定時期以后,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組織僵化、行動緩慢、應變性差等企業文化的“剛性”,克服這種企業文化“剛性”需要企業在保持核心價值觀念的基礎之上,吸收引進其他成功企業的經驗、文化,使本企業的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企業文化能夠容忍異質價值觀,企業文化才能不斷創新。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幫助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才能保持穩定的業績。在保持核心價值觀念的同時,企業博采本行業、本民族或者其他民族優秀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學,融會貫通形成多元化的企業文化,使得企業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時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這就是“中和之道”所倡導的外圓內方。

企業文化中應樹立正確的義利觀,以誠信為本。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自然環境的支持。根據儒家“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當企業通過贏利發展壯大以后,對社會、環境也就相應地擁有一份責任,這種責任并非法律和經濟上的義務,而是受道德力量的驅使,主動去關愛社會,回饋社會。當企業的利益和社會、國家、環境的利益發生沖突時,企業的利益應該服從后者的利益。這就需要企業文化中樹立正確的義利觀,義利統一,誠信為本。企業在各種經濟活動中恪守道德原則,信守承諾。從短期來看,也許無法達到投資者期望的利潤標準,但是樹立了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這種無形資產無法用金錢計量,從長遠來看,企業會獲得更大的收益。(作者為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為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的階段成果,編號:09SA096)

注釋

①周三多:《管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4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久久www成人看片|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10|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91香蕉视频直播|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blacked欧美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国产av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 久久综合热88| 欧美一级做a影片爱橙影院|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男性玩尿眼玩法| 再深点灬舒服灬快h视频|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人玩的动图 | www.精品在线|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日本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