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研究型學習模式,在培養藥學專業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現實功用。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圍繞把握典型案例導入時機、優化教學案例選題來源、實行問題導向案例教學、引入真實臨床實踐案例四個層面,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藥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以供參考。
一、引言
教學改革的實施對于高職院校藥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建立在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基礎之上,圍繞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方案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在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科能力與綜合素養,更好地適應現代化藥學的發展要求。
二、案例教學法在藥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分析
(一)強化理論實踐關聯教學改革明確強調了高職院校藥學專業以就業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教學培養目標,引導教學目標由以往的藥品供應逐漸向藥品生產、經營等藥學服務與用藥指導領域過渡。通過將典型案例引入課程教學中,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局限于理論學習的不足,拓展學生的認知面與思維向度,引導學生在圍繞具體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鍛煉實踐操作技能、鞏固理論思維認知,從而借助理論與實踐間的密切關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化水平,踐行以就業崗位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培養學生思考能力以往藥學專業課程采用理論灌輸式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展開具體教學,部分藥學理論知識存在抽象、晦澀特點,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與思考熱情,導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顯著提高。而將案例教學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強化理論知識的直觀性與實踐色彩,借助典型案例與具象化生活情境實現學生注意力的有效集中,真正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圍繞具體情境進行多維度分析思考與探索,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判斷能力,提升教學實效性。
(三)踐行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改革強調以就業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教育目標,對于高職院校藥學專業提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通過在藥學專業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法,能夠將藥品設計、研發、生產、經營等整體環節直觀呈現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在融入情境、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由理論認知向應用實踐的升華。同時,由教師設計的教學案例往往涵蓋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等多門學科知識,考察了學生在藥學、文獻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效踐行了人才培養目標[1]。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藥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探討
(一)把握典型案例導入時機,調動學生思維活力教師在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程教學時,首先應注重進行案例導入時機的巧妙設計,確保所選取的教學案例能夠有效吸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以此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初步成效,為后續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教學創設良好的鋪墊。以“有機磷酸酯類”為例,其教學要點主要圍繞有機磷酸酯類中毒的癥狀與救治措施展開,在此教師便可以引入典型案例實現教學導入。例如一名患者服用200ml含有機磷酸酯類的藥液自殺,在送醫途中患者出現腹痛、嘔吐、口吐白沫、體溫下降等癥狀,入院檢查時患者神志仍保持清醒,其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為心率min/70次、呼吸min/26次、血壓/92mmH60g,兩側瞳孔直徑約mm2、光反射減弱。通過在課前創設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圍繞案例展開分析,在解讀案例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程的主要內容,使其明確學習目標、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直觀掌握有機磷酸酯類的中毒癥狀,并通過自主思考嘗試探索救治方案,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力,依托實際案例分析實現理論知識的順利導入,也為后續應用實踐提供借鑒思路。
(二)優化教學案例選題來源,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教學案例通常在課程教學中充當線索作用,教師既要確保所選取的案例與教學內容存在密切關聯,同時還應當保障案例具備較強的思維拓展性與應用實效性,選取當前藥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其中囊括學生既有知識儲備與跨學科知識內容,使學生在圍繞案例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對自身分析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鍛煉。在案例選題設計方面,教師可以選取藥學專業文獻與FDA數據庫作為選題的主要來源,結合藥學領域熱點新聞、爭議問題、重大事件等強化教學案例的專業性與研究價值[2]。例如選取MannKind公司于2014年研發吸入型胰島素制劑Afrezza這一事件作為教學案例,闡明新型胰島素制劑的超速效特點、非侵入性給藥方式、模仿生理濃度特性與藥物療效,引導學生在了解案例的過程中明確認識到這一劑型研發的重要性,進而調動自身知識儲備、查閱文獻資料探尋這類新型胰島素的藥理作用、臨床癥狀、臨床應用情況、改善方向等,嘗試解決吸入型胰島素制劑研發與應用的現實困境,并引導學生立足于藥動、藥效、安全性、經濟性等多個層面衡量藥物劑型設計所需考察的因素,以此實現對學生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科研創新等能力的動態培養[3]。
(三)實行問題導向案例教學,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藥學專業課程教學中,主要依托典型案例拓寬學生的認知維度,使學生基于現有認知進行教學案例的分析思考,從案例內容中提煉出專業知識,進而實現學以致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在此教師還應在開展案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做到適當介入,在學生解讀案例的過程中做到有效糾偏,同時借助教學問題的創設發揮引導與督促作用,確保學生能夠明確定位研究重點,進一步實現對其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有效培育。以“脂質體”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此可選取抗腫瘤藥多柔比星作為教學案例,一方面闡釋多柔比星對于治療白血病、乳腺癌等病癥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說明多柔比星所引發的心臟毒性作用、發熱、導致造血功能受抑制等不良反應,進而引出將多柔比星制成脂質體后在降低毒副作用、優化治療效果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圍繞“在使用多柔比星治療癌癥時怎樣防范出現不良反應”“怎樣制備脂質體”“能否利用所學知識研發出新制劑”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解決,并引入絡活喜、波依定、拜新同三種藥物進行比較研究,引導學生嘗試分析緩釋制劑與常釋制劑、控釋制劑間的區別,實現教學內容的動態延伸,進一步實現對學生多元思維能力與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
(四)引入真實臨床實踐案例,強化理論實踐結合通常藥學專業學生的未來就業方向包含藥品研發生產、醫藥銷售、藥劑師等幾種類型,為貫徹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還需借助案例教學法實現對學生臨床與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5]。以“熱原”為例,教師可引入某醫院的臨床病例,某患者在靜脈滴注一種藥物后的1小時內出現出汗、冷顫、嘔吐等癥狀,體溫升高至40℃甚至出現休克癥狀,對此醫生首先停止該藥物的輸液,隨后為患者注射山莨菪堿,待其熱原反應消失后患者恢復正常,借此案例引導學生嘗試探討熱原的組成、性質、污染途徑、治療方法等內容[6]。再以某藥廠廠房空氣凈化項目作為案例,引導學生深入企業實地參觀其注射劑生產車間,嘗試探尋層流潔凈室、亂流與層流分區凈化、局部潔凈區等凈化方案的優劣,引導學生實現理論認知與生產實踐的密切結合,依托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而在實踐活動中深化理論認知、增添生產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實效。
四、結論
藥學專業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雙重屬性,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堂能夠實現專業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技能的系統結合,依托經典案例、真實案例實現理論知識的形象化演繹,為應用實踐提供重要指導,解決藥學研發、生產等實踐問題,實現對學生專業認知、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全面培育,踐行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孟令鍇,李潔,王晶華,等.應用案例教學法提高生藥學教學質量探討[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8(1):45-47.
[2]鄧有才,李曉輝,林永耀,等.案例教學法在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7(13):136-139.
[3]張華,趙芮,夏立偉,等.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在醫院藥學教學中應用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5):105-106.
[4]周先云,楊家林.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藥學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教師,2015(17):67-68.
[5]鄒春陽,李本俊,夏平.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74-75.
[6]赫欣,王龍光,李成宏,劉暢,楊曉宇.高職藥學專業實習就業一體化模式初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4):53-54.
作者:尹書 單位: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