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監察系統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今年**省長在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大力推進電子監察系統,確保年底前各市(縣、區)全面完成系統建設任務,珠三角地區和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延伸到鄉鎮一級,并實現省、市、縣、鎮(鄉)四級聯網,對代辦行政審批事項、政務公開、政務信息服務和行政投訴處理等實施電子監察”和李毓全市長在市政府廉政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加快建立全市聯網的綜合型行政電子監察系統”的要求,根據2008年全省電子監察工作會議的安排和部署,推進我市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工程的建設,確保11月1日前完成將鎮(街道)業務部門協助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納入電子監察范圍和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把單一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成綜合型行政電子監察系統的任務。依據《**省縣(市、區)級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東府〔2006〕82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目標,運用信息技術,創新行政監察方式,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構建反腐敗科技防線,促進廉潔、高效和服務型政府建設。
二、工作目標
根據省政府、省紀委監察廳的安排和部署,以“總體規劃、統一實施、全面推進”為工作原則。在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一、二期基礎上,今年11月1日前,將鎮(街道)業務部門協助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納入電子監察系統,完成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工程建設,實現省、市、鎮三級聯網;整合現有信息化資源,今年將政府采購、鎮(街道)政務公開和村(居)務公開情況納入電子監察系統建設范圍,逐步建立完善全市政府采購、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等電子監察子系統,建設我市綜合型電子監察系統。
三、建設內容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按照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功能模塊,規范鎮(街道)業務部門協助辦理環節,將行政審批單位業務審批系統拓展延伸到鎮(街道)業務部門協助辦理的審批事項,再統一納入到市電子監察系統接受監察,實現省、市、鎮三級聯網;對尚未建立審批業務系統或目前審批業務系統難以延伸到鎮(街道)的審批單位,暫時采用手工方式報送到市電子監察系統。二是拓展系統監察領域,建立綜合型電子監察系統,整合我市現有信息化資源,建成政府采購、政務公開和村(居)務公開電子監察子系統。
四、實施步驟
(一)要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市各行政審批單位要按照市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建設的要求,結合本單位業務系統建設程度、審批業務量大小等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實施步驟、建設標準和進度安排。市電子監察系統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人員到有關審批單位督促、指導落實工作。
(二)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對本級政府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所有負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及其所有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事項原則上都要納入電子監察系統。各行政審批單位對本單位在鎮(街道)協助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和負責布置本單位電子監察系統延伸到鎮(街道)的具體工作,并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本單位審批事項的審批程序逐一進行梳理、規范,確定電子監察的重點和環節。
(三)做好政務網接入工作。由市信息化辦公室督促并協助網絡建設相對滯后的鎮(街道)業務部門盡快做好政務網接入工作,保證協助辦理審批業務信息能被及時采集到市電子監察系統中。
(四)配置相關設備。各審批單位、各鎮(街道)要根據自己業務系統延伸和政務公開網絡建設的需要,配置相關的軟、硬件設備,并盡快做好安裝和調試工作。該項工作要在10月1日前完成。
(五)完成相關系統軟件平臺的調試和改進工作。市信息化辦公室、市行政服務管理辦公室、市民政局分別負責做好鎮(街道)政務公開欄目、社區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平臺的建設工作;市財政局抓好政府采購網絡系統的建設工作,為實現與市電子監察系統數據交換和投入試運行做好準備。該項工作要在10月1日前完成。
(六)做好全省聯網試運行的準備工作。組織相關業務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對網絡聯接和軟、硬件設備進行認真調試并試運行;進一步完善電子監察系統運行管理制度和績效測評制度,使電子監察系統的運行更加規范有序,為做好省、市、鎮(街道)、村聯網做好準備。該項工作要在11月1日前完成。
五、經費安排
