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的綜合策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煤礦安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安全系數的控制,安全技術的提升,安全制度的執行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圍繞煤礦安全管理路徑中的每一個細節的基礎上,形成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與應用模式,將有很大的實踐意義。本文主要圍繞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并結合當前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概括,從而深入探討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實現煤礦在制度建設、意識培養、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整體效益。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建設;技術創新
在煤礦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著重強調在煤礦安全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意識、成本意識、管理意識等方面的運用,尤其是注意煤礦安全管理策略的創新應用,形成煤礦安全管理在責任細化、督促到位、制度創新等方面的良好效果,對于提升煤礦的安全運營都有很大的作用。
1安全管理在煤礦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性
1.1構建效益提升的“加速器”。在煤礦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建立規范化、制度化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從細化管理、設備管理、技術創新、責任劃分等角度出發,形成安全文化的積極引導,構建安全管理的暢通機制,搭建安全管理的有效渠道,這些都利于全面提升煤礦的綜合安全性能,在效益提升上注入新鮮的力量。同時,在安全管理水平的運用上,突出技術管理層面的相關內容,在支護管理、巷道布置、粉塵控制、防水工程、瓦斯濃度控制等方面進行全面加強,能更好地減少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更有助于提升煤礦的安全管理效能。
1.2搭建制度運行的“熔煉爐”。安全管理制度的暢通與否,直接關系到煤礦安全管理的每一個有效環節。因此,在安全制度管理的過程中,通過搭建制度化、責任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在細化責任、強化管理措施等方面,形成制度約束、獎罰分明的管理方式,突出在煤礦管理層、設備技術人員、班組等人員的責任意識,構建安全文化理念,形成煤礦領導在安全管理中負主責的管理方式,并注重對安全管理中每一個環節的銜接性,貫徹執行好煤礦安全運行中的各項規范運用,形成制度管理的暢通性,減少安全制度運行的“腸梗阻”,這樣才能更加全面地實現安全管理的“零事故”。
2煤礦安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體制機制可進一步健全。在一些煤礦的安全管理理念中,還存在有以往的思想,注重經濟發展輕視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執行,缺少對煤礦企業人員的綜合化、系統化培訓,尤其是在操作人員業務素質不全面的基礎下,沒有形成制度管理的一視同仁,在安全監管體制上還存在不順暢的現象,有些還存在交叉管理、部門利益等現象,對于安全管理的責任追究不到位,不能實行精細化的管理方法,對整個管理相對弱化。在責任心的安全管理過程中,沒有形成制度化激勵與約束機制的運行模式,一些人員對制度熟視無睹,一些管理人員對違反安全管理操作規程的行為也是視而不見,這樣就造成體制機制運行的不暢通,影響煤礦安全管理制度的具體實施,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2.2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綜合安全素質是提升煤礦安全管理性能的關鍵因素。但是,在一些煤礦企業中,沒有形成素質建設的理念,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管理形同虛設,既沒有完整規范的人員素質提升培訓機制,也沒有人員技術再教育、再培訓的管理理念,在安全人員的管理理念中也缺少相應的先進理念,不能結合當前的市場需要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沒有突出在客觀因素與主觀原因方面的綜合管理機制,對人員進行隨意性的調整,一些技術人員交流速度過快,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礦企業的全面化管理之中,對于一些高難度、高危險的技術操作,沒有形成精細化的管理理念,也就對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隱患,不能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的綜合效能。
3構建提高煤礦安全管理的綜合策略
3.1樹立安全管理思想,形成價值導向。在安全管理的路徑推進中,關鍵性的是要掌握好安全思想的引導,把“安全第一”放在煤礦企業經營管理、效益提升的首要地位。要構建安全管理的企業文化理念。平時注重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動,通過現場觀摩、知識搶答、演講比賽、技術比武等方式,形成安全文化引導的有效作用,讓煤礦企業員工參與到安全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注重對安全管理的每一個細節形成良好的安全理念。要注重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通過采取各種各樣的安全培訓模式,觀看安全影片,開展安全文化周等活動,結合員工再教育、再培訓等方式,注重對員工的安全思想、安全能力的引導。注重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結合微信公眾平臺、app、微信群、互聯網+等模式,形成安全文化的廣泛宣傳陣地,更加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把安全深深地植入到每一個員工的頭腦之中,并付諸到實踐之中。
3.2構建科學管理模式,形成監管體系。安全監管是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渠道,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注重質量管理體系的融合,突出在煤礦企業生產崗位、生產環節、設備運行、技術操作等方面的控制,細化對煤礦安全運營的每一個方面,細化安全管理的每一個責任,并通過現代化的信息化安全模式,建立井下安全管理系統,結合計算機輔助平臺的運用,隨時安全預警,隨時進行安全提醒。通過采取檢查、達標、驗收、獎罰等方式,構建立體化的監管體系,并與員工的經濟效益掛鉤,對于管理人員安全責任不到位的,要嚴厲查處,并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突出安全科學管理對于提升煤礦核心競爭力的有效作用,發揮出監管體系的綜合作用,都能起到很好的實踐效果。
3.3創新技術跟進方式,形成應對機制。技術管理是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通過創新技術提升技術含量,可以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煤礦管理中的瓦斯抽檢、施工安全、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運用,形成煤礦企業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以及全程干預的安全監察等管理,在對煤礦企業綜合安全性能進行綜合調查的基礎上,形成定期的監察管理,這樣激發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充分結合《煤礦安全管理規定》等內容,譬如,在綜合防水這方面,就要形成現代化的綜合防水管理方式,采取防、堵、梳、排、截等管理技術,形成資料臺賬清晰、技術動作到位、人員配備充足等,突出技術應急處理的安全防范機制,這樣就可以形成安全管理的全面突破,并在對于煤層在導水裂縫帶、廢棄井筒以及斷裂構造帶灌入井下等發生時,形成技術控制對安全的有效作用。此外,在結合現代化設備操作流程管理基礎上,形成設備檔案管理、維修管理、專人專管等運用,強調對煤塵、瓦斯濃度等方面的控制,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煤礦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綜合性評價管理的具體實施,也要有安全管理制度的綜合執行,在綜合評定的基礎上形成安全管理機制的評價指標細化,在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操作安全等方面著手,構建監督管理的全過程控制,提升煤礦人員的安全意識,增加對安全管理的資金投入,改進安全技術的綜合功能,才能更好地實現煤礦安全管理的高效、優質。
【參考文獻】
[1]梅強,陸玉梅,邱少賢.安全投資技術經濟分析的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8(04):15-16.
[2]趙連閣.政府監督與礦產業安全投入的經濟分析[J].經濟學家,2006,6(01):23-24.
[3]趙廣興.試論我國當前煤礦安全的若干問題[J].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8(03):96-97.
[4]劉超捷,湯道路.論我國煤礦安全立法的不足及完善[J].煤礦安全,2005,8(06):65-66.
[5]馬占川.關于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及策略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1):222-223.
[6]韓沁峰.我國現代煤礦安全管理分析與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15,(10):78.
作者:劉建斌 單位:山西高平科興游仙山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