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政治史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郭凡嫡單位: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科學家有時候創造風險,但就其普通人對其風險和科學家的理解程度不同,也說明了對風險的認識對社會建構特征各有不同,風險的認識對于不同社會不同的階層也不盡相同,例如:中國社會大多數農村人只關心吃飽穿暖的問題,而在城市里中國人關心的是工作上的失業物價的通貨膨脹等等,而且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和社會制度,使人們關心的風險問題也不同。
環境政治學主要是對問題的主動發現,也就說是通常創造出一些問題,并對問題得到適當解決等等。社會建構的主要觀點,是對科學中的假說敢于提出異議,并發表看法,如果沒有挑戰的想法那就不正常了。比如,如今出來的毒奶粉事件及各種食品的致癌方面的論述,引來了不少爭論,同樣是環境問題,也有人說地球環境資源在枯竭,而不同觀點在相互駁斥,說資源不但不會枯竭反而還會增加,這都是對論點的相互互動的結果。
一個社會的正派觀點,一般不但跟科學界內部力量而且還跟外部政治力量有關,例如有些環境上的問題,在政治上的觀點是正方面的,而在科學界卻是有反方面的問題,而這些不同的觀點令一些關心環境問題的人感到無比的吃驚,許多大自然的河流污染都反映了這方面的缺陷,國家說利用開發,科學界卻說保留自然。
但如今我們愛護的大自然不是真正的大自然而是社會幾千年形成的文化建構物。所以現在我們的自然環境早已不是自然,而是社會文化人文等形成的自然。
實在論與環境政治學
實在論是一種新的流派觀點,有些人會說它和社會建構理論相互駁斥,社會建構無視大自然本身的事實。風險評價也是隨著國家發展的階段有所不同而已。而實在論則不能忽視的是大自然真正的自然,而在環境問題上,實在論所涉及的絕非僅僅如此。對歷史相對主義批判科學的解釋了社會建構主義,叫我們完全從歷史教條中解放出來,但缺點是沒給我們真正的信念精神。
對于實在論否定其師柏拉圖提出的理論只存在于觀念世界的說法,主張理論可經由感官經驗而得自于現象世界。主張自然世界的事實就是真實的、事物變化之原理,經由對自然的觀察與判斷,即是理論的來源;理論的由來是與環境的互動而得到。
結合環境方面來說,只不過承認了與主觀相分離的彼岸,創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生活,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大自然衍生成的,也屬于自然現象,而且人創造了不同的社會文化也屬于自然現象的一種,人生存在自然中也創造了不同的規范,為了維護更好的自然,從某種角度說這也是實在論的一種,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再最根本的意義上向環境中的人提出自然主義的要求,自然主義的意義多樣化,考慮的方面也是結合環境去考慮,尋求的道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