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探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陜西近年來在運行管理方面的經驗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能否長久運行,最主要的是明確責任主體、落實管理人員、明確責權利關系。《陜西省村鎮供水工程運營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村鎮供水工程應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制定管理辦法,落實管理人員,明確管理責任。以國家投資為主建設的鄉鎮、跨鄉鎮或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并負責組建供水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單村供水工程由受益戶民主協商自行管理,或委托縣供水單位管理。根據這些規定,陜西省各地區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總結起來就是十二個字:“政府主導、垂直管理、協會參與”。目前陜西的彬縣、岐山、富平、洛川等縣已經按此模式逐步建立了相對穩定的縣、鄉兩級供水管理機構,落實了管理人員及編制,明確了管理責任,落實了所有權,明晰了管理權,賦予了用水戶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這些縣由縣級水利部門組建縣級供水管理部門,對轄區內各鄉鎮農村供水管理站進行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各鄉鎮供水管理站實行聘任制,管理經營活動接受供水協會監督,徹底消除了“大鍋飯”、“福利水”的現象,農村供水工程正逐步走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
二、農村飲水工程長效運行的對策探討
(1)落實管理機構,明確責任主體。
農村飲水工程量大面廣、用戶分散,管理和維護的難度非常大,要保持工程長期良性運行,需要政府、工程管理單位和用水戶共同努力。農村飲水工程是以國家投資為主的公益性工程,為減輕工程運行費用,首先要落實管理機構,落實編制,由國家財政對管理人員進行供養。水廠站工作人員執行聘任制,將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及福利與制供水任務、銷售收入、水損電耗等經濟指標、管網維護、持續發展等經營管理指標相掛鉤,定期考核,嚴格獎罰。做到責權利統一,績效掛鉤,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完善規章制度建設。
制度是約束行為、促進規范的最佳良藥,“無規矩不成方圓”。要達到農村飲水工程長效運行的目的,首要因素在于建立相關的約束機制,在制度上予以體現。2008年10月1日,《陜西省城鄉供水用水條例》由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頒布施行,將鄉村供水納入法治范圍。根據當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特點,陜西省水利廳組織編制了用于指導各地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操作的《陜西省村鎮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手冊》,對各類供水工程的日常運行管理、操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各地區也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了具體的規章制度,確保了工程運行有章可循。
(3)科學核定水價,規范收費方式。
公平有序的收費機制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久良性運行的保障。農村飲水工程的公益性是無可置疑的,但是公益性工程的運行費和后期維護費都由國家來承擔是與當前我國的財力狀況不相符的。在國家加大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廣大受益群眾也要積極主動的繳納水費,確保農村飲水工程長效運行。讓廣大受益群眾積極主動繳納水費的前提就是科學、合理地制定農村供水水價。每處供水工程應根據工程取水難易程度、運行費用合理確定群眾能夠接受的水價。目前,陜西農村供水價格基本上是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負擔的原則制定,一般每噸水在1.5元~3.5元之間。工程折舊費和大修理費也是確保農村飲水工程良性運行的必須要求。在《陜西省村鎮供水工程運營管理(暫行)辦法》中就明確規定:農村飲水工程要提取工程折舊費和大修理費,并建立專賬,用于工程的大修、設備更新、改建和擴大再生產。目前,陜西的岐山、彬縣、臨潼等縣(區)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尤其是岐山縣在維修基金上有了突破,維修基金從水價中提取,由縣財政進行補貼,維修基金由縣水利局管理,專戶儲存,專款專用。這種好的辦法有效地解決了農村供水工程后期維修經費的問題。陜西各地在規范水費收取方面也采取了很多切實有效的措施,從抄表、收費兩分開,收支兩條線到智能水表收費等等,有力地避免了將水費變成一些管理人員的“唐僧肉”、“血庫”,有效地保證了飲用水管理公開化、透明化,讓群眾吃上明白水,放心水。
(4)對農村供水工程進行適度補貼。
在現階段,由于農村群眾的生活習慣影響,還不能完全接受自來水這一新生事物,在工程運行的前幾年,受益區實際用水量遠遠低于工程設計供水能力,大大加重了工程運行管理的成本壓力,因此許多供水工程在運行初期常常存在入不敷出的現象。閻良區在農村供水工程運行前年進行財政補貼,幫助工程渡過了難關,確保了工程的良性運行。農村飲水工程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按照市場的法則運行,工程使用若干年后,能否依靠工程自身的積累實現對工程的維修和設備的更新改造重任,工程報廢后能否重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本來維修基金和折舊費提取的比例低,積累增長速度慢,加之很大一部分受益群眾仍處于較為貧困的狀態,維修基金完全由群眾承擔難以實現。如果政府將提供相應的配套資金作為一種促進工程良性運行激勵機制,既能調動供水工程提取維修基金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工程正常運行的保證率。陜西省水利部門積極探索的縣鄉兩級專業管理機構管理,工程維修和更新資金無憂、群眾協會積極參與的工程運行模式是確保目前農村飲水工程良性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所期盼的。
作者:邵北濤單位:陜西省水利廳外事與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