(一)投資概算。我市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工程建設及部分行政審批單位業務系統升級改造和接口開發共需經費210.00萬元。具體如下:
1、市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工程建設費用共176.00萬元。其中,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延伸到鎮(街道)業務部門協助辦理審批事項和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電子監察子系統共用基礎軟、硬件設備,建設經費和接口開發實施費用共147.00萬元;政府采購電子監察子系統建設經費和接口開發實施費用為29.00萬元。
2、部分行政審批單位業務審批系統建設、升級和接口軟件開發費用共34.00萬元。為保障市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工程的順利完成,部分行政審批單位對本單位業務審批系統進行了改進、升級和接口軟件開發,其中,市交通局辦事審批系統升級費用8.00萬元;市社保局“5+2”系統與市電子監察系統數據接口開發實施費用12.00萬元;市公安消防局業務審批系統與市電子監察系統數據接口開發實施費用7.00萬元;市科技局業務審批系統與市電子監察系統數據接口開發實施費用7.00萬元。(以后各行政審批單位納入電子監察系統所需的業務系統改造和接口開發費用納入市財政年度預算考慮。)
3、政務網絡建設費用。根據市信息化辦公室的意見,其它無審批業務系統的單位在鎮(街道)對口業務部門的政務網接入采用兩種方式進行:一是通過自行鋪設線路或租用數據專線(或光纖)接入所在鎮(街道)政府的政務網絡中心平臺的,費用由鎮(街道)業務部門自行解決。二是通過連接互聯網,采用VPN的方式接入市政務專網的,連接互聯網費用由鎮(街道)業務部門自行解決,VPN接入費用納入全市政務信息化建設專項開支,由市財政統籌負擔。
原則上市直行政審批單位和市管的鎮(街道)部門所需信息化建設經費由市財政負擔,鎮(街道)管理的部門單位所需經費由鎮(街道)自行負擔。
(二)采購方式。市電子監察系統第三期工程建設項目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的有關程序確定相關供應商。一是核心應用軟件的開發和安裝服務。第三期工程建設是電子監察系統監察范圍的延伸,根據省紀委監察廳關于建立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工作指導意見,電子監察系統核心軟件部分由深圳太極軟件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進行采購。二是各行政審批單位業務審批系統建設、升級和接口軟件開發,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政府采購的有關程序確定供應商和政府采購方式。
六、保障措施
(一)實行領導負責制。在系統建設中,實行領導負責制。由副市長為組長的市電子監察系統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系統建設的統籌和抓落實。各鎮(街道)、各部門也要相應建立崗位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部門分管領導和業務人員,做到責任到人和責任到崗,防止工作中出現責任不落實的情況。做到系統建設統一組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部門、各行政審批單位要按照建設的內容各負其責,積極支持配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二)明確任務分工。根據第三期系統建設的需要,明確有關職能部門分工。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該系統的組織協調和督促落實;市信息化辦公室負責該系統的全面建設、網絡技術和安全保障,及對軟件改進、運用進行指導;市審改辦負責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和規范;市行政服務管理辦公室和市信息化辦公室共同負責全市“政務公開”欄目的建設;市監察局負責該系統建設目標推進、運用網絡技術開展實時在線監察,制約和監督行政權力的運用,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問題,分析匯總上報監察情況;市財政局負責協調解決建設經費;市民政局負責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
(三)加強公眾網站建設。對電子監察系統的公眾網站進行修改和功能的提升應用,并實現與政府網站的鏈接,更便于群眾的監督和使用。
(四)加強調查研究和督促指導。市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抓協調、抓檢查、抓培訓,發信息、通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促進系統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完成工作進度的單位,要作出批評,督促其查找存在問題和原因,及時加以解決。同時,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和省紀委監察廳報告工作進展情況。新晨
(五)強化責任追究制。一是實行績效測評制度,除對現行行政審批工作進行績效測評外,增加對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的績效測評。二是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對建設行政審批、政務公開和村(居)務公開電子監察系統不到位、不落實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部門、行政審批單位、村(居)委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省行政效能監察暫行辦法》、《**省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工作四個辦法(試行)》、《**省政務公開條例》、《**省村務公開條例》的規定,實行責任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