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三農服務平臺建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武夷山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文件要求,為加強我鎮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三農”服務水平,促進我針經濟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現就我鎮“三農”服務中心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基本概況
星村鎮位于武夷山市西南部,距市區22公里,地處東經118°34〞—118°57〞,北緯27°33〞—27°46〞之間,與建陽、光澤及江西鉛山三縣接壤。星村鎮轄1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土地總面積686.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3.8萬畝、林地面積48萬畝、竹山面積9.3萬畝,茶園面積5.3萬畝,森林覆蓋率71.9%。這里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37.17毫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星村鎮最高處是享有“華東屋脊”之稱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轄區內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是九曲溪漂流竹筏碼頭所在地,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的武夷山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近60%處在星村鎮行政區域內。星村鎮總人口25218人,漢族占99.58%,其他畬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0.42%。其中黎前村是武夷山市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全鎮農業總人口20905人,占83.23%,非農業人口3213人,占16.77%。星村鎮是武夷山市旅游重鎮、生態重鎮和茶葉大鎮。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有利于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有利于創新農村工作機制,著力提高“三農”服務水平和質量,完善農村服務體系,深化農村機制改革,調動服務“三農”積極性,推動我鎮生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建設目標
著眼于全面構建新型“三農”服務體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鄉鎮公共服務作用,科學界定職能,優化人員結構,理順管理體制,搞活運行機制,建設服務功能齊全,服務內容豐富,服務形式多樣,運轉高效協調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型“三農”服務中心。
建設內容
(一)構建服務平臺。
1、建立三個服務中心。按照“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效能”的工作要求,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結合實際,分別建立農業服務中心(分別有農技、農機、茶葉、動物防疫服務組)、綜治服務中心(信訪、調解、315中心)、計生服務中心三個服務中心。
農業服務中心:主要把科特站(包含農業技術、林業、農機、茶葉、動物防疫服務、沼氣服務)財稅站、勞動保障所的服務資源和力量進行整合,拓寬服務領域,完善服務網絡,把農技、農機、茶葉、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勞動力轉移、沼氣服務、農業綜合直補、農機補貼、家電下鄉補貼、信息、農產品質量監督、村財托管、土地流轉等服務內容整合在一起,建立統一的服務窗口,進行一站式服務。
綜治服務中心:主要是把具有社會服務功能的綜治辦、信訪辦、司法所、民政辦、安辦等部門服務內容整合在一起建立專門的服務窗口,主要提供矛盾糾紛調處、法律咨詢、農村低保、救災救濟、安全生產等服務內容。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計生服務中心:主要是為計劃生育服務對象提供計生咨詢、免費藥品發放、免費體檢等,為育齡夫婦提供及時、安全、有效的生育和健康服務。進一步完善建設好計生服務所。
2、建立專業服務隊。以專業類別為主,成立農業技術、農業機械、林業技術、茶葉技術、動物防疫、計劃生育、醫療衛生、勞動保障等服務隊。各服務隊由鎮直各專業站辦所負責人員任隊長,人員由各專業站辦所人員和從各村優秀“六大員”中抽調組成。主要工作任務是根據鎮里總體安排及時深入各村、組開展技術服務,解決村民生產技術難題,村民遇到生產技術問題,在村級無法解決的,只要一個電話,專業服務隊馬上派員深入農戶家中指導,確保問題能及時快速地解決,建立服務人員便民聯系卡,24小時暢通服務聯系。
3、建立工作服務日。以鎮為單位,建立服務日制度,分批次、分專業抽調各村“六大員”開展服務日工作,如動物防疫日、計生服務日、交通安全服務日等,突出重點開展農業技術指導、綜治法律宣傳、計生政策宣傳、勞動就業轉移等服務,將具體的“服務日”時間提前向村民公布,切實提高農村“六大員”的綜合服務功能,在村民相對集中的重要節假日和星村、曹墩、黎源墟日,加派人員到鄉村提供服務,滿足廣大村民多方面的需求。
4、建立信息服務網絡。充分利用“數字武夷”電子信息平臺,把鎮三農”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通過“數字武夷”網絡延伸到全鎮15個行政村開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建立健全服務機制
“三農”服務中心實行綜合服務制,首問責任制和服務承諾制,明確崗位責任制,辦事限時制,建立定期檢查制度、會議制度、考評制度、獎懲制度等規章制度
。
六、加強服務設施建設:
三個中心(包含各個專業服務組)都位于鎮主要街道上,綜治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和計生服務中心都有辦公場所,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和服務設施。配套的服務設施都有做到“八個有”:即有辦公設備、有便民設施、有服務臺帳、有群眾意見箱、有服務熱線電話、有服務資料、有服務監督臺、有LED電子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