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資市場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做好*年全縣農資市場監管工作,按照《農業部、發改委、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總社關于印發〈*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農市發〔*〕1號)精神和省市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農業法律法規,以農業投入品監管為重點,突出源頭治理,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治理活動,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努力營造誠信規范、統一有序、公平協調的農資市場環境,逐步建立運轉高效、協調有力的農資市場監管體系,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為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治理活動,使我縣農資產品在包裝、標簽標識、質量抽檢合格率、規范經營等各方面明顯好轉,使優質品種覆蓋率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87%以上;農藥產品質量合格率、農藥標簽合格率分別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復混肥、有機肥養分合格率達到85%以上;農機產品整機質量市場抽檢合格率、零配件質量市場抽檢合格率分別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通過縣農委、工商、質監、物價、公安等部門的共同努力,力爭使全縣農資生產經營業戶質量意識、守法意識明顯增強,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得到根本好轉,農民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進一步增強,農資產品質量和農民群眾滿意程度不斷提高。
三、工作重點
*年,全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的重點是種子、農藥、肥料、農機等農業投入品。縣工商局負責農資經銷業戶的證照發放和管理,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嚴厲查處假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對農資生產企業開展產品質量、計量、標準等方面和對農資流通領域開展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器具等進行監督檢查。縣物價局負責農資價格的監管,嚴把經營資質、價格核準、價格公示關。縣種子管理站負責種子企業的市場準入、種子經銷業戶的市場管理和種子新品種管理。通過加大執法檢查、質量抽檢、公開曝光、依法查處,嚴把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農資產品質量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一)種子管理。以玉米、水稻、大豆種子為重點。重點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無證生產、亂委托、亂設分支機構、種子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重點對流通環節進行檢查,主要開展對種子流通環節的檢查,縣種子管理站進行種子專項檢查,深入到11個鄉鎮、7個林漁場,對全縣106家種子經營業戶進行巡回檢查。
(二)農藥管理。重點打擊制售假劣農藥,添加未登記成份,套證、冒證,擅自修改標簽
、擴大使用范圍,特別是加強對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的監管。重點是進行質量抽檢和經營資格檢查,堅決取締無照經營業戶。這項工作由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負責。一是開展“種衣劑”、“苗前除草劑”專項質量抽查,確保春耕生產安全;二是開展除草劑質量、覆蓋農藥使用主要品種抽查;三是開展殺菌劑、殺蟲劑的專項質量抽查,重點是對農藥混配制劑的抽查。
(三)肥料管理。重點打擊和查處生產經營假劣肥料、有效成份不足、包裝標識不規范等,特別是要嚴厲查處未登記或使用肥料登記證進行虛假宣傳和假借測土配方名譽推銷其它產品的違法行為。縣供銷、工商要組成肥料專項檢查組,深入肥料市場集散地對肥料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對已登記肥料產品質量適時監控,同時開展對葉面肥和生物肥的質量抽檢工作。
(四)農機管理。重點是抓好質量監督,由縣質監、農機、工商等部門負責。一是檢查整頓以銷售農機配件為重點,重點查處安全性能差、無廠名、無廠址、無合格證的劣質產品。二是對農機銷售和維修廠點進行全面審核,對沒有領取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和農機銷售技術條件合格證的廠點要限期整改,否則由工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三是加強對農機銷售和修理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對沒有取得農業機械推銷員(業務員、保管員、商檢員、“三包”服務員)崗位合格證和維修人員的技術等級證書的人員,要通過農機總站的培訓,并取得相應的崗位合格證和技術等級證書后,方可上崗營業。
四、組織機構
為保證此項工作順利進行,成立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
*
五、幾點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有關部門要把農資市場專項治理行動作為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一項具體措施,切實轉變職能和管理方式,把農資市場專項治理行動作為全年農業法制工作的重點,納入日程,加強領導,統籌各項工作,認真組織實施。
(二)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在農資打假中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利用各種新聞媒體、懸掛過街橫幅、農業大集、送法下鄉等方式,深入報道典型假劣農資案件,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廣大農民識真辨假能力和維權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農資市場監管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開展執法檢查和質量抽查,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各有關部門要結合不同季節農資供應特點,特別是備春耕階段,要切實抓好農資市場監管,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調配力量、統一協調行動,責任到人,公開透明,高效便民;對重點農資市場分階段進行全程監管,對有被處罰記錄的經營業戶要重點予以監管。
(四)密切協作,形成打假合力。縣農委要切實發揮在農資市場監管工作中的牽頭協調作用,縣工商、質監、物價、供銷、公安、廣電等部門要全力配合,積極主動做好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在農資市場監管工作中,要建立聯動制度和案件查處信息共享機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定期通報案件查處信息。
(五)積極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繼續做好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各項工作。從完善農資營銷機制入手,大力發展農資和農村物流,通過農資連鎖經營、行業組織自律、農民合作組織與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對接等方式,探索新形勢下“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的有效途徑和模式,支持和鼓勵各類名優農資企業、龍頭企業、專業協會等組織創新農資供應模式,發展農資直供、連鎖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直接到農村設立經營網點,暢通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的渠道,提高放心優質農資產品的覆蓋面和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