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重癥監護室病菌感染藥學監護范文

重癥監護室病菌感染藥學監護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重癥監護室病菌感染藥學監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重癥監護室病菌感染藥學監護

重癥監護室(intensivecareunit,ICU)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如患者病情危重、各種侵襲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治療較多、用藥復雜、住院天數長等,使其成為院內耐藥菌感染的高發科室,而且感染菌株常為多重耐藥株[1],尤其是近幾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銅綠假單胞菌等幾種病原菌已成為我院ICU病區的主要致病菌。萬古霉素主要用于嚴重的革蘭陽性菌感染,尤其適用于對其他抗菌藥物耐藥或療效差的MRSA、腸球菌等所致的嚴重感染。目前,在我院ICU萬古霉素已成為治療上述病原菌引起的危重和重癥患者的主要治療藥物。萬古霉素的不良反應嚴重且治療窗較窄,因此,根據患者臨床情況實施個體化用藥顯得尤其重要。血藥濃度監測是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臨床藥師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憑借科學的監測數據,對患者用藥進行監護,為臨床藥師參與臨床治療工作中找到了新的切入點。

1病例資料

1.1一般資料

患者男,50歲,因發熱3d,氣促,乏力1d于2011年2月20日入住我院ICU。患者自入院前3d無明顯誘因下出現發熱,體溫未測;入院前1d,患者出現明顯呼吸困難,咳嗽,咳痰,遂被家屬送于我院急診搶救室。既往病史: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手術史:喉癌氣管切開。入院查體:體溫為37.8℃,血壓(BP)為126/68mmHg(1mmHg=0.133kPa),心率(HR)為110次/min,兩肺呼吸音粗,可及少量濕啰音。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為17.09×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N%)為87.8%,C型反應蛋白(CRP)水平為>160mg/L,血糖為30.5mmol/L。尿常規:尿糖為500mg/dL,尿酮體水平為50mg/dL。血氣分析:pH值為7.06,二氧化碳分壓(PCO2)為2.59kPa,氧分壓(PO2)為7.4kPa。胸部CT:右肺感染,右肺中葉伴實變。診斷為肺部感染、喉癌術后、氣管切開術后、2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1.2抗感染用藥

1.2.1危重期患者入院后4d一直高熱,體溫最高達39.5℃,神志模糊,因呼吸困難,氣促,嗜睡,行氣管切開處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血常規:WBC一直維持在13.5×109/L以上,N%最高達92.5%,CRP>160mg/L,降鈣素原最高達39.23ng/mL,血沉為78mm/h,細菌內毒素為1.953pg/mL。痰、血培養結果:MRSA優勢生長藥物全部敏感,G試驗陰性,抗酸桿菌陰性。胸片提示右上肺炎。給藥方案:第1天,替卡西林3.2g,1次/12h,聯合左氧氟沙星0.5g,qd;第2天,根據痰培養結果將給藥方案換成替卡西林3.2g,1次/12h,聯合萬古霉素1.0g,1次/12h,用藥3d,考慮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在2月25日采血監測萬古霉素血藥濃度。

1.2.2緩解期患者入院第5天~第7天,體溫逐漸下降至38℃左右,神志清楚,痰液較多,多為膿痰,不易咳出。血常規:WBC下降至12.3×109/L,N%最高為83.1%,CRP水平>160mg/L,降鈣素原最高達0.74ng/mL。痰培養:銅綠假單胞菌敏感藥物為阿米卡星、頭孢哌酮/舒巴坦鈉。血培養:MRSA生長,不敏感藥物:氨芐西林/舒巴坦、青霉素G、頭孢唑啉。第6天,根據痰培養結果停用替卡西林改用頭孢哌酮/舒巴坦3.0g,bid,聯合萬古霉素1.0g,1次/12h。3月1日血藥濃度監測結果:萬古霉素谷濃度和峰濃度實測值為5.61μg/mL和22.92μg/mL,患者血漿白蛋白為27.6g/L,肝腎功能正常。臨床藥師根據測量結果算出表觀分布容積(Vd)為40.4L,因此,建議臨床醫生可維持原方案或結合臨床,如需加強抗感染力度,可調整給藥方案為萬古霉素1.0g,1次/8h,理論推算獲得該給藥方案下萬古霉素谷濃度為11.94μg/mL,峰濃度為27.65μg/mL。臨床醫生根據血藥濃度結果和臨床實際情況,維持萬古霉素原給藥方案繼續抗感染,并繼續監測血藥濃度。

