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農村發展事跡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說“振興農村”,不乏也包括雄振“興農村”的鄉土情懷,因為,這就是我們村的名字,鑒于重名的緣故,我要告訴大家,這個興農村是天津市千年古鎮軍糧城中一個只有1平方公里大,養育著600多人的小村,村里現在還有一位老紅軍,年底時村兩委會和我去給他老人家送米送面送溫暖,當時,我感覺一股沉重又炙熱的滄桑和血性從內心深處涌來,激發我有所思,有所悟,更要有所為。要戰斗下去活下來,要活出精彩毫不退縮,要永不言敗充滿信心,要鍥而不舍執著超越,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這不就是亮劍精神?
面對強大的對手,毅然亮劍的勇氣
從大方面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黨和國家發展的對手之一,中組部敢于亮起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之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骨干力量。亮劍農村,真的需要一份勇氣,才能為這個時代書寫出具有如此深遠戰略意義的一筆。
從小方面講,一個個剛從大學畢業的有志青年積極響應,下到基層,深入農村,到發展最需要的一線去,揮灑青春,奉獻于這廣闊的黃土地,沒有甘于寂寞,不怕困難的勇氣,是決對做不到,也做不好的。
面對艱難的戰爭,戰斗到底的勇氣
這是一場不可能立竿見影的持久戰,如果非要計算時間,那么或許兩年三年都太短了,正因如此,才需要幾代村官人前仆后繼的不懈努力,從而促進這項工作形成更好的長效機制。這么長的時間里,能不能在艱苦卓絕的戰斗中堅持到底,是我們的第一道考題,任何時候如果退卻了,那戰斗就由主動轉為被動,在這個不進則退的時代,我們既然開戰就必須快步前進,視困難如草芥,手持利劍,才能突出重圍,擁抱成功的光環。
面對轉換的戰場,毫不動搖地勇氣
“打仗,不只是只有在戰場上拿著槍沖鋒,在任何地方都有他的戰場!學校也一個戰場!”農村,也是一個戰場,從學校到農村,從一個戰場到另一個戰場:曾經月上西樓,黃卷青燈,衣帶漸寬;而今胸懷百姓,關心經濟,踐行真理。但追求始終不變: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在這個新的戰場,要打贏打勝仗,須得知己知彼,才能所向披靡,振興農村。我們的敵人從前是貧窮,是落后,現在是科技致富,是探索發展。這個戰場雖不硝煙彌漫,但面對敏感問題,稍不注意就可能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戰場沒有腥風血雨的刺激,要頑強戰斗下去,就要耐得住寂寞品味孤獨;這個戰場沒有功不可沒的威名,只有沉得住氣,彎得下身,默默無聞的公仆;這個戰場甚至不會產生革命愛情的壯麗,它平淡但不平凡,縱然你有千萬感慨都只能在離開戰場之后再打開思緒的閘門,因為能在這個戰場奮斗的青春太短暫,就算做不了神百發百中,也要仔細觀察,建言獻策,有的放矢。思考與行動在這個戰場上總是矛盾又互補地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做得更多更好,能發一點光就不浪費一點熱。
重視又在戰術上藐視敵人的勇氣
戰術制勝,看似深奧難懂,其實不然。行軍打仗,講究紀律才能克敵制勝,我們的工作雖然普通,卻不能忽視了自我要求和約束。細節成就精彩,每天提前十分鐘上班打掃衛生宣告新一天的開始,和村委會交流思想和老百姓促膝長談和其他村官分享工作心得幫助你積累方法總結經驗,宣傳文件精神緊跟社會節奏從而先發制人,發揚白加黑,5+2,莫等閑,今日事今日畢。繃緊戰時這根弦,多聽戰友師長的意見,做好聯系村委會、街道辦事處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紐帶,不要怕做不好,不要怕羞,不要怕事,溝通創造價值,既然以這種身份到了這個戰場,我們的責任就不僅僅當好一個兵,更要協助書記村長帶好一個班子,搞好一個村,讓村民們看到這新來的村官積極向上的精氣神,要走到群眾中去,才能提高戰斗的凝聚力,我們的作戰水平才能更上一個新的臺階。誰敢說這樣都不能稱霸戰場?這就是我的目標,我從這面明鏡中看到過自己的頹廢,克服了無所是事的懶散,樹立了一種帶頭人的思想,戰場是磨煉人的好地方,戰地情誼經歷過槍林彈雨的洗禮,千古流芳,我們對于這個象牙塔外的地方,從陌生到熟悉最后是愛,愛到無論我們人生的腳步行到何處,都帶著那戰場上的沖勁兒、韌勁兒、服氣但不服輸的勇氣,戰斗越殘酷,我們越堅強,對于未來,戰斗給了我們村官不一樣的開始,與眾不同的旅途收獲。
論人——亮劍是一種氣魄
鬼子那邊兒可能不知道獨立團,但沒有不知道李云龍的,知道了李云龍,就知道了這樣一個有傳統有血性有特殊戰斗力的部隊。在天津,問興農村,天天從村口過的511路公交司機也許都不曉得,但說到村支書王金柱,那么諸如感動天津人物、勞動模范、十佳道德模范等榮譽已經足以聞名。也是有了幾代這么心系村民,樂于奉獻的好書記拔出亮劍,興農村才終于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脫貧致富了。
對待機會,敢于一搏的氣魄。
