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心理指導
高血壓是一種身心疾病,心理因素不僅是高血壓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還影響高血壓的轉歸。210例患者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情緒低落,急躁易怒、恐懼、焦慮等癥狀,這些不良心理因素導致血壓經常波動。為此,在護理中,重視心理疏導,教會患者要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采用放松療法,培養興趣愛好,如下棋、作畫、讀書看報、聽輕音樂、跳節奏輕松的交誼舞等。指導患者保持樂觀情緒,消除社會、心理緊張因素,使之身心得到放松,使血壓保持穩定。
2飲食指導
2.1減少鈉鹽攝入。凡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者食鹽量應控制在每日6g以下,中度高血壓患者食鹽量<4g,血壓較高者以1-2g為宜。護理人員應推廣鹽勺的應用,同時教會患者及家屬估計每日的食鹽量。在注意減少鈉鹽的同時,應注意食物中的含鈉量,如醬油、味精、咸菜等都含有較高的鈉。
2.2控制熱能的攝入。提倡高血壓患者吃復合糖類,如淀粉、標準面粉、玉米、小米、燕麥等植物纖維較多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利于膽固醇的排泄,少食葡萄糖、果糖及庶糖,這類糖屬于單晶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3限制脂肪的攝入。宜食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如魚類、瘦肉等。維生素有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特別是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故患者宜多食含維生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等。適當進食一些有降脂、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海帶,平時燒菜宜用植物油,如含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花生油、玉米油;減少進食肥肉、動物內臟、黃油、魚籽等含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
2.4適度補鉀和鈣。含鉀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豆芽、芋頭、茄子、海帶、萵筍、冬瓜、西瓜等,因鉀能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增加血管彈性,有利于排尿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縮能力。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豆類、綠色蔬菜等,有利于心肌代謝,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環,促進膽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壓病的發展。選用含鎂豐富的食品、如綠葉蔬菜、小米、香菇、豆類及豆制品等,鎂通過舒張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2.5用藥指導。護理人員應熟悉各類常用降壓藥的降壓原理、特點及副作用,服藥時間、方法、劑量等,指導患者用藥,確保用藥安全。使用降壓藥物治療初期應注意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如有不良反應要及時調整劑量和降壓藥的種類。藥物治療應先用一種,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滿意的降壓效果后改為維持量以鞏固療效。當一種藥物降壓效果不好,可聯合使用降壓藥。為維持目前的血壓,高血壓病患者要堅持長期規律用藥,故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不能隨便自行停藥或更換藥物,而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謹慎地減少劑量或更換藥物。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較大,在服藥期間應定期測血壓,并做好記錄,血壓一般控制在140/90mmHg左右為宜,以免影響心、腦、腎等器官的供血。
2.6運動指導。適量運動及保持標準體重具有降低血壓和鞏固藥物降壓效果的作用。護理人員應幫助高血壓患者在運動前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運動的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運動的時間,如患者血壓控制在穩定且無明顯合并癥時,可進行稍帶激烈的運動,如慢跑、騎直行車、游泳、打網球、跳繩、打羽毛球等;血壓控制不當或有明顯合并癥時,應從較輕度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量,活動后無明顯不適為宜,如運動出現胸悶、心慌、惡心等應立即停止運動。
3討論
健康教育是高血壓治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與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健康教育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經濟投入相對較少、覆蓋面積廣、社會需求越來越強烈的疾病干預方式,在高血壓病防治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的認知程度和治療依從性,使患者建立起健康信念,促進其自覺地進行飲食、運動、心理、藥物治療、自我監測、自我保健的科學管理,從而達到有效地控制血壓,很好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等目的。
作者:楊潤芳 單位:四川省南部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