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業匯票公共政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票據流通環境有待優化與紙質商業匯票推廣初期面臨的困境類似,當前電子商業匯票在市場主體間的流通不夠順暢,影響了電子商業匯票的普及應用。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間電子商業匯票流轉不暢。由于企業對于電子商業匯票的認知度不高,對業務功能優勢了解不夠,對電子化形式存在的票據安全性存在顧慮,對其流通性缺乏信心等原因,目前電子商業匯票在企業間的流轉仍存在一定困難。二是銀行機構間電子商業匯票流轉不暢。受到辦理電子商業匯票轉貼現的銀行機構數量總體偏少、票據總體規模有限、內部票據系統不完善等因素影響,部分銀行機構對電子商業匯票的認可度不高,銀行機構間電子商業匯票流轉不夠順暢,電子商業匯票轉貼現利率高于同期紙質商業匯票轉貼現利率。三是銀行機構與企業間電子商業匯票流轉不暢。銀行機構間電子商業匯票轉貼現渠道不暢、利率較高的負面效應傳遞至貼現環節,導致銀行機構辦理電子商業匯票貼現業務的積極性不高。
(二)機構間業務發展不平衡商業匯票具有流通環節長、參與主體多的特點,部分金融機構對電子商業匯票的接受程度和推廣力度不夠,一方面導致電子商業匯票貼現、轉貼現市場的機構數量相對較少,不利于電子票據貼現、轉貼現的利率降低和業務規模的擴大。從截至2013年底的轉貼現業務情況來看,各金融機構參與電子商業匯票交易的活躍度差異顯著。電子商業匯票轉貼現業務規模最大的3家機構業務筆數和金額合計分別為42.1萬筆、2.6萬億元,占比達到69.9%和59.4%;而包括個別股份制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業務筆數尚不足千筆,金額不足千億元。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作為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推廣的主要力量,部分機構推廣力度和資源投入程度不足,配套服務和業務培訓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影響了企業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積極性,制約了電子商業匯票的應用。
(三)金融機構業務服務有待改進一是票據管理個人性化服務有待完善。企業特別是大型集團企業往往在多家金融機構辦理票據業務,部分金融機構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設計不夠人性化,難以進行便捷的票據查詢和統一的票據管理,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票據電子化管理的需要。二是業務流程有待優化。部分金融機構仍沿用紙質商業匯票業務流程,要求企業在網銀端錄入信息,并到金融機構柜面提交書面材料,手續較為繁瑣。三是企業通常在多家銀行機構辦理商業匯票業務。紙質商業匯票的申請、貼現等多由銀行業務人員當面指導,轉讓環節僅需簽章、填制簡單內容即可完成,操作步驟相對統一。但電子商業匯票出票、收票、轉讓等環節需企業財務人員通過網上銀行操作,且各金融機構網銀界面不統一,操作要求各異,企業財務人員熟練掌握難度較大。
(四)業務發展初期推廣成本分布不均電子商業匯票的推廣普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商業匯票使用量大的企業集團,利用電子商業匯票實現票據電子化管理、降低企業財務成本的需求往往較為強烈,特別是電子商業匯票將財務公司承兌票據視為銀行承兌匯票,這一政策支持促使擁有財務公司的集團企業使用電子商業匯票的積極性較高。這類企業也容易在交易支付方式的選擇中處于主導地位,根據自身需要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使用電子商業匯票。例如某集團財務公司在推行電子商業匯票之初、上游大型供應商拒絕接受電子商業匯票的時期,采取暫停接受下游經銷商電子商業匯票的方式降低自身票據持有壓力。待上游供應商對電子商業匯票接受度逐步提高,打通了電子商業匯票轉出環節后,隨即恢復接受電子商業匯票付款。但大多數中小企業在與大型企業集團的交易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對交易對手選擇的支付方式只能被動接受,在電子商業匯票流通環境不佳的情況下,缺乏要求下游企業接受電子商業匯票的能力,票據持有的壓力和成本較大。
二、基于公共政策視角的電子商業匯票推廣策略分析
從公共政策的視角來看,電子商業匯票推廣主要目標是提高服務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具體而言,充分發揮電子商業匯票的功能優勢,提高票據業務服務水平和效率,推動全國性票據市場的形成,優化票據融資資源配置,降低企業票據支付成本和融資成本;防范票據偽變造欺詐風險,避免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等弱勢群體遭受損失。
