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高保護意識與防范醫療糾紛的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手術室護士在工作中避免醫療糾紛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方法回顧性分析近五年我院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遇到的醫療糾紛,總結提高手術室護士自我保護意識。結果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出現的醫療糾紛,絕大多數是由于手術室護士的法律意識淡薄,不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工作中出現疏忽,相關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失等原因造成。結論手術室護士應認真學習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差錯事故,避免醫療糾紛。
關鍵詞:
手術室是醫院急救的重地,手術室護理工作涉及的人員多,范圍廣,護理任務繁重,較易出現差錯事故,加之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1],手術室護士所面臨的責任和風險也逐漸增多。如何加以防范,并有效的杜絕醫療糾紛,是擺在手術室每個護理人員面前的嚴峻問題。文中對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遇到的醫療糾紛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遇到的醫療糾紛事件的病案資料。回顧分析,總結提高手術室護士自我保護意識。
2結果分析
2.1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易出現的護理差錯
2.1.1術前訪視不規范
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時,告知過程中沒有講明白應告知的內容,給患者造成不應有的痛苦,也給醫院帶來不良影響。
2.1.2工作中未認真執行接送病人查對制度,接錯病人某些患者如小兒,術前昏迷者,精神緊張,及術前應用鎮靜劑的患者,不能進行有效交流,準確的回答問題,加之護理人員查對不認真,疏忽大意造成接錯病人或放錯手術間。
2.1.3手術體位安置不當
手術時,手術體位放置有方向錯誤;體位安置不當導致壓瘡發生;約束帶不定時調整松緊或兩上肢過度外展造成神經受壓;襯墊不當,影響病員循環呼吸。
2.1.4手術器械清點有誤
術前、術中和術后器械、敷料、縫針等清點有誤。操作不當縫針彈出,方向不明,尋找困難。器械各部件完好性忽略。
2.1.5手術器械的管理及準備不好造成意外
如不熟悉各種儀器的功能是否完好,及使用方法,造成電傷或灼傷病人。2.1.6術中觀察病情不仔細,護理操作錯誤護士交接班不認真,或術中不堅守崗位,對手術病人的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對輸液輸血故障未及時處理,使術中液體量不足,影響用藥。術中未認真收集標本,造成手術標本混淆或丟失。術中用藥有誤,或執行口頭醫囑有誤,藥物過敏,輸錯血等。護理文件書寫、護理記錄不規范,醫護記錄不相符或記錄不完整。
2.2造成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差錯事故的主要原因
2.2.1制度不健全,工作責任心不強
手術室護理工作服務不到位,有的護理人員不能嚴格履行職責制度,工作疏忽大意,漫不經心,把患者接到手術臺上擅自離開,造成患者墜床摔傷或自傷。有的護士在手術過程中不注意場合,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精力分散,致使術中物品準備不全、記錄不及時、清點物品不清楚等[2]。
2.2.2工作繁重,精神壓力大手術室護理工作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結合,經常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又經常實施連臺手術,使護理人員精力和體力透支,也是導致差錯事故的原因之一。
2.2.3不注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更新
手術配合不當影響手術醫生的操作,導致手術延長時間,給病人帶來痛苦。
2.2.4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
如:不能夠把各種護理記錄單、手術記錄、搶救記錄單等的重要性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常常出現記錄內容不完整、涂改、字跡不清晰等情況。
3討論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出現的醫療糾紛,往往是由于手術室護士缺乏法律常識,法律意識淡薄,工作疏忽大意,自我保護意識不夠。相關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失也是造成醫療糾紛的原因[3]。為了提高手術室護士的自我保護意識,防范醫療糾紛,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3.1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完善簽字記錄
從術前訪視至術后回訪,無論哪一環節,都要依照程序把護士需要做的護理內容和目的告知病人,并印制成單頁,逐項解釋,直至病人明白簽字為證,隨醫療病例一同歸檔。告知時,要注意語言藝術,使病人感到可靠和信任,自愿接受和配合醫療護理工作。
