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成本管理轉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要:成本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和獲利,但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多問題。本文提出必須做好向戰略成本管理模式轉變、引入目標成本管理方法以及強化成本管理的激勵、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現代企業;成本管理;轉型方向
一、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成本的核算、分析、決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目的在于調動全員,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對企業運營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以最少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成果。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過程的重要環節,要求系統全面、科學合理,對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成本管理發展回顧。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學者和企業管理人員通過學習,了解了外國企業成本管理的先進理論;另一方面得益于“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的實施,接觸到了外國先進的企業成本管理實踐。上述理論和實踐對加強成本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我國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在成本計劃方面,設計并實施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成本計劃指標考核體系和編制方法;在成本計算方面,創造性地借鑒前蘇聯機械行業使用的定額法,初步解決了成本的日??刂茊栴};在成本控制方面,針對不同的費用項目,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方法。
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形成和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目前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暴露出多個問題,主要表現為企業成本意識淡薄,成本管理觀念較弱,成本管理的思路狹窄以及流程單一,單以降低消耗、節約費用考慮,側重對產品成本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場價值,不注意提高質量和功能。
二、我國現代企業成本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全員意識不強,工作局限于財會部門。企業全員對企業成本以及成本管理的認識和態度構成企業全員成本意識。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很多企業的全員成本意識淡薄,存在生產與成本脫鉤的現象,成本管理工作全部落在企業財會部門,管理部門單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管理的重點放在了生產銷售環節,片面追求高產量、高銷售而忽視了成本管理;另一個原因是除財會部門員工以外的員工對于成本管理的相關知識理論缺乏,而又得不到及時的培訓學習。
(二)全局觀不強,注重短期忽略長期。在很多比較重視企業成本管理的企業中,其成本管理工作也是注重短期效應而忽視長期效應,缺乏全局觀。注重短期效應主要表現在:只重視某一個環節的成本管理,如生產性企業只關心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對于銷售、管理環節很少關注;只重視某一個階段的成本管理而不考慮較長一段時間的成本問題,如在采購生產線或技術時,考慮當前的成本控制導致購買的生產線或是技術水平一般,而先進的設備技術因成本過高而落選,最終由于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導致頻繁更換設備和技術,最終造成長期成本過高。
(三)管理對象傳統。傳統成本管理的對象是最終產品或是服務,往往都是由財會部門根據生產環節的數據進行成本的核算?,F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應該包括產品、人力、管理、銷售成本。導致成本發生的因素分為結構性和執行性成本動因。
結構性成本動因包括企業規模、技術水平等;執行性成本動因包括人力資源、全面質量管理、產品設計、與供應商及用戶的聯系等。全面成本管理就需要將這兩種成本動因全部納入成本管理對象中,否則極容易造成結果偏離實際。
三、現代企業成本管理轉變方向
鑒于以上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傳統成本管理進行變革,以期推進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發展。
(一)向戰略成本管理轉變。戰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紀八十年代由英國學者肯尼斯·西蒙茲提出,他從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這一視角對戰略管理理論進行探討,認為戰略成本管理就是“通過對企業自身以及競爭對手的有關成本資料進行分析,為管理者提供戰略決策所需的信息”。九十年代以來,對這一思想與相關方法的討論日趨深入,日本和歐美的企業管理實踐也證明了這是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有效方法。
綜合來說,戰略成本管理是指站在全局角度,以企業價值長期最大化為目標,同企業的管理戰略相匹配,管理人員運用多種方法工具,分析成本形成的動因,提高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活動。
從應用上看,企業成本管理向戰略成本管理轉變需要做到以下兩個層面:一是樹立全局觀念,改變傳統上只重視內部生產環節的做法,加強對供應和銷售環節的重視,同時必須將企業的外部競爭考慮進來。這對于處在開放性、買方市場環境的企業而言尤其重要;二是認真分析,找準結構性動因和執行性動因,靈活應對。結構性動因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因此根據戰略適時調整企業的管理結構是非常必要的;執行性動因的主導在于人,因此在成本管理上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員工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動性的高低決定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實際執行情況的好壞。
(二)引入目標成本管理。
目標成本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方法,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成本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分析和核算,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保證企業成本、利潤乃至總體目標達到所期望的水平,以最少的成本開支,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目標成本管理與傳統的利潤和成本規劃方法之間的差異,體現在出發點不同,目標成本管理出發點在市場,由市場決定成本,而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出發點在企業產品自身。目標成本管理則從市場價格出發,結合目標利潤率為某特定產品確定可接受的最高成本,之后的產品與流程設計都是為了保證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為實現目標成本管理,企業首先要做到在產品投入生產環節之前的設計開發環節就立足市場,明確產品的功能、產品的成本和利潤;其次要做到采用價值工程等有效方法使得產品的實際功能和成本滿足事前設定的目標。同時,目標成本管理并不完全意味著計劃的一成不變,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也是必需的。
(三)強化成本管理的激勵、績效考核。日常管理中,成本管理在我國很多企業的僅僅作為一項獨立的工作。在進行激勵或是績效考核時,成本管理水平很少會被納入其中,即使有很少一部分企業將其納入,應用范圍也僅僅限制在財務人員和部門,很少向企業全員各部門擴大。
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引入激勵、績效考核有利于調動企業全員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成本管理意識的提升。各個部門從本部門的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這些措施切合部門實際,收到的效果將遠遠好于財務部門所制定的措施。同時,本部門成本管理的水平將影響到本部及其員工的實際收入情況,所以控制成本的措施實施起來阻力要小得多。
四、結論
理念傳統、管理理論和方法制約是影響當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問題,對此我國企業需要及時做出調整。本文針對這些問題,立足于現代經濟、市場環境,提出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該向戰略成本管理模式轉變、引入目標成本管理方法以及強化成本管理的激勵、績效考核三個改革措施。旨在通過這些變革,探尋持續降低成本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中石油四川涼山銷售分公司)主要參考文獻:
[1]丁庭選,郭玲玲.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9.
[2]聶小蓬,賀五一.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技術開發,2006.3.
[3]樂艷芬.戰略成本管理與企業競爭優勢[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
[4]陳曉英.現代經濟環境下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創新探討[J].中國經貿導刊,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