1.2.3對抗期患者入院第8天體溫反跳至38.5℃,且體溫一直維持在38℃左右至第11天。血常規:WBC達12.3×109/L以上,N%升高到88.5%,CRP仍為>160mg/L。痰培養:銅綠假單胞菌敏感藥物為多粘菌素E、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培養:MRSA生長,不敏感藥物為青霉素G、頭孢唑啉。真菌培養:陰性。胸部CT:兩下肺、右肺中葉感染。3月4日萬古霉素血藥濃度測定谷濃度和峰濃度實測值為1.22μg/mL和27.17μg/mL,患者血漿白蛋白為26.2g/L,肌酐為41.8μmol/L。根據測定結果計算Vd為16.56L,血藥濃度偏低。因此,藥師建議醫生結合臨床,提高劑量萬古霉素至1.0g,1次/8h。因患者體溫反跳,感染控制欠佳,臨床藥師從患者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考慮致病菌為MRSA可能性偏大,建議停用其他抗菌藥物,將萬古霉素劑量調整為1.0g,1次/8h,同時加用利福平膠囊450mg,qd,加強抗感染治療,臨床采納意見。

1.2.4恢復期患者入院后12d,體溫逐漸下降至37.5℃左右。第14天,體溫恢復正常。除血常規CRP水平仍略高外,其余指標均正常。胸片提示右中肺紋理模糊。萬古霉素逐漸減量至0.5g,1次/8h靜滴,聯合利福平膠囊450mg,qd,口服至出院。

2討論

2.1萬古霉素的血藥濃度監測

在本案例中,萬古霉素為主要的抗菌治療藥物。MRSA嚴重感染的治療、診斷和藥敏試驗結果都非常明確,所用治療藥物得當,但臨床療效差。在兩次血藥濃度監測中,給藥方案相同(萬古霉素1.0g,1次/12h),但測定結果卻不相同,致使患者在入院后第8天,體溫反跳至38.5℃。引起藥物作用個體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藥物動力學的差異,即不同個體由于遺傳因素以及內、外環境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生理及病理狀態、飲食及藥物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造成對藥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的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作用部位的藥物濃度顯著不同。不僅個體間存在血藥濃度的顯著差異,即使對于同一個體,在不同情況下服用同一藥物,血藥濃度也會產生很大差異[2]。查詢本例患者醫囑得知,萬古霉素使用前后5h內只使用諾和靈R,飲食固定,與萬古霉素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性較小。臨床藥師參與治療中發現患者白蛋白水平一直下降,3月1日最高值僅為27.6g/L。人血漿含有60多種蛋白質,白蛋白占血漿蛋白總量的60%,在藥物-蛋白質結合中起主要作用。由于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的改變可引起游離藥物濃度的變化,因此,臨床常將藥物的血漿蛋白結合率作為影響治療的重要因素優先考慮[2]。藥物與蛋白的結合非常重要,尤其是中、高蛋白結合率的藥物,游離藥物的濃度變化對結合藥物的影響非常大。因個體間的差異、藥物蛋白結合率的不同使總藥物濃度的監測不能與臨床癥狀較好地統一起來,某些藥物與血漿蛋白的親和力表現出明顯的濃度依賴性,即血漿蛋白結合率隨藥物濃度的變化而改變。當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發生改變,或存在內源性物質或藥物的干擾時,藥物監測可能導致錯誤治療[3]。萬古霉素蛋白結合率約為55%,結合率居中,因此,造成本案例患者3月4日血藥濃度監測偏低的原因應是其白蛋白水平偏低所至,建議臨床醫生結合實際情況提高萬古霉素劑量至1.0g,1次/8h,并加強營養。

