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積極心理學辨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國人民價值觀的集中表現,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的進一步凝練和升華,內容包括國家、社會和個人3個層面。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歷史上重要里程碑,為心理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發向,主要研究個人的積極品質和體驗以及良好的社會環境對人的積極作用。二者在指導思想、研究層次上存在不一致性;但在核心價值理念和目標上又存在一致性。對兩種理念進行辨析,了解二者的區別與聯系,從積極心理學中提取有益因素,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新的思路和舉措。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心理學;辯證關系
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并要求全體公民要積極踐行。指出:確立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幸福安康[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人們價值理念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凝練和提升,是全體人民都應該遵守的價值理念。源于西方的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不再僅僅局限于關注少數心理有問題的人群,而是轉向大多數人的積極品質的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積極心理學有許多共通之處,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的提出及主要內容
1.1提出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國作出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同時,改革開放使許多西方價值理念來到中國,人們的傳統價值觀念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出現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社會矛盾也日益凸顯,在社會生活當中出現許多不和諧現象。那么如何幫助人們特別是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從2002年開始,中央電視臺播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這些人物身上體現出來的那種理念、境界、精神正是人們需要遵循的價值體系的集中體現。隨后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實現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人們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包括4個方面:指導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體系的提出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它從指導思想、理想、精神、觀念等幾個方面給人以指導,是國家整體社會價值體系的集中表現。它的提出有助于人們形成統一的價值導向,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黨的十八大對核心價值體系進行進一步凝練和升華,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具體內容,更加簡潔,通俗易懂,使人們道德努力的目標更加具體化。
1.2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包括:從國家層面看,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個人層面看,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共計24字。它用更加清晰、精煉、貼近群眾的語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概括,并提出核心價值觀的重點在于培育和踐行。它的提出,使人們從國家、社會、個人3個方面有了更加具體的道德努力方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提出及主要內容
2.1提出背景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提出是心理學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對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前,那時已經有了對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討。二戰時期,心理學開始對在戰爭中心理受到影響的人們進行心理治療,更多的關注少數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尋求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對于多數人特別是人類積極品質的關注和研究這一時期幾乎中斷。直到20世紀末,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謝爾頓和勞拉·金提出一個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他們的定義道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本質特點,它“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這一研究使人們意識到:心理學的作用不僅僅是給予有心理問題的人們以心理的輔導幫助其解決心理問題,而是應該關注更多的正常的、健康的人,關注人們的優點,幫助人們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從而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
2.2主要內容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3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待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積極的主觀體驗,包括面對過去要滿意和滿足,面對現在要幸福、快樂、充盈,面對未來要樂觀和希望。二是積極的個人品質,包括24種:決定性、樂觀、智慧等,當強化某種品質或能力使之形成一種行為習慣時,積極的心理品質就形成了。三是積極的社會環境,當人們周圍的環境較好,得到家人、朋友、師生等的支持和肯定時,最有可能健康成長,身體潛能充分挖掘,實現自我價值[2-3]。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辯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積極心理學有不同的形成背景和研究內容,決定了它們存在著不一致性;同時,從研究內容來看,二者又存在一致性。對二者進行理念辨析,挖掘積極心理學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積極作用。
3.1二者的不一致性
3.1.1指導思想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4]。核心價值觀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實踐,進行的凝練和升華。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歷經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馬克思主義在其中體現出了堅強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也是開放性的,它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論成果。我國也向世界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沒有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不可能發生偉大的歷史變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前提和保障,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在其中的主導作用。積極心理學產生于西方,它是心理學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受到西方人本主義思潮和心理學思想的影響。人本主義思潮要求積極關注個體的價值、解放與自由,積極心理學正是以個人積極的體驗和品質為研究對象。它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還要受到心理學思想的影響,運用心理學的測量工具,只是將研究的對象從少數人的心理問題轉為多數人的積極心理品質。
3.1.2內在層次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3個層面:即國家、社會和個人,這要求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政治保證,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個人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又是社會穩定、國家繁榮發展的有力支撐。這三者是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整體:個人利益在服從國家、集體利益的同時,國家、集體也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條件;在保障個人利益的同時,積極鼓勵個人創造社會價值。只有將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積極心理學研究內容包括個人體驗和品質以及社會環境兩個層面,再加上受人本主義思潮的影響,更加注重個人發展,強調個人的自由與解放,對社會環境的研究是為個人積極品質的養成奠定基礎。但是同時,它也強調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個人的積極品質既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養成,也可以對環境起到積極作用。但是積極心理學起步較晚,還有許多內容需要進一步挖掘。
3.2二者的一致性
3.2.1理念上均是堅持以人為本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歷史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要堅持以人為本,這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正是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的發展作為根本遵循,從中國夢的提出,到對新時代社會矛盾的重新概括,始終將實現最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重中之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個人、一個階層憑空想象制造出來的,而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集體意志的體現,也是廣大人民的心聲。核心價值觀是全體人民都應該遵守的共同的價值理念;在培育和踐行上,人民群眾也發揮著主體作用,從而使價值觀的踐行更加有說服力和影響力。積極心理學受到西方人本主義思潮的影響,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它從個體出發,區別于傳統心理學關注有心理問題的少數人以及對他們的治療,更加關注個體積極的人格品質及體驗,以人為本既是人本主義的核心概念,也是積極心理學堅持的價值理念[5-6]。
3.2.2目標上均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3個層面提出要求,全體人民都要將其內化于心、外顯于行,最終要把落腳點放在培育和踐行上。黨的群眾路線和宗旨要求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必須要立足人的全面發展,同時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終目標。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和諧、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礎。積極心理學研究更多的關注多數人的積極品質和體驗,通過得出的心理狀況引導人們如何追求幸福。在社會層面,良好的社會環境更能促進個人積極品質的形成。研究表明,那些具有積極品質的人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能夠從容應對,盡快找到解決辦法,積極克服困難,從而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4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人們應該遵守的共同的價值理念,是國家的精神紐帶。實現中國夢,凝聚中國力量,核心價值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大力弘揚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成為人們的共同的行為準則、價值追求和精神支柱。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在理念上、目標上還是研究層次上都有很高的契合度。將積極心理學融入核心價值觀的研究當中,可以促進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從而使人們將其內化于心,成為自身的積極品質,實現個人全面發展,更好的促進國家富強及社會穩定。積極心理學也會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益的舉措和思路,二者的相互融合需要進一步進行挖掘。
參考文獻
[1]張潔.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7(13):165-167.
[2]魏靜.積極心理學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影響[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6(2):42-44.
[3]劉維婷,胡靜嫻.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8):107-108.
[4]馬健永,費聿輝.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辯證統一性[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37-42.
[5]陳新穎.試從積極心理學角度看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J].科技資訊,2013(26):251-252.
[6]徐世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研究[J].科技資訊,20
作者:魏靜 林乃磊 秦愛君 單位: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