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公司理財論文范文

公司理財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公司理財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公司理財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會計利潤;現金流量;差異;關注

一、會計利潤,易受主觀因素影響的賬面數據

在現實經濟活動中,企業作為營利主體,獲利無疑成為其核心目標。但是,許多企業盡管賬面上表現出豐厚的利潤,卻因無力支付和清償到期債務而陷入財務困境,仍然擺脫不了破產清算的厄運。相反,有些企業則可能賬面利潤表現并不突出,但因其現金流量狀況良好,支付能力強,而獲得投資者、債權人的“青睞”,得以不斷地發展。這難免給人們帶來困惑,也打擊了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信心。通過對其深層次因素的剖析,從中得出結論,這主要是因為利潤與現金差異的存在。

作為評價企業經營業績、衡量企業財富增長狀況的一項指標,會計利潤,是遵循一定的會計原則,按照一定的會計程序與方法,將企業在一定期間所實現的營業收入及其他收入減去為實現這些收入所發生的成本與費用而得來的。在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完全是以現金形式進行交易,且不存在任何資產折舊以及費用攤銷的情況下,利潤與現金是完全相同的,收入的增加引起現金的流入,費用的增加造成現金的流出,這也就體現出利潤與現金的一致性。然而,這只是一種理想的假設,在企業現實經營活動中無法實現,企業利潤與現金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主要根源于:

(一)利潤與現金的記賬基礎不同產生的差異

即利潤與現金的確認與計量基礎不同。利潤的計算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而現金的計算則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由于這種差別的存在,在商業信用廣泛采用以及固定資產普遍存在的情況下,企業收入的增加并不是必然引起現金的流入。同樣,費用的增加也并不一定等于現金的流出。于是,作為衡量企業財富增長狀況的一項指標,由于確認與計量基礎的差別,利潤與現金既存在著一致性,又存在著差異性。例如受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資產減值準備、信用政策引起的應收與應付、付現性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以及預提與待攤費用等因素影響,都會產生會計利潤與現金的差異。

(二)會計方法選擇以及會計估計應用產生的差異

在利潤的計算過程中,會計方法選擇的差異以及會計估計的應用,也都會對企業會計利潤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對于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就折舊方法來說,涉及到是采用直線折舊法還是加速折舊法,而會計估計則涉及到折舊年限長短以及預計凈殘值大小的問題,都會影響企業各期計入折舊費用的金額大小,進而影響企業各期的會計利潤。

由此可見,會計利潤僅僅是一個賬面數據,易受人為因素的干擾與操縱。而現金流量則表現為企業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入與流出,是企業現金流量的真實反映,從而體現出客觀性。從這個角度分析,目前公司經理人對凈利潤、主營業務利潤、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的重視程度大大超過了對現金流量指標的關注,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二、現金流量,企業決策與經營管理的首要變量

從經營角度看,企業任何日常經營活動均始于現金而終于現金,現金以及從現金到存貨、應收賬款,然后再回復到現金的及時轉換,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血脈”。企業現金流轉的順暢與否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任何環節的不暢或阻滯,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后果,輕則造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陷入困境,重則引發企業財務危機的出現,造成企業陷入破產清算的境地,而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一個企業現金流入的“管道”其實只有現金性收入、現金性融資等幾條,而現金流出的“管道”卻實在太多,可以說,有經營業務的地方可能就是現金流出的“|管道”。如何調節現金流入與流出的失衡并盡可能維持其均衡,是公司理財的難點之所在。

現金流量作為一項財務指標,在企業價值管理與行為管理中展現出利潤指標所不具有的優勢,其意義主要表現為:

(一)惟有現金性收入作支撐的利潤增長才是財務理念上追求的增長

強調現金和現金流量表,只是提醒利潤表的局限性,賬面利潤可能異化公司決策和歪曲經營業績。比如,一個公司如果通過價格戰、廣告戰實現了銷售額和市場占用率的迅速提高,在短期內很容易形成一種“欣欣向榮”的增長景象,但是如果這些景象沒有現金流入作支撐,很難說這種景象不會因“貧血”而曇花一現。這類只在市場上“瀟灑走一回”的企業并非個案。由此可見,沒有現金性收入的增長其實并不是財務理念上追求的增長。在公司內部業績評價中,收益性指標如果單純從利潤表取數,盡管用“主營業務利潤”來計算,也不能真實反映收益質量,因為極有可能主營業務利潤也是以“應收賬款”為基礎的。在企業內部業績評價中應該提倡使用“現金性利潤”來計算考核收益性指標,以達成財務目標、財務決策和財務評價的一致性。

