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建設用地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單位:
為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優化用地布局,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根據省市有關精神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2014年我區將繼續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項目概況
按照區政府要求,各鄉鎮對照城鄉掛鉤項目申報條件和要求,認真組織了調查和摸底,經區國土分局審核并報區政府批準,確定平橋、朱橋、溪河、施河、車橋、流均、復興、博里、仇橋、宋集、蘇嘴、南閘、林集、三堡、范集15個鄉鎮申報的24個項目130個復墾地塊,納入2014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備選庫。項目總規模1286.13畝,實施后可新增農用地1286.13畝,新增耕地1132.89畝。備選庫已經市國土資源局批準并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受市國土資源局委托,南京康泓不動產工程有限公司已編制了項目實施方案。
二、項目實施
(一)實施主體
相關鄉鎮人民政府為城鄉掛鉤項目實施主體,必須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本鄉鎮項目實施。
(二)實施要求
1.項目地塊拆除復墾前,各鄉鎮須在項目區范圍內進行公示,廣泛征求搬遷戶意見。
2.各鄉鎮要委托具備資質的評估機構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拆遷物評估工作,認真制定拆遷安置補償方案,簽訂拆遷協議,組織實施建筑物拆除工作。
3.各相關鄉鎮在完成拆除任務后,迅速轉入拆遷后地塊的復墾工作,確保做到拆除一塊復墾一塊。復墾要嚴格按照實施規劃要求進行,確保達到驗收標準要求。
4.對復墾投資規模達50萬元以上的較大地塊,復墾工作須嚴格履行招投標程序,確保規范化操作。
5.安置工作中應廣泛聽取被安置戶意見,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確保被搬遷戶得到妥善安置。
6.各相關鄉鎮每周須向區城鄉掛鉤辦公室上報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區城鄉掛鉤辦公室與區督查辦應定期開展督查指導,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確保拆遷復墾工作順利實施。
三、實施期限
時間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擬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項目申報階段(1月1日-3月31日):主要開展前期準備和調查摸底,根據工程量調查情況,對拆遷安置費、安置地塊征地規費及農民補償費、拆舊區土地復墾費、地上附著物補助費、建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等進行測算。根據調查測算結果,組織申報2014年度拆遷復墾項目,編制項目實施規劃并參加市級專家評審,項目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
組織拆除階段(4月1日-6月30日):發放拆遷通告,出具評估報告,與農戶簽訂拆遷協議,落實安置補償方案,各鄉鎮完成拆舊區內所有建筑物的拆除工作。實施復墾階段(7月1日-8月20日):對拆遷地塊組織復墾,需要進行農田水利配套工程的,應按照復墾實施方案進行實施,確保復墾地塊符合種植要求,達到驗收標準。
申請驗收階段(8月21日-8月31日):各鄉鎮按照驗收標準要求,準備好每個拆舊地塊拆遷整理前、拆遷整理中、拆遷整理后的圖片資料(含電子版)、資金使用報帳單、結算憑證、拆遷協議以及招投標材料等資料,向區城鄉掛鉤辦公室申請初步驗收,初驗合格后由區政府申報上級國土部門驗收。
四、保障措施
各相關鄉鎮作為城鄉掛鉤項目的申報和實施主體,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大局意識和科學發展意識,在城鄉掛鉤工作中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與城鎮化發展緊密結合;二是與農業產業化調整緊密結合;三是與加快工業化進程緊密結合。同時,還要強化四項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為切實加強對城鄉掛鉤工作的領導,區政府專門調整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區城鄉掛鉤工作的日常事務。各相關鄉鎮也要建立健全工作班子,相關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掛鉤工作第一責任人,確保做到思想重視、行動迅速、推進有序。
(二)強化資金保障。今年區政府繼續根據新增耕地面積(最終以省市驗收確認的面積為準),按5.5萬元/畝標準分三批按3、3、4比例下撥掛鉤實施經費,所產生的掛鉤指標由區政府統一調配,對鄉鎮確有項目需使用指標的,實行“一事一議”,由區政府研究審定。對消除違法用地指標的調配,由區國土分局扎口管理并報區政府審批落實。區財政局、城投中心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做好資金撥付工作。
(三)強化監管保障。各鄉鎮對拆除復墾后的地塊要及時組織耕種,并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措施,嚴禁在已復墾地塊上重新建設建筑物、構筑物或挖坑取土,堅決杜絕損壞土地現狀行為的發生。區掛鉤辦和國土分局要切實加強業務指導和巡查監管,確保項目實施依法依規操作,嚴防各類新的違法違規用地行為的發生。
(四)強化督查保障。區督查辦和區掛鉤辦要定期對工作推進情況開展督查,確保做到有督查、有通報、有要求、有結果。對工作不力、推進緩慢、任務未按時完成的鄉鎮,工作中存在推諉扯皮、消極怠工、不認真履職的相關責任人員,區政府將視情況予以通報批評或組織處理。對在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區政府將予以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