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課對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微課對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212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108人,對照組104人。實驗組采取以微課自學為主、課堂總結為輔的方式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方式教學,實驗前后均使用《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對護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測評。結果兩組護生實驗前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及3個分量表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實驗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及3個分量表得分顯著高于本組實驗前及對照組(P<0.05)。對照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及3個分量表得分與實驗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微課應用于高職教學中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微課;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Microlecture)的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Penrose首次提出[1],2010年由廣東佛山教育局研究員胡鐵生將本概念引入國內[2]。微課是相對于常規課程的一個概念,具有主題鮮明、針對性強、時間短、實施靈活等特點,通常是以視頻的形式講授一個獨立的知識點,一般還包括練習測試、護生反饋、教師答疑等配套教學環節。護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時隨地反復觀看教學內容,預習或復習相關知識,為護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自主學習能力(AutonomousLearningCompetencies)是指護生在自主教學前提下,知、信、行3個方面均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運用各種客觀資源獲取知識的能力[3-4]。有研究認為,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學習合作能力3個部分。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培養和提高護生有效合理利用學習資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高職護理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務。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我國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微課應用于護理教學的經驗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微課教學對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現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在護生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在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16個班級中采用抽簽法隨機抽取4個班共212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108人)和對照組(104人)。實驗組中男生6人,女生102人,平均年齡(20.21±0.81)歲;對照組中男生6人,女生98人,平均年齡(20.32±0.77)歲。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高考分數、第一學年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國內專家林毅等編制的《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5]對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測評。該量表共有3個分量表,28個條目,總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6,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在0.69~0.79之間。該量表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包括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個選項,正向題分別計5~1分,負向題分別計1~5分,理論最低值為28分,最高值為14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主學習能力越強。
1.3干預方法選擇
《兒科護理學》教材中的“傳染病患兒的護理”作為教學內容,根據高職護理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該部分包括4個學時,主要內容有麻疹、水痘、猩紅熱、手足口病等出疹性疾病患兒的護理以及結核病患兒的護理。該部分內容多、課時少,需要課堂授課和課外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完成,適合采用微課的方式教學。實驗組和對照組選用同一教學內容,由同一教師按同一PPT授課。
1.3.1實驗組
采取以微課自學為主、課堂總結為輔的方式教學,教學過程分為4個步驟:(1)制作微課:根據網上資源和醫院病例精心制作教學視頻,包括出疹性傳染病的表現、流行病學特點、皮疹患兒的護理、小兒結核病的特點、結核病患兒的護理5個視頻,每個視頻15分鐘左右。(2)建立平臺:建立微信群,群成員包括實驗組護生和任課教師,以便后期線上推送練習題,同時為護生提問、教師答疑、師生交流提供平臺,從而及時溝通,反饋教學信息。(3)推送微課:在授課前一周推送授課內容的微課視頻,視頻推送后的第3天推送相關練習題,練習題推送后的第3天推送答案及解析,并在微信群針對護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反饋。(4)課堂總結: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總結該部分內容的重點,并針對護生在微信群中普遍提出的難點問題集中討論解析。
1.3.2對照組
采取傳統方式教學,教學過程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后練習3個基本環節。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對所有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頻數分布圖、正態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分析數據的分布情況及特點。符合正態分布的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護生實驗前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和各分量表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實驗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和3個分量表得分均顯著高于本組實驗前及對照組(P<0.05)。實驗后,對照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和3個分量表得分與實驗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3.1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類對健康要求的不斷提高,護理專業教育的目標必然也會同步提高,培養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保證護理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當前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6]。然而近年來高校不斷擴大招生,高職護生基礎教育和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差[7],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大學教學模式和中學教學模式不同,護生普遍適應中小學灌輸式的教學,習慣在父母和教師的監督下學習,在缺乏外界壓力的情況下,護生缺乏自我監督和管理的意識[8];第二,信息能力較差,現如今護生身處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尤其是網絡信息豐富多樣,但同時也存在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的問題,護生獲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有待加強[9];第三,缺乏學習合作能力,“90后”護生自我意識強,同學之間缺乏積極有效的合作學習,應幫助護生建立學習小組,將學習任務分工,共享學習資源,使護生意識到通過合作互助,能夠實現小組和個人的成功[10]。
3.2微課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通過微課教學后,自我管理能力較前顯著提高(P<0.05),同時實驗組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微課教學能有效提高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微課內容短小精練,陳述簡單直接,針對主要知識點著重講解,便于護生在短時間內抓住教學目標和重點。更重要的是,護生可以利用手機和電腦隨時隨地觀看微課視頻,而且可以反復觀看,隨意快進,便于護生利用碎片時間針對自身需要實現個性化學習,也更加符合“90后”護生的學習生活習慣。與課堂長時間授課相比,微課教學更能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和時間護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安排,有利于護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11-12]。
3.3微課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的信息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通過微課教學后,信息能力較前顯著提高(P<0.05),同時實驗組護生的信息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微課教學能有效提高護生的信息能力。微課教學是線上教學,護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可以針對一些難點和熱點問題實時線上檢索相關知識,有利于提高護生拓寬信息渠道的能力[13]。針對某一問題進行網上檢索,必然得出很多檢索結果和相關知識,選取有用信息閱讀和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對護生分析和處理信息能力的鍛煉及提高[14]。
3.4微課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的學習合作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通過微課教學后,學習合作能力較前顯著提高(P<0.05),同時實驗組護生的學習合作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微課教學能有效提高護生的學習合作能力。本研究采用的《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中,學習合作能力分量表主要包括尋求幫助的能力和交流能力?!?0后”護生多數以自我為中心,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動性,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及合作甚少。本研究實施的微課教學是在微信平臺上教學和交流,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日常溝通習慣,有些護生在課堂上很少提問,但是在微課教學平臺上卻非?;钴S,能針對視頻教學內容和線上習題提出疑問,尋求幫助的能力明顯提高。護生在微信群的提問所有成員可見,其他護生也可以解答問題和繼續討論,有利于促進護生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得護生的交流能力得到顯著提高[15]。
4結語
本研究發現,微課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微課知識點碎片化,缺乏一定的連貫性,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第二,微課制作過程復雜,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和錄制微課視頻存在一定的難度;第三,部分護生過度依賴微課視頻,不注重課堂總結討論。因此,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應用于高職護理教學,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鄭良芬 單位: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