(二)惟有現金流量才能提升企業價值

通俗地說,企業價值是指企業本身值多少錢,來源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現有資產創造收益的能力。利潤及現金流量作為評價企業經營業績、衡量企業財富增長狀況的指標,自然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標準。由于利潤代表企業新創價值的一部分,因而,利潤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企業價值的增長。但是,企業價值不僅僅包括新創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包括其未來創造價值的能力,因而,以利潤作為指標衡量企業的價值,其局限性十分明顯。在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下,企業價值主要由其每年現金流量和貼現率決定,現金流量的增加代表著企業價值的增長。企業價值的大小取決于企業現有資產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最終形式則表現為一系列現金流量。企業現金流量的數量和速度決定了企業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價值最大化即是現金流量最大化。

(三)現金流量是企業維持增長和控制風險的關鍵因素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追求收益的強烈愿望與客觀環境對流動性的強烈要求,使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企業發展規劃一般都反映其經營戰略,以獲利為目標,通常包括更高的經營規模、市場占用率和新的投資項目等內容,其實需以更多現金流出為前提,一旦現金短缺,其發展規劃無疑就成了“無源之水”。因而,企業規劃、戰略風險都必須以現全流量預算為軸心,把握未來主流量的平衡,以現金流量規劃作為其他規劃調整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對資本性支出應該遵循“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則。公司發展與擴張也應該負債經營,但是負債經營的規模,也應該以未來現金流量為底線。突破底線必然會導致財務風險的擴大。所以,維持增長也罷,控制風險也罷,現金流量規劃是關鍵制約因素。

(四)經理人在關注企業財務報表信息中,應把現金流量表信息放在首位

資產負債表最關鍵的是“結構”和“風險”問題,而利潤表最重要的是“規模”和“收益”問題。但是能夠總覽公司“結構”和“風險”,“規模”和“收益”問題的卻只有現金流量表,只有現金流量表才能提供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從整體上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并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做出合理預測。經營者不把握現金流量表的內在信息,就不可能通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對企業財務狀況做出快速和準確的判斷,從而做出相應的決策。

綜上所述,現金流量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猶如企業風險與收益的“平衡器”。公司經理通過對現金流量規模與結構等的密切關注,能夠正確分析企業在不同時期的支付能力,客觀評價企業經濟實力,優化企業決策行為,從而達到未雨綢繆,防范和化解破產風險,提升企業價值。在現財環境下,關注現金流量應該成為公司經理人關注經營運行的重點。

三、現金流量在企業理財活動中的應用

現金流量分析,對企業理財具有多方面的影響:

(一)現金流量對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

企業籌集資金額根據實際生產經營需要,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確定企業籌資總額。一般來說,企業財務狀況越好,現金凈流量越多,所需資金越少,反之,財務狀況越差,現金凈流量越少,所需資金越多。

(二)現金流量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

現金流量是企業評價項目可行性的主要指標,投資項目可行性評價方法有動態法和靜態法,動態法以資金成本為折現率,進行現金流量折現,若現金凈流量大于0或現值指數大于1,則說明該投資項目可以接受,反之該投資項目不可行。靜態法投資項目的回收期即原始投資額除以每年現金凈流量,若小于預計的回收期,則投資方案可行。否則,投資方案不可行。

(三)現金流量對企業資信的影響

企業現金流量正常、充足、穩定,能支付到期的所有債務,公司資金運作有序,不確定性越少,企業風險小,企業資信越高;反之,企業資信差,風險大,銀行信譽差,很難爭取到銀行支持。因此,現金流量決定企業資信。