2.2萬古霉素的給藥方案

在本案例患者的抗感染治療過程中,主要的問題集中在萬古霉素的給藥方案。臨床按照監測結果給藥效果不佳。萬古霉素為時間依賴型藥物且存在抗生素后效應,其抗菌療效與給藥間隔內濃度大于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時間有關,且濃度達到4~5倍MIC時,抗菌療效最佳。本例患者測得萬古霉素對MRSA的MIC值為1.0mg/L,第2次血藥濃度監測谷濃度為1.22mg/L,明顯低于有效濃度。臨床藥師考慮患者基礎疾病較多且白蛋白偏低,建議臨床制訂出個體化給藥方案,根據測定藥物消除速度常數K值計算出該藥物的半衰期、表觀分布容積,從而理論推算出患者的給藥方案,減少給藥間隔1.0g,1次/8h靜脈給藥提高血藥濃度,臨床采納建議。

2.3監測患者的耳、腎功能及藥物相互作用

2.3.1耳毒性萬古霉素常見的不良反應首要為耳毒性,可出現耳鳴或耳部飽脹感、聽力減退甚至缺失、聽神經損害等[4]。在大劑量、長時間、老年人或腎功能不全者應用時尤易發生[5]。在本例患者的治療中,筆者除了在日常查房中經常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的宣傳外,還告知患者家屬藥物的不良反應,囑咐其多與患者交流以判斷不良反應的出現。

2.3.2腎毒性萬古霉素腎毒性主要損害腎小管,早期可有蛋白尿、管型尿,繼之出現血尿、少尿等。在大劑量(血藥濃度超過60mg/L)、長時間、老年人或腎功能不全者應用時尤易發生[4]。萬古霉素清除半衰期成人平均為6h(4~11h),給藥量的80%~90%在24h內由腎小球濾過經尿以原形排泄,而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半衰期明顯延長,可達9d。腎臟對萬古霉素的清除率下降,引起萬古霉素的蓄積,繼而增加腎毒性。因此,臨床用藥時應根據腎功能狀態對劑量作相應調整,一旦出現腎毒性,應停藥[6-7]。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患者個體差異較大,在接受相同藥物治療時血藥濃度可以相差數倍,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快捷、實用,可提高該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筆者結合患者有2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情況,除了定期對其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調整用藥劑量外,腎功能的定期監測顯得同樣重要。筆者在日常查房過程中,記錄患者的每日尿量、尿素氮、肌酐值,作成曲線圖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趨勢,同時監測其他系統用藥,是否有能加劇腎功能損害的藥物,及時與醫生、患者溝通。

2.3.3藥物相互作用本例患者同時應用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多個系統藥物,各個系統間用藥或與抗菌藥物可能有相互作用。因此,為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必須對藥物相互作用進行監測。筆者主要從藥物的選擇、配伍、用藥劑量、時間、病情變化等方面綜合觀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發現一切潛在的不良反應。比如在入院初期聯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和奧美拉唑,臨床藥師建議醫生將左氧氟沙星改用非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因為奧美拉唑為胃壁細胞H+-K+-ATP泵抑制劑,不僅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抑制腎小管H+-K+-ATP酶泵,使尿液pH呈堿性,而左氧氟沙星在尿液pH>7時易形成結晶尿,該兩種藥聯合使用結晶尿形成的可能性大,應慎用,如必須聯合使用,應錯開時間使用2h以上,且應大量飲水;也可將質子泵抑制劑換成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喹諾酮類藥物可干擾糖代謝,糖尿病患者使用時應注意。醫生采納意見,改用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繼續抗感染治療。

在ICU病區,由于患者病情自身的特點,個體化的給藥方案常常是臨床所必須的。藥師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加強藥學監護工作,善于發現問題,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解決問題,及時與醫護人員、患者溝通,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從而將藥物服務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患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茄子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内大片在线免费看| 中国一级特黄的片子免费| 欧美老熟妇乱大交xxxxx| 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男男gay做爽爽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黄页在线播放网址|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日本高清乱理论片|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一级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看看镜子里我是怎么c哭你的| 啦啦啦手机在线中文观看| 青青网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国产综合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制服诱惑|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 国产a级一级久久毛片| 非常h很黄的变身文| 国产在线视频凹凸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