剛來我也不知道,如今這么有錢的“興農村”在過去,那是窮得個叮當響,這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必須得益于黨的好政策,更是幾代人艱苦創業的結果。回望我們村的創業歷程,十分不易,如果說當村官辛苦,那么再辛苦也沒有興農村幾十年風雨兼程千磨萬擊更辛苦的了。經濟普查的時候我們挨個企業地去調查,當時我很驚訝地問一位普查員:“怎么有這么多的鋼材廠啊?”他意味深長地說:“這是用了很多年才發展成的。”這很多年里面,不僅僅是老老實實做生意,建廠初期,那是困難重重,生意失敗,權作經驗,燃起斗志;關鍵時候,那是看準時機,孤注一擲,挺過艱險,站穩腳跟;發展時期,那是銳意進取,戰勝疾患,一如既往,共同致富。一個村有了龍頭企業,就有了活起來的先鋒,王金柱終于站了起來,他的公司在風險和機遇并存的行業里存活并壯大起來。常言道生意難做啊,但有了這位身先士卒的開路人,村里就有了更多的企業,更雄厚的經濟實力,才有了今天的“興鋼村”。多少汗水鑄造了這把披荊斬棘渡難關的亮劍,劃出金融危機冰封下的希望和陽光一路走來,終于海闊天空。他們和其他生意人一樣也焦慮也疲憊也累得直不起腰,但或許也有些不一樣,他們有一種精神別人打不垮,金融危機嚇不垮,他們還能在自己步履維艱的時候慷慨解囊,在非典的時候向鎮政府捐款協助鎮政府渡過難關,在地震的災難面前,把大愛傳遞到打不垮的地震災區,全村上下,沒有不積極踴躍的,企業老板投資災區支援建設,村民們把新做的棉被棉衣捐給災區幫助災民們渡過嚴冬,那天一大早,我就被一大群前來捐衣捐物的老人家們感動了,試問誰,敢看不起這樣的農民?
持之以恒,擲地有聲的氣魄。
興農村的村委會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這也是興農村的一大亮點,是我看齊的榜樣。難道事情多得沒空休息?不,就說這兒的崔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卻連各戶的門牌號都能背出來,慢慢才發現,他是做多了自然就記住了,和他們的交流種我知道爺爺們在這里干了多少年做了多少事想了多少腦子,為的就是我們村更團結更好,這不是我以為的只要寫好材料就行,只要了解村情就行,小小的村有大大的故事,小小的我們也有大大的夢想,可是夢想在大也要腳踏實地,農村工作不同于城市白領,你要干練也要親切,要有調研才有發言權,不能只看到各個村級組織把各項工作做得井井有條,更要看到他們都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有些東西生拉硬套是行不通的,比如發存折和發現金雖然意思都一樣但村民更傾向于后者,我們要走向電子化但不能急于求對每個村民的利益我們都必須放在心上,比如集體資格認定關系每個村民的切身利益,要不偏不倚地對待每種情況每個人,不能不經思考的許諾,更不能信口開河,我們要注意說話的態度和語氣,村民們自然就信服你說話的分量。
永遠競爭,奮斗一生的氣魄
人生是永遠的競爭,奮斗是唯一的出路,興農人在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后奔了小康,在走上軌道后沒有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他們的視野早就走出農村,他們的眼光早就看向世界,無形的亮劍精神鼓勵著興農人勇往直前,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洞察周圍的世界,用更廣闊的視角去籌劃如何讓這里的鋼材市場更規范,如何搞好水渠灌溉的工程,如何做活小額貸款,如何讓班子建設更好,還一直沒有忘了關心身邊的殘疾人困難戶,興農人不是只為自己的小家奮斗,他們“不扔下任何一個老伙計”。其實我們村官到農村,精神或者生活就算有不如意,也要堅守信念。付出總有回報,每當我走在興農大街--這條全村人民自己出錢修的路上時,我感到每一步都那么來之不易,付出多的和付出少的都走在了這條路上,看似并不公平,出錢多的似乎吃了大虧,可想想,要個個都怕吃虧,那也就沒有自己腳下的路了。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回報給大家的是比這些付出更多更寶貴的團結向上、健康衛生、并肩作戰壓倒一切敵人,一起生活得更好。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氣魄
人的存在很簡單,但是人的生存很艱難,尤其是農村,他們的業余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條件是越來越跟得上了,但是和城市比還是有一些距離,變遷中的沖突時隱時現,我們村官在新農村建設這條長路上就要有我們的眼光和思想,發現問題找突破口,活思想謀出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事都是事,忙并快樂著。我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在大隊操作電腦的時候,爺爺們從旁經過,都樂意請教一二,這種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氣氛就讓我覺得每天都可以是新的,我堅信人不管年輕、衰老,都可以在心靈上永葆青春,我也堅信,不管將來的農村變成什么樣,那純樸的鄉土氣息不會消失,興農村的亮劍精神也一直會在。
寶劍鋒從磨礪出,可不可以這樣說,我們就是一把把經過組織考驗過的劍,要磨亮就要經得住生活更嚴峻的考驗,不斷學習,要能在漫長的建設過程中發揮我們的作用和價值,那么這把劍就算一把真正的寶劍,可以為新農村建設服好務,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