(四)現金流量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在有效資本市場中,企業價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投資者對企業資產如股票等的估價,在估價方法中,現金流量是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估價高低取決于企業在未來年度的現金流量及其投資者的預期投資報酬率。現金流入越充足,企業投資風險越小,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越低,企業的價值越大。企業價值最大化正是理財人員追求的目標,企業理財行為都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進行的。

(五)現金流量對企業破產界定的影響

我國現行破產法明確規定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可依法宣告破產,即達到破產界限,這與以往的“資不抵債”是兩個不同概念,通過現金流量分析,若企業不能以財產、信用或能力等任何方式清償到期債務,或在可預見的相當長期間內持續不能償還,而不是因資金周轉困難等暫時延期支付,即使該公司尚有盈利,也預示企業已瀕臨破產的邊緣,難以擺脫破產的命運。因此理財人員對現金流量要有足夠的重視,未雨綢繆,透過現象看本質,將信息及時反饋到公司管理層,當好公司的理財參謀。

【參考文獻】

[1]喻欣.現金流量表編制中幾個具體問題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1999(2).

[2]陳紅.現金流量表取代財務狀況變動表的理性分析[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1999(7).

[3]朱福田,等.現金流量表編制初探[J].黑龍江財專學報,1998(5).

[4]朱木金.現金流量表編制中的若干問題及其改進意見[D].[碩士論文].中國人民大學,2003.

第2篇

所謂利率互換是指雙方簽訂一個合約,規定在一定的時間里,雙方定期交換以一個名義本金作基礎,用不同利率計算出的現金流。這里交換的本金之所以是名義上的,是因為雙方并不交換本金,只是用它來計算互換的利息額。

利率互換作為一種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參與者能夠把固定利率轉換成浮動利率,或把浮動利率轉換成固定利率,使它們的資產和負債的期限更加緊密及匹配,從而達到規避利率風險、降低融資成本、調整和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的目的。

在我國,利率互換還是個新生事物。2006年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開展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利率互換市場的正式啟動。但它一經出現,就表現出了迅猛的發展勢頭。截至2006年3月底,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在推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成交的名義本金總額就已經達到145.1億元,其中1年和3年期利率互換的名義本金量為10.1億元,而5年和10年期互換的名義本金則高135億元。具體而言,利率互換產品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企業使用任何資金都有其相應的成本。一般而言,不同的公司由于其資信等級不同,在籌集資金時的利息成本會存在差異。利率互換是一種基于比較優勢、實現利益共享的交易,即互換得以發生的基礎是交易雙方關于資產價格的走勢的準確性判斷具有比較優勢,并且在不同的利率借貸市場上具有比較利率優勢。其具體做法:持有同種貨幣資產或負債的交易雙方,以一定的本金為計算基礎,其中一方以固定利率換取另一方的浮動利率,通過互換,交易一方以其某種固定利率資產或負債換成對方浮動利率的資產或負債。

假設有A、B兩家公司,A公司希望借入浮動利率資金,而B公司則希望借入等額的固定利率資金,但它們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能力不同,其融資利率水平如下表1所示:

A公司和B公司融資利率比較

固定利率浮動利率

A公司6%LIBOR+40bps

B公司8%LIBOR+80bps

絕對成本優勢2%0.4%

相對成本優勢A公司B公司

由上表可以看出,A公司融資的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利率水平均比B公司低,具有絕對融資成本優勢。但通過比較可以發現,A公司在兩種利率市場上對B公司的優勢不相等。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B公司則在浮動利率市場上擁有比較優勢,因此,雙方就存在了互換的基礎。

如果不作利率互換安排,則A公司的資金籌措成本是“LIBOR+40bps”,B公司的資金籌措成本是8%,總融資成本為“8%+LIBOR+40bps”。為了降低融資成本,A公司和B公司可以利用各自的相對成本優勢進行巧妙的利率互換,即由A公司借入6%的固定利率資金,B公司借入“LIBOR+80bps”的浮動利率資金,這樣總的資金成本為“6%+LIBOR+80bps”,比不進行利率互換安排的資金節省了“2%-40bps”即節省1.6%。如果平均分配,各自可以享受到資金成本降低0.8%的好處,即A公司以“LIBOR-40bps”的利率為B公司支付浮動利率,B公司以則以7.2%的利率為A公司支付固定利率。這樣互換的結果,使得A公司和B公司的融資成本均得到大幅降低,而且不會給企業增加任何財務風險,不影響企業的資信狀況。

