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哲學教育的近況與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相互影響
哲學發展不興旺,為什么會造成具體科學的向前發展呢?這個問題還需要從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關系說起。哲學不同于一般的那些局限于某種特定對象的知識體系。它是一種理論化的、系統化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我們對世界、對人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認識都是通過一種概念的形式,通過這種概念來不斷的改造世界、改善自己與世界關系的理論體系。可以說,哲學是一種介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特殊學科。哲學同神學一般,對那些迄今仍為確切的知識所不能完全肯定的事物也有著較深的思考。但同時哲學又能像科學一樣告訴人們許多的真理而非權威。也就是說,哲學不僅涉及那些科學所不能回答的問題,同時也能對神學家們的一些問題給予不同的解說。
同具體科學相結合隨后又區分開來是哲學發展史的一段發展過程。在不斷追求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情況下,對一些事物通過抽象的思維進行理論概括,就這樣早期的哲學便形成了。起初,哲學與其它的許多科學知識是混合在一起的,被人們看作是知識的一種總匯。但近年來,由于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自然科學開始了自己獨立探索的道路,并且從哲學中分化開來,開創出自己獨立的學科。
哲學是一種抽象、概括的學科,建立在具體科學的基礎上。哲學通過具體科學所提供的一些知識、資料和經驗中不斷地總結和概括,最后得出哲學的論述。同時,具體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在哲學的指導下完成的。細究科學史的發展可以得知,科學家的任何研究活動,某種程度上都是受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影響的。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起初是受“日心說”的影響的,但是后來由于其世界觀發生混亂,使其慢慢轉向神學研究;而休謨的時空觀則啟發了愛因斯坦,最后發明了相對論。可見,具體科學的發展中,哲學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把中國的科學與西方的科學進行比較,我們便會發現哲學在具體科學中的重要性。西方的科學之所以能夠取得今日的輝煌成就,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們長期以來對哲學的不斷探索和學習。在泰勒斯“去追求那唯一智慧、唯一美好的東西”的倡導下,西方涌現出了一大批哲學的探索者,如柏拉圖、休謨、康德、亞里士多德、海德格爾等等。他們在對哲學進行研究實踐的同時還把哲學的思想發揚傳播出去,具體科學也在哲學的指引下不斷向前發展。可是在中國,對于哲學發展曾有“中國無哲學”的戲言,盡管這句話有些夸大,但也能從中看出哲學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從古至今,在中國很少出現過世界級的哲學“大家”,另外,中國哲學史上許多的哲學思想,都是零亂的,不完整的,沒有自成的體系。對問題沒有進行系統的探索和研究,沒有分清主、客體關系問題。但也正因為主客不分,造成了人們在邏輯思維上的欠缺。因為只有分清主客體的關系才能談邏輯學,再加上我們對邏輯學鼻祖惠施、公孫龍的學說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研究,于是對主、客關系的認識也不深。可是在西方,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已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由此可見,哲學是造成中西科學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哲學教育的發展途徑
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和繁榮程度,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和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力量。哲學能夠使人們對世界進行思考和探索。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如果沒有了哲學教育的發展,那么哲學的發展也無從談起,那么這個國家和民族在精神方面的財富也將有所欠缺。因此,只有認識到哲學的重要性,只有重視哲學教育的發展,才能使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科學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才能使一個國家和民族長盛不衰。
要發展哲學教育,首先要改變那些陳舊的思想和看法。認識到哲學與一般社會科學的不同。雖然哲學不能像應用性的自然科學那樣馬上幫助人們解決所面臨的困境,哲學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其它行業和學科門類所得出的經驗和理論上。但是哲學會從最為根本的角度關注一些較為實際和現實的問題。可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更多的人崇尚于那些能夠快速解決問題,并且獲得經濟利益的自然科學或者是社會科學。哲學卻僅僅是一門指導性的學科,不能創造出直接的收益。但是,如果沒有哲學的指導,那么其它具體科學將很難有什么發展,細究人類的發展歷史便可知曉這一點。因此,在探索和研究哲學時,我們要丟掉那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把眼光放長遠。
其次,哲學教育要落到實處。我們不能把哲學教育掛在嘴邊,卻不落到實處,而是要通過政府和個人的不斷努力,給予哲學教育足夠的重視。就政府而言,應該加大哲學教育方面的宣傳和投入力度。西方的哲學思想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得益于那些哲學家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去思考和探索真理。比如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屬于奴隸主階層,如此他便不會在衣食住行上花費任何的精力,可以專注于哲學研究工作。因此,如果政府部門對哲學教育和研究上的投入不能加大,那么哲學研究必將困難重重。
再次,倡導學術自由,鼓勵學術論爭。一個學術的發展,除了有賴于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外,學術上的論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政府集權控制,那么教師或科研人員在學術上本應具有的懷疑精神、創新精神、批判精神就會受到制約,使學術的發展有所局限。因此,我們應鼓勵哲學工作者,要大膽地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看法,要具有求實創新的精神。另外,還可以借鑒西方的一些較為先進的哲學思想,以此來發展自己的哲學思想。
總而言之,哲學教育不僅是一個歷史問題,還是一個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哲學教育在中國的現狀,并且使哲學在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其涉及到觀念更新及制度更新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它的解決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
作者:李俊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