(一)業務推廣策略分類按照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推廣力度的強弱,大致可以將推廣策略分為以下3種:一是市場自主型策略。管理部門負責制定電子商業匯票制度和業務規則,建設運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維護票據流通秩序,對于業務發展不加以推動或干預。二是引導型策略。管理部門對電子商業匯票使用和推廣給予政策鼓勵和支持,如實施優先辦理電子商業匯票再貼現等政策支持,增強銀行機構受理電子商業匯票貼現的意愿。搭建電子商業匯票宣傳、推廣平臺,開展電子商業匯票知識普及宣傳,組織有關機構交流推廣經驗,牽頭開展業務推介會,通過組織協調和資源整合提升市場主體業務認知度。三是推進型策略。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組織相關機構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電子商業匯票普及,逐步實現電子商業匯票對大額紙質商業匯票的替代。推進型策略多具有明確的業務推進時間表,按照先大后小的原則,先對大面額票據,如1000萬元以上,要求采取電子商業匯票形式簽發,逐步過渡到100萬或更小面額票據,最終實現電子商業匯票對大部分紙質商業匯票的替代。
(二)基于公共政策視角的推廣策略效應分析1.市場自主型策略和引導型策略。市場自主型策略完全依賴市場力量推動業務發展,依靠先行企業自發的、市場化的推動行為,促使廣大企業逐步提高對電子商業匯票的認可度,形成電子商業匯票的流通環境。在當前票據業務呈現明顯電子化趨勢的情況下,采取該策略經過一段較為漫長的過程,預期基本能夠實現政策目標。但這期間,相關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等弱勢群體因缺乏支付方式主導權,預計將承擔較多推廣成本。相比市場自主型策略,引導型策略由管理部門通過實施政策扶持、搭建宣傳推廣平臺等推動性措施,加快推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推廣和普及的進程,有利于縮短形成全國性票據流通環境的時間,更快實現政策目標。該策略的缺點在于,由于各地區、各機構推廣力度和效果不同,容易出現業務發展區域不平衡的情況,不易解決跨地區票據流通不暢的問題。2.推進型策略。在三種策略中,推進型策略的力度最大、效果最為明顯,可以有效解決電子商業匯票推廣中的問題,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政策目標。相比較其他策略,推進型策略具有以下優勢:一是加速形成全國性的電子商業匯票流通環境,降低中小企業承擔的業務推廣成本。實施推進型策略,在規定時點后一定金額以上的商業匯票均采用電子商業匯票簽發,作為唯一的大額商業匯票產品,流通中電子商業匯票的數量將迅速擴大,同時扭轉因各省市推廣力度不同而導致的電子商業匯票流通環境割裂的局面,形成全國性的流通環境,進而有效改善中小企業等弱勢群體因在支付工具的選擇中缺乏話語權而被動承擔票據持有成本的問題。二是促使金融機構重視和改進電子商業匯票服務,提升票據服務水平。電子商業匯票是商業銀行票據業務乃至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定限額以上商業票據全部采用電子化票據,將有效增強金融機構改善業務功能和服務以提升大額商業匯票市場份額的動力。三是加速提升中小金融機構票據電子化管理水平,增強風險防控能力。電子商業匯票為中小金融機構票據業務發展提供了契機。2013年末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業務量等地方性銀行機構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量合計僅次于工商銀行,位居各金融機構第2位。實施推進型策略,將促使廣大中小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快票據電子化進程,在提升業務競爭力的同時,解決實物票據保管等帶來的風險管控難題,提升票據風險防控能力。
三、結論
從公共政策視角來看,實行引導型策略和推進型策略能夠較好地實現政策目標。可根據市場對電子商業匯票的認知程度,將引導性策略和推進型策略有機結合,推動電子商業匯票普及應用。通過實施引導型策略逐步提高企業、銀行機構等市場主體對電子商業匯票的認知程度,培養使用電子商業匯票的習慣。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出臺電子商業匯票替代紙質商業匯票時間表,強力推進業務發展,在為金融機構預留充分的系統建設和功能優化時間、為企業單位預留充分培訓時間的基礎上,加速推進商業匯票電子化進程,實現電子商業匯票提高票據服務水平、優化票據融資資源配置、防范票據風險等公共政策目標。
作者:康華一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