3.2以完善的制度為基礎,減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各項規章制度是維持正常醫療護理活動的安全保證,是預防和判定差錯事故的法律依據。分析以往護理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進一步修訂護理制度規定,完善管理機制。保證病人安全,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
3.3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強責任心
手術室護士要不斷充實自己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更新,以適應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術前準備器械時,應逐個檢查所用器械的功能,確保狀態完好,避免使用時不能得心應手,延誤手術。定期維修、檢查固定設施如:無影燈、電刀、吸引器等。完善術前準備,做到超前反饋防患于未然,使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將質量控制從被動處理到主動預防。
3.4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律意識
隨著國家法律制度的健全和群眾法律意識的提高,要求醫護人員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制的觀念規范自己的醫療護理行為。把手術護理中的道德規范提高到法律規范的高度,使手術室護士的工作走向法制軌道。只有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才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5維護病人的合法權利,減少醫療糾紛[4]
醫患之間要注意保護患者的尊嚴和人格。尊重患者是醫療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原則,在圍術期護理中,患者享有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平等醫療權、隱私權、人格權、身體權、選擇權等等[5]。護理人員,要認真學習患者的權益,把患者的權利防在第一位,在手術過程中有效地避免有意或無意的侵權行為,減少醫療糾紛。
3.6加強護理文件管理,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文件是醫療活動的客觀真實記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條規定:“病人有權復印或復制手術及麻醉記錄單、護理記錄單等,醫院不得拒絕”[6]。手術護理記錄單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為客觀病歷資料,具有法律效力。手術室護士要重視記錄單上每一個字的書寫,不得有漏填、誤寫或涂改。術中所有器械、敷料等,均應在單上顯示數目,且“關前”“關后”兩欄必須一致。“手術名稱”一欄不能按手術擬定名稱填寫,應于手術結束時由手術醫生確定。其他如輸液量、尿量、生命體征等均應準確填寫,并與麻醉記錄單上的數據保持吻合。記錄要全面真實,準確無誤,規范合理,由專人保管,便于核查。
3.7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格執行清點查對制度
手術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出血情況,觀察肢體有無受壓,吸引器是否通暢,各種儀器設備是否運轉正常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巡回護士在手術過程中經常執行口頭醫囑,特別是一些大手術,搶救休克或術中突發情況,執行口頭醫囑前、后均需復述一遍,執行后,立即囑麻醉醫生記錄在“麻醉記錄單”上,以免遺漏。術中所需用物必須實行二人四遍法,并記錄簽名,數量無誤才能關閉切口。增添物品及時登記,掉下手術臺的物品及器械要妥善保存在固定處。
3.8完善標本管理制度
手術取下的標本應有專人負責,寫明科室、姓名、住院號、標本名稱及采取部位。及時用固定液固定,按時送至病理科,防止遺漏或差錯。術中需要做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時,應及時通知病理科,標本取材后立即送檢,切忌用固定液固定標本。
總之,隨著國家法律制度的健全,手術室護士除應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外,還要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條文,豐富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患者以及醫院的合法權益,減少醫療糾紛,保證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蒲建芬,高新元.常見醫療糾紛的防范及處理技巧[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4,2(8):120.
[2]黃秀華,陳韞琴,黃碧靈,等.ICU護理風險事件的原因分析與防范[J].淮海醫藥,2007,25(1):66-67.
[3]張碧紅,張健.提高手術室護士的自我保護意識防范醫療糾紛[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0,4(10):55-56.
[4]李小妹.護理學導論(護理專業中法律問題護理發展中的法律防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32.
[5]羅艷燕,鄧敏.淺析手術室護士對醫療糾紛的防范及處理技巧[J].醫學信息:醫藥版,2010,4(5):67-68.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1-3
作者:胡健 陳鳳榮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保健所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