二、規避利率風險

利率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可用于中長期利率風險管理。客戶通過利率互換交易,可以將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轉換為另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一般地說,當利率看漲時,將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較理想;而當利率看跌時,將固定利率轉換為浮動利率較好,從而規避利率風險,降低債務成本,同時還可以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便于債務管理。

假設C公司以“LIBOR+1%”的利率從浮動利率貸款者那里借款。由于擔心LIBOR會上升,因此該公司與某金融機構簽訂利率互換協議:C公司以固定利率6%向該金融機構進行支付,而金融機構以LIBOR向C公司進行支付。通過利率互換,C公司將原有的浮動利率負債轉換為固定利率負債,將融資成本鎖定為7%,從而幫助C公司在利率上漲的市場環境中規避了利率風險。

LIBOR+1%6%

LIBOR

利率看漲時利率風險的規避

相反,如果C公司借入的是6%的固定利率貸款,并且預測市場利率有下跌趨勢,那么C公司可以通過利率互換協議將原有的固定利率負債轉化為浮動利率負債“LIBOR+1%”,從而實現在利率下跌的市場環境中規避利率風險的目的。

6%6%

LIBOR+1%

利率看跌時利率風險的規避

三、有利于資產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就是從安全性和收益性出發,尋求最佳的資產負債結構。利率互換是兩個當事人之間定期交換兩種名義貨幣相同、本金相等但利率不同的債權或債務的利息支付。由于交易雙方本金相互抵銷,現金流只是利息差額的交換,因此利率互換與其他資產或負債結合使用可以改變相關工具的現金流,由此合成所需的資產或負債。通過利率互換公司可以鎖定某項資產或負債的未來幣種及其利率,使它與該項資產或負債未來相匹配。因此可以在不依賴或不改變存量債務結構的條件下,通過利率互換大幅度地降低利息費用,使公司在浮動利息、固定利息負債以及資產中實現特定的結構,從而調整和改善其資產負債結構。

第3篇

一、委托關系與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源于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以及由此產生的關系問題。它是一種契約制度,通過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形成科學的自我約束機制和相互制衡機制,以協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和權力關系,促進他們長期合作,以保證企業的決策效率。

公司制企業是具有代表性的現代企業組織形式,它與其他類型的企業主要有兩點區別:一是在法律形式上,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公司法人作為一個獨立人格對公司財產擁有法人所有權,法人財產是一種具有明晰產權邊界的獨立財產;二是在機制上,公司是契約關系的總和。在公司契約關系中,出資者與董事會之間是一種信任托管關系;董事會與經營者之間則是一種委托關系。出資者、董事會和經營者共同組成的組織結構即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就出資者而言,委托并不意味著出資者將企業的全部控制權都交付給經營者,只是被動地等待實現資本增值的目標,相反出資者享有重大決策、選擇經營者和資本收益等資本所有權,這正是出資者財務的權利基礎。與此相適應,經營者對出資者投入企業的資產擁有占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等經營權,這就成為經營者財務的權利基礎。因此,企業財務隨著企業控制權的分化,而分成為出資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兩大部分,出資者財務的理財對象是資本,經營者財務的理財對象是資產。

財務本質上是一種經濟利益關系。出資者和經營者是通過公司這種組織形式聯系起來的不同的利益集體,其行為動機和目標選擇經常會出現偏差。由于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因素的存在,出資者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出資者必須建立起對經營者行之有效的制約機制,只有在相應的制約機制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減小預期偏差。這種制約機制包括企業內部的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以及企業外部的法律體系、市場體系的制度約束。從具體內容看,資本融資決策、長期權益性投資決策和股利決策等都屬于出資者財務問題;出資者還應加強對經營者財務的管理,制訂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從而使經營者理財目標和出資者理財目標保持一致。

二、公司治理結構與理財目標

理財目標是理財主體意志的體現,是理財主體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下,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所要達到的目標。在確定現代企業的理財目標時,要綜合考慮企業的所有權、控制權等問題,治理結構內容的不同決定不同的理財目標。

