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農機下鄉工作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進展情況
截止到月日全市共發放汽車補貼資金780萬元,購置各類一汽生產的汽車800臺,其中:運輸卡車130臺,微型客車670臺。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206萬元,購置各類拖拉機1435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820臺,小型拖拉機615臺,各類配套機具(旋耕機、收獲機、復式作業機、滅茬機、玉米脫粒機、水稻插秧機、收獲機等)1432臺(套)。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市的農機購機補貼工作嚴格依照省農委下發的《省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監督管理方法》和《年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操作。月日市農委下發了文件,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操作當中嚴格依照順序操作,必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嚴格審批順序。一定要驗證好購機者身份,村、鄉主要領導要簽字蓋章,尤其農機站要嚴格把關,縣(市)農機局審批時要充分征求他意見。
2必需依照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公式,讓廣大農民都清楚的知道哪些人享受到補貼政策,對農民反映大、有問題的申請人堅決不予審批。
3機具的選擇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同時要堅持以改善農機裝備結構,突破農機作業單薄環節,提高外地綜合農機化水平的原則,根據當地農機化發展需要,引導農民購置先進適用、性能優良、質量可靠的農業機械。
4要嚴格堅持定額補貼、價格市場化原則,補貼機具必需在規定的補貼范圍內,購機價格依照省里統一要求,不能超越年補貼的價格和今年市場零售價格,補貼金額依照補貼目錄執行,堅持農民自主選擇經銷商、自行商議價格,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農民意愿,采取適當的交款方式,農機管理部門不能代收差價款,可根據需求量的大小,要求供應商統一收款、統一送貨,原則上不允許農民自己提車,防止出現中途倒賣現象。
5購置機具必需兩證齊全,所有享受補貼機具必需到當地農機監理部門落籍,上牌照,對于無證的機具駕駛人員,必需參與駕駛員培訓后,發放駕駛執照,杜絕黑車非駕情況發生。
6優先審批重點機具,各地可根據農機化發展需要,確定簽訂補貼協議的先后順序,一般要優先考慮大型農機具,特別是大型拖拉機配套機具多的優先考慮當地急需的機具,能夠有效提高農機化水平的機具。審批中要注意掌握各類機具的補貼走向,均衡發展,要預留局部資金,作為玉米收獲機械、稻麥收獲機械、畜牧機械的補貼資金。要盡量滿足普通單戶農民的購機需要,對那些個別鄉鎮、村大量申報某種機型的要認真核實情況,慎重操作,調查清楚申請人的身份,機具用途,如確實是急需的可以審批。
7規范檔案管理。農機購機補貼工作要建立詳細的檔案,每人一份。檔案內容包括:廠家的價格通知單、廉潔自律審批表、公示照片、身份證復印件、戶口復印件等材料,各類審批表都要有主要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填寫日期,農民簽字要按手印。檔案要妥善保管。
三、農機下鄉政策的積極影響
調查中了解到農民們對此項惠農政策非常歡迎。通過農機購置補貼的拉動作用,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熱情空前高漲,機械保有量迅速提高,目前全市拖拉機保有量已經達到71833臺,機械化作業包括了耕、種、收、植保、貯藏、加工、畜牧、水利等眾多環節,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農機合作組織發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各類農機合作組織203個,其中農機合作社52個,農機大戶148個,農機協會2個,農機租賃公司1個。
四、農民對“農機下鄉”建議
市在實施“農機下鄉”政策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農民自主購機,農機價格市場化,農機管理部門不允許指定價格,更不允許指定經銷商,農機的數量和品種都能滿足農民的需要,農機質量也逐年提高,近兩年未出現過質量問題。盡管如此,農民對“農機下鄉”也有一些建議:
一是認為申購手續過于繁瑣,要層層推薦、審核、審批。希望各級主管部門能簡化審批手續。
二是認為農機銷售商供貨不及時。希望銷售商積極組織貨源,增設銷售網點,方便農民及時就近購買。
三是希望提高農機售后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