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口腔學多元化教育成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曾超姚運紅熊暉李洪梅唐加步孫艷芹單位:廣東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
針對大體標本種類和數量較少這一情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經常要注意在網上搜集與本次實驗課所學的口腔疾病相關的圖片,盡量從國內外口腔教學網站中搜集具有代表意義的典型的圖片。實驗課時將圖片以幻燈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配以生動的講解,學生以圖片的形式接受信息,往往會在課堂上更加認真聽講并且體會更深。口腔病理教學切片由于標本來源困難,制作過程較復雜,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時也難以找到理想的教學切片。
由于教研室暫時還不具備制作切片的必要條件,因此,主要是通過國內在此方面水平較高以及基礎較好的單位購買高質量的口腔病理專業教學切片,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針對口腔組織病理學課程內容特點,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該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例如口腔組織學和胚胎學部分的實驗教學主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結合傳統的繪圖示教法。多媒體教學比較形象、生動,并且承載的信息量也比較大,再配以圖像、動畫等加以演示,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對于學生難以掌握和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結構,可以適當采用繪圖示教來增強教學效果。
對于口腔組織病理學部分的內容,應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和病例討論結合以問題為基礎(PBL)的教學法。在學生初次接觸教學內容時,通過臨床病例的方式使學生對所接觸的知識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相輔相成,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如在介紹發生在腮腺的腺泡細胞癌時,先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將患者的病史以及相關圖片展示給學生,以此為基礎介紹腺泡細胞癌病理特點和臨床表現,腺泡細胞癌具有腫瘤細胞體積大、胞質透明的特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提醒不僅要掌握腺泡細胞癌鏡下特點,還要考慮是否為口腔轉移性腫瘤,如腎透明細胞癌轉移至腮腺。
引導學生將基礎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從而鍛煉臨床思維,提高學生綜合臨床素質。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增強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
開展口腔組織病理學實驗教學情況調查,逐步改進實驗教學方法
為了及時反饋學生對實驗教學的滿意程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本校口腔醫學2009級79位學生進行了實驗教學情況調查,見表1。
廢除單一的期末考試體系,建立多元化考試體系
考試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前的病理教學模式是把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途徑。這種評價體系導致學生認為實驗教學是理論大課教學的陪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
在這種思維方式引導下,再加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口腔組織病理實驗教學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教學實踐中的摸索,作者建立了一套多元化考試體系,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不僅包括期末卷面成績,還包括平時成績和實驗技能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又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和課堂上的表現以及作業成績。實驗技能成績主要是切片考核,并且平時成績和實驗技能成績占總成績的40%。通過以上方面的綜合考核,使實驗測評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糾正了學生平時不發奮,考前搞突擊的不良學習習慣,切實加深學生對本學科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口腔組織病理學實驗教學當中,多數學生希望有一定難度的病例分析題目進行思考,并且在討論過程中希望與教師進行交流,以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大多數學生認可經常進行病例討論可以提高自己的臨床思維能力。同時,為了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放松,應該在實驗課當中對學生進行較多次的小測驗。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通過即時反饋教學信息和了解教學效果,優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建立規范的多元化測評體系以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一定可以使學生對口腔病理學內容印象更深,掌握得更扎實,為畢業后從事口腔病理及口腔臨床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