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飲料工業發展對策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本文通過運用SWOT的分析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前四川省食品工業發展中的各種特點,即優勢、劣勢、機會等進行了系統分析,根據SWOT模型中的不同要素組合,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區域經濟;食品工業;SWOT模型
四川省是我國食品工業大省,2013年全省食品飲料工業(本文所指食品飲料工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和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業3類)總產值5793.5萬元,排名全國第三位,工業總產值、利潤額、利稅額分別占全省工業總量的16.4%、21.8%、15.9%,是四川省重要支柱產業。2010年,食品飲料產業被列為四川省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打造,確立了2015年實現萬億產值的目標。如何在新形勢下促進食品飲料工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核心競爭力提升,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新常態下四川食品工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與威脅,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
一、SWOT分析方法概述
SWOT是優勢(S)、劣勢(W)、機會(O)和威脅(T)的簡稱。該方法是通過調查研究,列舉出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及外部的機會和威脅,將各因素相互匹配進行系統分析,進而確定研究對象發展戰略的分析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找出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和不利的、需要避開的因素,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發展戰略及對策。根據SWOT的分析理論,可以提出系統未來發展的四種戰略,即SO戰略、WO戰略、ST戰略和WT戰略。SO戰略是利用自身內部優勢去抓住外部機會的戰略,即開拓進取型戰略;WO戰略是利用外部機會來改進自身劣勢的戰略,即發展改進型戰略;ST戰略是利用自身優勢避免或減輕外部威脅的戰略,即加強回避型戰略;WT戰略是克服自身劣勢避免外部威脅的戰略,即防御完善型戰略。
二、四川食品飲料工業發展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1.資源優勢。四川省是農業大省,種植業和畜牧業產業基礎較好。2013年,牲畜飼養量、豬牛羊肉產量分別占比全國8.9%、8.6%,位列第一;糧食、油料、蠶繭和茶葉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居全國前五,薯類和麻類產量穩居全國第一,達到全國總產量的14.4%、24.5%。四川省是全國勞動力資源大省,城鄉勞動力資源達6,152萬人,有利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食品飲料工業發展。2.產業優勢。2013年,四川省有規模以上食品飲料企業2,081家,工業總產值5793.54億元,占四川工業總產值16.4%,利潤總額508.5億元,利稅總額215.7億元,從業人員54.15萬人,均占四川省總量的15%以上,是四川省重要支柱產業。經多年發展,四川已形成白酒、肉類加工、糧油加工、飼料加工、茶加工業等優勢行業,五糧液、川糧、高金等知名品牌,產業基礎好。3.技術優勢。四川省擁有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20多個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已建立省級食品重點實驗室等7個,擁有育種、養殖、防疫、栽培、土肥、植保、加工等多學科知名專家和科技人員,綜合開發實力較強。
(二)劣勢分析。1.產品結構合理度和產業聚集度有待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偏低,技術密集型的產品不多,產品同質化嚴重。例如,肉類和糧油工業,初加工產品多,而深加工優質產品少,傳統產品多,現代產品少;茶葉加工業,中低檔茶占50%以上,品質茶和適銷特種茶為30%,茶葉的綜合利用40%。同時,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截至2013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下企業占59.73%,中小型企業占規模企業的92.45%,領軍型企業缺乏,中型成長型企業不足。2.企業創新能力低。2013年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R&D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僅為0.05%,占比最高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也僅有0.61%,食品工業整體技術和裝備水平偏低。2013年僅4.6%的企業設有科研機構,大多數企業不具備技術創新主體的能力,技術推廣投入少,核心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整體落后。3.產業配套亟待完善。圍繞食品飲料工業發展的配套體系不夠完善,產業配套和服務滯后。生產原料與加工環節關聯度低,原料基地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度低,生產加工綜合開發程度不高,副產物綜合利用能力不足,產品儲存、運輸、包裝、銷售等環節薄弱。行業中介服務組織較少,公益性社會化服務平臺尚未形成,第三方檢驗檢測、融資擔保、信息服務、人員培訓、技術推廣等方面支持乏力。
(三)機遇分析。1.消費結構升級和需求多元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速度不斷提升,工業企業不斷進行結構改造和升級,在這種背景下,食品飲料行業也進入了升級發展階段,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和改革。人們更加重視食品飲料的方便性、營養性、安全性,食品飲料消費結構呈加快升級趨勢。食品飲料市場需求多樣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為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的中小企業提供了產品創新和品牌培育的良好機遇。2.產業轉移持續加快。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工業轉移承接地,東部發達地區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傳統產業也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目前,中糧集團、達能、匯源等國內外知名食品飲料企業均在四川設立加工基地。產業轉移的加快,不但有效整合了四川省食品飲料工業資源,也為四川省食品飲料工業從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帶來創新發展動力。3.政策和社會經濟環境優越。西部大開發是我國長期發展戰略,新一輪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建設將隨著“十三五”發展規劃繼續推進,國家在投資、稅收、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進一步向四川等地的西部地區傾斜。四川省相繼出臺工業2025、四川食品工業發展等規劃和政策,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政府投入。
