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學生思想政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深入學習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從始至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加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加強法紀教育;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加強學校、社會、家庭相聯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及加強學校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政工干部隊伍等幾個方面,切實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關鍵詞】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鄧小平同志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在鄧小平理論寶庫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的設計中,教育始終占據主要的位置,其中思想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務與目標、原則與方法、組織領導與隊伍建設等基本問題作了一系列論述。它們前后聯貫、相互聯系、內在統一,構成了一個完整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鄧小平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繼續和發展,對于改進和加強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黨的優秀傳統和政治優勢。教育好、引導好一代一代的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是我們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鄧小平同志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從培養接班人,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1978年他就明確地指出:“我們的學校是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的地方。培養人才有沒有質量標準呢?有的這就是同志說的,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在這段話中,他強調了培養人才的幾個標準,首先是思想政治標準,即“有社會主義覺悟”,另一是文化素質標準,即“有文化”。他還指出:“我們一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實認真做好,不能放松.。”“學校應該永遠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在充分肯定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明確指出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他指出:“要加強各級學校的政治教育、形勢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觀教育、道德教育。”“我們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奮學習,遵守紀律,熱愛勞動,助人為樂,艱苦奮斗,英勇對敵的革命風尚,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忠于社會主義祖國,忠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忠于馬列主義、思想的優秀人才,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成為有很高政治責任心和集體主義精神,有堅定的革命思想和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嚴守紀律,專心致力為人民積極工作的勞動者。”
二、加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
理想是指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們的政治立場、世界觀、人生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表現,是支配人們社會行為活動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而現階段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鄧小平指出:“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我們的事業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根本保證,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有共同的理想,也就有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在“四有”中,鄧小平也最強調的,是有理想。他在一次接見外賓談話中說:“根據我長期從事政治、軍事活動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過去幾十年的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
三、加強法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覺悟,糾正人的錯誤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巨大的,但也不是萬能的,還必須制定嚴格的法律和紀律,才能有效地規范人的言行。在鄧小平思想教育理論中也特別強調法制教育,他指出:“要加強民主就要加強法制。沒有廣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沒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民主要堅持下去,法制也要堅持下去。就好象兩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律,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這些觀點都充分說明法制建設的重要性,把法律和民主放到同等位置。他在強調法制建設的同時,還強調了法律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他指出:“法律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社會主義也要進行這個教育。”鄧小平也非常重視紀律教育,他認為,紀律是實現理想的保證,是達到團結不可缺少的手段。他指出:“有了理想,還要有紀律才能實現。”“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
四、加強第二課堂建設,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
理論灌輸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開展科技、文化、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活動也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鄧小平同志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他指出:“要恢復對學生課外活動的指導,增長學生的知識和志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他還指出:“不僅大中學校招生要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而且各部門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實行德智體全面考核的辦法,擇優錄取。”這段話指出學校除了要開展好課堂教育,學習理論知識和間接經驗外,還必須開展好課外教育,注重理論指導實踐,學習課堂上學不到的實踐知識和經驗,這也是為實現我國的教育目標所必須的。在課外實踐活動中,鄧小平同志也非常強調勞動教育,他指出:“一般學校要給學生參加勞動的機會。勞動也是教學,是政治思想課。”“學生參加勞動一是必須,二要適當,三要可能。”“學校要把勞動定到課堂中,每周規定半天,主要訓練娃娃們養成勞動習慣,加強集體觀念。”這些充分說明了勞動也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同時這一要求也是符合我國教育方針的。
五、加強學校、社會、家庭相聯系,形成教育合力,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效果與整個社會大環境、大氣候之間有著共同關系。環境好,風氣正,思想政治工作就事半功倍,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同時,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貫穿在各項工作之中,僅僅一個方面、一個部門去管,是難以奏效的。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發展,大學生接受的信息越來越多,知識更新也越來越快,這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更多便捷,但同時也帶來許多沖擊和挑戰。鄧小平也曾指出:“現在學生中出現的某些問題,有多種原因,有社會原因,有家庭原因。”這充分說明了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臨著更加復雜更加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來共同關心共同支持。面對這種情況,他強調:“我們希望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個有關部門的同志,整個社會的家家戶戶,都來關心青少年思想政治進步,把被‘’破壞的優良傳統恢復和發揚起來。”(14)“教育決不只是教育部門的事,各級黨委要認真地作為大事來抓。各行各業都要來重視教育事業,大力興辦教育事業。”
六、加強學校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政工干部隊伍,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證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各項工作更加紛繁復雜,越是紛繁復雜,越是不能放松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早在1983年,鄧小平同志在十二屆二中全會上強調了要加強黨委對思想戰線的領導,他指出:“加強黨對思想戰線的領導,克服軟弱渙散的狀態,已經成為黨委的一個迫切任務。不僅理論文藝界,還有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群眾文化和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等各個方面,都有類似的或其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還指出:“我們說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各級黨組織應該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業務工作,盡可能交給政府、業務部門承擔,黨的領導機關除了掌握方針政策和決定重要干部的作用外,要騰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如果一時還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至少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上,否則黨的領導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強。”因此,作為高校黨委也同樣必須關心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協調好黨政工作,完善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學校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從而保證學校穩定發展,學生健康成長。
鄧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為新時期高校開展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明確方向、總結經驗、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不斷探索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新方法,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