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略談口腔醫學生對口腔預防的體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培養學習的興趣了解醫患關系的重要性
1.1注意培養醫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
對于早期接觸臨床的醫學生而言,學科專業知識尚未接觸,提前講述大段的疾病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或診療計劃都是枯燥而深奧的,如果反復灌輸這些內容,反而適得其反,讓學生對今后專業甚至工作的熱情大大降低。那么如何在短短的幾天內讓學生初步了解專業內容并且促進他們對學科興趣的提高?結合口腔預防醫學的專業特色,帶教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內容淺顯而日常實用的知識進行引導。如圍繞生活的許多實例,介紹一些口腔的保健知識,包括如果出現牙疼痛可能會是什么原因;如果發生牙外傷該如何處理;如果要鑲牙會有哪些可選的方式;如果要看口腔科醫生,在口腔醫院應該看什么科室等等。許多人都會遇到牙疾病,從學生自己或身邊的人、事說起,抓住他們的興趣點。由學生心中的疑問談起,如怎樣刷牙才正確?市場上牙膏很多,應該選用哪些牙膏?國外經常使用漱口水,究竟漱口水有什么作用?剔牙到底對不對?通過這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初步了解必要的口腔專業知識。此外,可以將一些口腔保健的實踐措施演示給學生,并指導他們正確使用。學生對此興趣盎然,紛紛表示早期接觸臨床收獲頗豐、受益匪淺;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臨床診療中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宣教、貫徹三級預防概念十分重要。此外,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口腔健康狀況。利用早期接觸臨床的機會,為每個同學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并提出相應的建議,讓他們對自己的口腔情況有“自知之明”,愛護不了自己牙的口腔科醫生怎么會是一個好醫生呢?由于針對自身的口腔情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2鼓勵醫學生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職業道德的培養是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早期接觸患者,有助于訓練學生與患者交流的能力[6-8],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9]。帶教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法律意識、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等方面的教育與正確引導。同時,帶教老師應借助早期接觸臨床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患者的尊重、理解和關懷理念,適當引導學生與患者交流、溝通。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職業道德的修養和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相融合。早期接觸臨床是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的過渡階段,有助于改變學生面對患者緊張、不知所措的局面,幫助學生消除膽怯、恐懼的心理。通過早期接觸臨床,觀察、了解醫院的運作、醫療環境、常規醫療程序、醫生的角色、工作性質,初步訓練醫學生主動與患者溝通和交流的能力與技巧,提高醫學生自發的博愛、人道的職業責任感[1,10]。在早期接觸口腔預防醫學專業過程中,學生也深刻領會到良好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學生主動與患兒和家長交流,為患兒講故事,消除了患兒的牙科畏懼心理。還自行制作精致的紙花,作為患兒看牙的鼓勵和表揚,深受患兒的喜歡和家長的好評,學生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責任感,提高了對今后職業的認同感。
2合理安排早期接觸臨床的學習過程
2.1學生自主選擇學科專業
在安排早期接觸臨床時,首先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學科專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而不是為湊組而硬性安排。由于早接觸臨床的低年級學生僅僅學過基礎課程,對各專業、科室的特色和范圍不熟悉,教師可以在第一節課上做相關的簡單介紹,有助于學生合理選擇以及明確開設早期接觸臨床的目的和意義。
2.2合理安排每組學生數
每組安排的學生不宜過多,人數根據臨床條件而定,但一般不超過4人[11]。如果人數太多,學生學習的效果將受影響,了解實踐的機會大大減少,無法仔細看清老師的手法、無法聆聽老師的問診與交談。完全失去早期接觸臨床的意義。有條件的情況下,安排每組2~3人。當然,帶教老師與學生1對1組合,教學手段可以更靈活,效果也更好。
2.3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宜放在同一組別
由于醫學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累積性,相差一個年級的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差距甚遠。同一起跑線上的學生,對于同一個現象會有較接近的好奇心和興趣感,而不同年級的醫學生對問題理解的深淺不一、關注點也不同。低年級學生提出的問題讓高年級學生覺得太過淺顯、索然無味,甚至低年級學生因擔心提的問題過于簡單被笑話而不敢提;或者高年級提到的醫學名詞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太過深奧、聞所未聞,聽得云里霧里。這些情況均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分組時同一組的學生應來自同一年級。
2.4在帶教時應尊重患者
帶教老師可以向患者交代說明,努力獲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從而避免醫患矛盾的產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看、聽的學習機會。如果患者明確表示不希望太多的醫學生圍觀,那么教師應及時合理安排個別學生參加,避免醫患緊張、醫療糾紛等負面影響,以免對醫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造成不良影響。新形勢下的醫療環境和醫患關系,使學生臨床學習的機會大大減少。因此,帶教老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機會,但前提是征得患者或其監護人的同意,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
2.5對帶教老師的要求
早期接觸臨床的感受將影響醫學生學習、實習以及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尤其是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對醫學生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帶教老師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口腔衛生宣教的方式、語氣、態度等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帶教老師需借助這段時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作為帶教老師,既是教師又是醫師,必須德藝雙馨、為人師表,抵制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反之,將會給學生留下不良印象,甚至影響他們今后的從醫之路。帶教老師需臨床技能過硬、專業知識和經驗豐富,通過言傳身教,積極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道德教育。早期接觸臨床可以幫助學生將前期所學的醫學社會學、醫學倫理學、公共衛生學等眾多學科的內容,融入到具體的臨床醫療實踐中,從而獲得感性認識或加深理解,激發學習興趣。早期接觸臨床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醫療環境、醫患關系、醫患溝通等,初步培養醫療實踐中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希望通過早期接觸臨床,給學生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實習、工作熱情乃至職業生涯的規劃起到積極、正面的影響。
作者:陶丹英束陳斌潘瑛馮希平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