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公司制企業的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是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分配的。出資者一般只擁有財產的歸屬權,而財產的占用、使用和支配權往往是由經營者來掌握的。在傳統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出資者依法擁有公司的最終控制權。因此,企業的理財目標往往被界定為實現出資者財富的最大化,保證出資者財富的不斷增長。

隨著公司制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治理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而隨著資本市場發展,公司制企業股權極度分散化和股票充分流動性問題突現,企業的出資者變得完全不確定,出資者常常在資本市場上扮演著“投機者”的角色,他們只關心股票價格的浮動差以及資本價差所蘊含的套利機會,并不都關心企業的前途,而企業的經營者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甚至事實上掌握著公司的控制權。

同時,在現代企業中,不只是出資者才承擔風險,其他利益相關者也承擔著相當大的風險。比如債權人,由于現代企業充分利用財務杠桿而使負債率大大提高,他們實際上已變成與出資者共同承擔著財務風險;而對企業職工而言,由于簡單的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復雜的腦力勞動越來越多,他們向企業投入了大量專用性人力資本,一旦企業虧損或倒閉,將面臨投資損失或陷入失業困境。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多邊契約本身所內含的利益主體的平等性和獨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結構的主體之間應該是平等、獨立的關系。這些相互關聯的主體,包括出資者、債權人、經營者、生產者、消費者、供應商及其他有關利益主體,組成了利益相關者,而企業的效率則需建立在利益相關者平等的基礎上之上。在這樣一種新的公司治理邏輯上,企業不僅要重視出資者的利益,而且要重視其他利益相關者對經營者的監控;不僅要強調經營者的權威,還要強調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實際參與。

三、企業的理財目標函數

在確定現代企業的理財目標時,要綜合考慮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雇員、顧客、政府及社會等契約關系人的不同利益趨向,不同利益主體對企業理財目標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結構中,總會存在一些對企業起關鍵控制作用、承擔更多風險的主體,而有些主體對企業理財目標的確定不具備決定性作用。

然而,企業在確定理財目標時,需要考慮的利益相關者并不是其全部,而只是其中的關鍵主體。企業的所有權既然屬于出資人,因而出資者的目標必然是企業理財目標的首要影響因素;企業的經營者分享甚至“獨占”了企業的控制權,因而出資者的目標也必然決定了企業理財目標的確定。在企業理財目標函數中,經營者和出資者是兩個重要的變量,而債權人、雇員、顧客、政府及社會等其他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理財目標的影響只是構成企業理財目標實現的約束條件。這是因為企業尤其是私人企業不可能以債權人、雇員、顧客、政府及社會的目標作為自己的基本目標。

在這個目標函數中,兩個函數變量往往表現相反的變動趨勢。出資者的理財目標是實現自身財富的最大化,傾向于多分紅利,或在資本市場上通過產權交易獲得較高的資本利得;經營者的理財目標是實現法人財產的保值、增值,要通過財務的運籌、管理實現其目標。由于經營者有著不同于出資者的獨立利益目標,而經營者在獲取企業控制權方面又處于有利地位,在信息非對稱的條件下,其自由處置行為可能有損于出資者利益。因而企業理財目標取決于兩者利益的協調。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提出了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的理財目標。

企業價值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包括股票價值和債權價值,以及人力資源所創造和積累的價值。它強調的不是企業已經獲得的利潤水平,而是企業潛在的獲利能力。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與出資者財富最大化相比,強調了風險和報酬的均衡,并將風險限制在企業能以承受的范圍內,而且充分考慮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從而實現社會范圍內的“帕累托最優”結果。這使得企業理財目標函數關系與約束條件都得到了滿足,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企業的理財目標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91|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2021光根影院理论片| 女人被男人桶爽|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男生的肌肌桶女生的肌肌|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鲁啊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师尊要被cao坏了by谦野|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瑟瑟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在线无码VA中文字幕无码| www深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成人福利小视频| 久久中文娱乐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老司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xx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91抖音在线观看| 国内自产一区c区| 9lporm自拍视频在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