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改革思考范文

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改革思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改革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改革思考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旨在培養造就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卓越計劃”的顯著特點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1]。面向工科本科生層次,“卓越計劃”的實施目標是培養現場工程師,這就要求工科院校必需聯合相關企業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專業實踐教學環境。自改革開放以來,環境工程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其專業教育得以快速發展,至目前為止,全國共有362所高等院校開設環境工程專業。為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環境工程專業通常設置總學分的15%~20%為集中實踐環節,在校外集中進行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文章結合河南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開辦17年(1997—2013年)的教學經驗,在教育部“卓越計劃”新背景下,提出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的中長期(2010—2020年)改革思路。

一、專業實習教學的現狀與不足

(一)實習教學現狀多年來,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的校外實習教學分為污染源調查實習和畢業實習。2010年以前,污染源調查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的1~3周[6],目的是在開展專業課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噪聲控制工程、礦山環境保護等)教學之前,讓學生認識專業知識的應用范圍、就業前景等,激發學習興趣。2010年以后,污染源調查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的最后3周,目的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之后,強化已學專業知識,培養學生深入性和創新性學習的意識。畢業實習一直安排在第八學期開學的1~4周,使學生在畢業之前嘗試企業的具體崗位工作,以便畢業后盡快適應相關社會工作。畢業實習通常和畢業設計(論文)一起分配給各位專業教師,結合學生的就業或考研情況,實習形式相對靈活自由,非本文闡述的重點。污染源調查實習由4名專業教師指導,實習前2周聯系好學校周邊的6~8個企業或單位作為實習教學點(表1),遞交實習計劃書,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協商實習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準備好現場教學講義。實習當日,學生約30人一組,由企業技術人員帶領參觀現場,講解生產工藝流程,詳述關鍵設備功能、設計尺寸、操作參數等。學生在認識企業生產流程的基礎上,分析環境污染物(廢水、廢氣、固廢和噪聲)的產生環節、排放特征和防控措施等,了解企業生產過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企業采取的相應防護措施與生態恢復措施。此外,對現場涉及化工原理和環境管理課程的內容,指導教師安排學生復習相關知識,加深理解。學生的實習成績由3部分組成:考勤(20%)+答辯(40%)+報告(40%)。通常在實習兩周內完成校外實習點的參觀與學習,期間有兩次指導教師答疑。第三周學生制作答辯幻燈片、撰寫實習報告。考勤成績還包括學生在校外的紀律表現等。答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每組5~6人,自由選取1個實習基地,根據實習內容查找資料,準備幻燈片,選派小組代表進行匯報并回答指導教師問題。小組代表的答辯成績在小組平均答辯成績基礎上適當增加5~10分。報告成績根據學生對實習教學內容的把握程度評定。由1名指導教師專職負責實習的紀律安全與成績評定管理工作。目前,學校環境系專職教師共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6人,博士學位教師11人,具備較強的師資力量開展專業課程講授和實習教學。同時,依托環境系環評研究所與周邊重點企業單位的業務往來,保障實習教學的開展和實習地點的相對穩定性。

(二)實習教學不足(1)學生問題。環境工程專業三年級學生經過專業課程的學習,迫切希望通過專業實習來強化相關知識的理解。通過2011級56名學生的調查問卷分析可知,61%的學生認為污染源調查實習較其他課程重要,38%認為實習與其他專業課程同等重要。然而學生對實習目標的了解卻相對不足:實習前僅有14%的學生了解全部的實習目的,64%部分了解,20%很少了解;實習后學生了解全部實習目的人數比例增加到44%。同時,學生在現場自主提問相對較少,實習報告相關知識點的總結不到位。這些既反映學生自主性和創新性學習的不夠,也反映教師在專業課程講授過程中對應用性知識點的重視度相對不足。(2)教師問題。實習指導教師多為青年教師。他們精力充沛,容易與學生溝通,活動力強,然而實習經驗少,不熟悉企業現場,難以勝任實習指導任務。尤其在給學生輔導答疑環節,指導教師對部分現場問題不能解答,學生對實習答疑的滿意度偏低(27%)。此外,指導教師在實習前缺少與企業技術人員的信息溝通,現場教學講義準備不充分。企業現場講解人員通常按照生產流程帶領學生參觀學習,但對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關注的重點(“三廢”產生環節)講解偏少,清潔生產等環境管理方面的內容更少。(3)企業問題。盡管企業與學校可通過科技項目合作,在擴大社會影響,獲得優秀畢業生等方面形成長期互利關系,然而多數企業認為學生實習難以帶來短期經濟利益,更擔心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在此情況下,企業不愿意與學校簽訂長期的實習協議。企業在準備現場教學講義方面表現不積極,部分資料不愿意提供給指導教師,學生在現場如果提問則回答,不提問則不講解,講解內容隨意性大,導致前后批次學生的實習效果差異大。由于擔心商業秘密泄露,企業技術人員講解更側重生產工藝流程、反應原理等定性的描述,很少涉及對設備設計、操作參數、污染物排放濃度等定量的描述。為避免安全事故,企業也會盡量壓縮學生現場實習時間,個別生產環節一帶而過或不參觀學習。此外,企業個別技術人員的普通話程度差也影響學生的現場實習效果。(4)學院問題。學院缺乏對實習基地的長期建設和投入。簽訂協議的實習基地目前只有2個,其他實習點根據企業意愿開展實習教學的隨意性較大。對已簽訂協議的實習基地,長期的建設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實習教學材料,如教學模型、現場展板和生產仿真軟件等;缺乏學生住宿條件,不能滿足后續畢業實習的需要;缺乏與企業聯合的研究課題;缺乏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崗位互換的機制,青年教師在企業實踐訓練的機會少;培養的畢業生缺乏現場實踐能力,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的需求。同時,由于企業接待時間相對不固定,實習安排需優先考慮企業的時間,學院應積極調整實習期間指導教師其他課程教學、學生課程考試等安排,以避免時間上的沖突。此外,由于實習點都是學校周邊企業,學院對指導教師并無實習補助,實習中缺少經費的支持,這直接影響指導教師準備現場教學講義的積極性。企業講課費還需從學生的實習補助中收取,這也降低了學生對實習經費安排的滿意度(33%)。

