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區域經濟發展的自主創新理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自主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理論和新趨向,自主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區域經濟競爭水平,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自主創新成為世界各地增強自身競爭力的發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有必要分析自主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作用的原理,探究通過自主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區域經濟;自主創新;理論研究
一、自主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轉變起到的促進作用及原理
1.在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上進行升級轉變
達成經濟增長的因素無外乎引入投資與擴大出口兩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以第二產業為基礎,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圍繞著第二產業同步發展,改變以物質投入帶動產業發展的傳統模式,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著力于開展勞動技能培訓,提升管理者水平。從根本上看,就是對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與投入要素機構的升級與轉變,而自主創新就是一個必要的途徑。
2.以自主創新推動需求結構升級優化促進經濟發展
通過對投資、出口、消費比例的調整,使三者之間趨向合理是對需求結構的進一步升級與優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掌握一部分關鍵技術便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生產相關領域的技術產品,逐漸打造在世界范圍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大力發展創新科技,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減少對外依賴,優化出口結構,拉動內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的經濟收入,通過對分配的調整,使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帶動消費能力提升,避免由于內需原因造成對投資的依賴,對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還可以讓民眾在國內購買高新技術產品,提升內部需求,以此實現經濟增長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轉變。
3.在自主創新支持下推動結構升級帶動經濟發展
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區域經濟的水平層次高低,長此以往,勢必會出現農業基礎不牢、工業素質低下、服務行業發展停滯的現象。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促進“三農”問題的改善與提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可以獲得一系列的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強化我國工業結構,有利于促進現代服務行業發展,從而使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做出積極的貢獻,以實現農業與服務業圍繞著工業進行升級,三者協調穩定,同步發展。改善要素投入優化結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在自主創新匱乏的環境下要想實現經濟增長,只能依靠物質的投入,此種經濟增長方式較為粗獷、質量不高。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技術水平落后,只能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來實現經濟增長,這種增長模式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設備的研發、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能夠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現有的生態環境,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可以改變原有依靠物質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局面,實現依靠技術升級、勞動者素質提升與管理創新的模式。
二、自主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對策
1.分區域落實重大科技空間布局
國家級重大科學專項對科學技術水平提升與經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是各項核心技術研究與關鍵技術突破的重要依據,能夠有效緩解風險大、投資期限長、融資困難、技術瓶頸等問題,占據了決定的優勢地位。從我國當前的現狀來看,高新技術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需要在空間上進行合理布局與拓展,沿海都市圈、內地重點大城市,都要劃分到重點發展的區域范圍內。同時,需要做好一系列配套服務與工作,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保障,開啟一批自主創新產業工程,盡快實現技術創新,拓展全新的經濟發展空間。
2.規劃有前瞻性的區域科技戰略目標
區域科技戰略是科技發展過程中關系到全局發展、具有長遠性的總體構思規劃,它為科學技術在一段時期內指出了發展方向。經濟發展計劃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前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藍圖,與世界上具有前瞻性的科技相匹配,這對自主創新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與作用。相關規劃的制定與落實對國家科學技術創新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關系到未來一段時間內科學技術發展方向及相關決策。
3.在各區域推廣國家技術創新工程
在推廣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過程中,要有所側重,要關注在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突出部分,逐層深入解決問題。首先,要將技術創新的有力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技術創新要起到促進經濟發展、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載體作用與有效途徑。其次,要將技術創新在地方與試點中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出來。在榜樣引領的作用下促進科技創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從而期待促進區域創新發展,培育地區新興產業的有效作用。最后,因地制宜地建立聯盟機制,促進科學技術創新突破,以技術產業聯盟的形式,通過建立健全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來解決各載體建設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困難與問題,對發現的問題要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要做到及時有效,建立一個技術創新的新體系。
4.根據區域發展情況建立特色產業基地
各區域都有以自身特色為基礎建立的特色產業,區域自身要充分結合自身的資源調節與人力資源水平,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這些特色產業可能是自身具備高新技術特性,也有可能是利用高新技術來升級和改造我們傳統的產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加大力度發展市場前景光明、資源消耗低、帶動能力強、就業崗位多、綜合效益高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各地要根據自身優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政策方面將關注點投放在對自主研發性技術與創新產品的支持中,支持形成特色產業鏈,大力推廣對科技產品的應用。根據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培養具備區域特色的創新型企業,盡快建立在政府主導下,企業主體作用得以發揮,遵從市場導向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區域創新體系。
5.加大力度培養創新型人才實施人才區域流動機制
優秀的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動力與載體,是能否實現科學技術突破與創新的關鍵。由此可見,要想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創新型、復合型的人才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對這類型人才的培養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是教育提供的主體,政府方面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需要側重區域資源配置,通過加大對經濟教育落后地區的財政扶持力度,提升我國中西部地區與東北地區的教育水平,支持相關區域創新型人才培養。隨著人力資源的流動能起到對知識與技術的傳播與擴大作用。從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的人才資源過剩,其他經濟區域存在人力資源不足的現象,政府方面應出臺相關政策對區域人才流動機制進行合理調配,引導并鼓勵東部地區過剩的創新型人才向其他區域轉移,推動東部地區知識與技術向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轉移與擴散,促進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從而帶動我國整體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自主創新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各區域在探索積極發展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自主創新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并以此為契機,通過自主創新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重視人才對知識與技術的傳播、擴散作用,國家要在人才資源的調配與引導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以此平衡全國各區域創新型人才的數量,進而帶動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晗.自主創新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耦合效應分析[J].新絲路:中旬,2019,000(004):0010-0010.
[2]朱德龍,許茜,王琳.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022(022):153-154.
[3]何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J].今日科技,2020,No.491(10):42-43.
作者:祁銘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