(四)挑戰分析。1.市場競爭壓力日趨加大。相對于其他行業而言,食品飲料行業技術含量偏低。另外由于基本不存在政策性限制,所以食品飲料行業的各個子行業準入門檻較低。近年來,食品飲料工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部資本和國外品牌進入我國食品飲料行業,生產成本的不斷上漲給四川省食品飲料工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2.食品安全全面提升的要求。近年來,國際、國內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國際上,各國紛紛在食品飲料的生產、加工、銷售以及進出口上采取了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設置了種類繁多的綠色壁壘。國內出臺了新《食品安全法》,各地成立專管部門,對食品安全從標準到操作的要求日益提升。四川省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食品飲料工業企業,面對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從資金投入到技術升級等方面倍感壓力。
三、四川食品工業發展策略
(一)SO戰略。充分利用四川省地域性資源優勢,依托酒類、糧油、肉類、飼料等優勢產業基礎,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抓住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機遇,鞏固濃香型白酒在全國行業領軍地位,適當發展醬香、兼香、四川小曲清香等其它香型白酒,打造一批高水平生態工業園區,實現釀酒產業和都市農業、旅游業共榮發展。糧油、肉類等優勢產業應圍繞油料—食用油、糧食—主食產業化、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等精深加工產品鏈,通過產業集聚凸顯聚集效應,形成競爭優勢。抓住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和資本轉移的機會,通過引進外資和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打造一批發展后勁足、貢獻率大、競爭力強的食品飲料工業項目。
(二)WO戰略。抓住產業轉型升級和消費特征悄然轉變的機遇,把握西部大開發和四川災后重建扶持政策,優化產業布局,積極引導產業向優勢地區集中,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培育一批大企業、大園區,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引領中小企業靈活健康發展。完善食品產業配套體系,加快推進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提高綠色、有機農產品比重,構建涵蓋原料生產、產品加工、物流倉儲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關鍵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形成產業布局科學、產能規模合理、專業分工明確、社會協作順暢的聯動發展模式。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產業、稅收、金融等政策,鼓勵食品飲料企業兼并重組、合資合作,跨區域、跨行業整合發展,扶持和培育中型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產品原創性。
(三)ST戰略。食品飲料行業因技術門檻較低、原材料較豐富等原因,一直競爭激烈。四川省食品飲料原料優質,原酒、原茶等被外省品牌企業收購后貼牌銷售情況已成常規,品牌建設迫在眉睫。以“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支持、專業運作”為原則,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樹立企業的品牌意識,增強品牌培育能力,整合品牌資源,挖掘現有品牌潛力,加大品牌宣傳和保護力度。目前,川茶產業正在按此方式制訂四川省區域品牌建設方案,通過川茶品牌促進會,著力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和凝聚力。此外,四川省特色食品資源豐富,如高原牦牛、野生菌菇、舊院黑雞、郫縣豆瓣等,開發特色產品,做大特色食品,提高附加值,走“人無我有”的特色發展之路。
(四)WT戰略。面對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和國外“綠色壁壘”的挑戰,四川省在嚴格落實國家食品飲料行業準入制度外,應著力提高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加強對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和流通消費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嚴格標準化生產和產品出廠檢驗,強化企業食品安全責任制,促進食品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此外,四川省有較好的食品飲料科研基礎,應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和重大技術攻關支持力度,打造科研和創新服務平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一批食品加工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引進與推廣,突破食品工業發展技術瓶頸,提升四川省食品加工業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建軍.基于SWOT模型的河南省食品工業發展路徑分析[J].經濟師,2008,10
[2]幸翔.中國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基于河南、四川、青海三省食品企業的調查[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4,7
作者:李楊 單位:四川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