二、專業實習教學的改革與探討

“卓越計劃”需要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通過強化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符合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工程人才。而“工程性”缺失和“創新性”不足,是當前我國高校環境工程教育的突出問題。對于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現狀而言,7周的實習教學(污染源調查實習+畢業實習)難以滿足“卓越計劃”的人才培養目標。下面從實習內容目標和質量保障方面,提出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的中長期改革思路。根據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5],本專業“三大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改革方案如表2設計。考慮到與首門專業基礎課程———環境科學概論的教學目標相似,將認識實習劃入該課程實踐教學,由任課教師安排,到學校周邊的自然保護區、環境監測站等單位進行環境認識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畢業實習的內容和方式保持不變。嚴素定等和肖繼波等認為生產實習應至少持續6~8周,最好3~6個月,且宜放在第六、七學期中間的暑假展開。對學校而言,暑期崗位鍛煉可避免過多的經費投入,暑期前后的實習環節便于教師的集中指導,從而保障實習質量。對學生而言,可以由參觀階段過渡為操作階段,甚至評價與改進階段,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對企業而言,愿意培訓實習學生,使其勝任某一崗位,獨擋一面,在感到企業責任的同時,也獲得短期或長期利益。因此,充分保證實習時間,從而實現學校、學生和企業的共贏。生產實習設計為4個子環節:企業參觀認識、企業仿真實驗、暑期崗位鍛煉和企業環境監測。通過企業參觀認識子環節,學生可認識所有類型的企業環境,全面掌握專業實習內容。通過企業仿真實驗子環節,利用學校微機實驗室資源,學生可熟悉重點企業的工藝操作,達到拓展學習的目的[16]。暑期崗位鍛煉子環節,學生分組(<10人)重點熟悉某一企業環境,企業相關崗位分配到個人。

通過6周的暑期實習,學生既可熟悉某一生產崗位環境,掌握相關操作技能,達到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目的,也有充足的時間去發現、思考企業的主要環境影響,為下一子環節做準備。通過企業環境監測子環節,學生小組選擇企業主要環境影響的2~3個關鍵指標,設計監測點、時間、頻率,選擇測試方法等,提交監測方案,聯系校內相關實驗室,安排測試時間、儀器和試劑等,最終完成企業相關環境要素的現狀評價,從而實現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實習各環節需提交相應實習材料,具體見表2,其中暑期崗位鍛煉子環節的實習日志需要企業技術人員的評閱意見,所有實習材料均需校內指導教師的評閱意見和成績,以保障實習教學質量。在“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改革后的實習教學突出了生產實習的地位和重要性。生產實習前承認識實習,后繼畢業實習,增加此階段子環節,學時從3周增加到14周,學分從3.0增加到8.0,從而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給予了時間和內容上的保障。生產實習從單一的參觀認識,增加了仿真實驗、崗位鍛煉和環境監測的子環節,實習的深度和廣度增加,在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動手與創新能力也一并得到培養。改革后的實習教學需要學院加大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經費投入,將6~8個實習條件良好的企業建設成長期的實習基地,以保證實習內容的相對穩定性,從購買或制作配套教學模型與展板、實驗中控軟件,到提高學生和指導教師的實習補助等。此外,應增加青年教師的企業實踐機會,定期邀請企業技術負責人到學校作報告,參加科研問題討論,促進科技項目合作和科技成果的共享與應用等。

三、結語

當前,環境工程專業的實習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期“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要求。實習教學的不足既有學生、教師和學院的問題,也有企業的問題。要培養符合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工程人才,強化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作為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者,應認識到企業深度參與工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理設計課程體系,增加實習教學的時間,安排能力強的教師參與專業實習教學,從軟、硬件上保障實習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應積極參加企業實踐訓練,提高自身實踐教學的能力。企業應弱化短期利益,著眼長期利益,積極參與高校工程人才培養,由此增加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最終目的是在“卓越計劃”的指導下,實現高校、企業和學生的多方共贏與發展。

作者:孟紅旗 黃興宇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 資源環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91精品国产91久久|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 欧美破处视频在线|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3d区在线观看| 在线麻豆国产传媒60在线观看|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红怡院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系列在线| 91精品国产91久久| 大量精子注入波多野结衣|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 在线播放日本爽快片|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成年人免费小视频|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青柠直播在线观看高清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jizzjizz之xxxx18| 国产精品自在线| 91麻豆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合图片| √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 成人性开放大片|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树林里狠狠地撞击着h|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