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老人校園建造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滿足我鄉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老年人安度晚年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在縣老年委、老年大學的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支持下,馬湖鄉老年學校在2011年以瞄準創建市規范化老年學校為目標,堅持正常辦學、規范辦學,在辦學條件、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上都有明顯的提高,受到廣大參學老年學員的歡迎,使老年學校越辦越好、越辦越有起色。
2011年,馬湖鄉老年學校共有注冊老年學員人,其中機關、企事業離、退休人員人,農民老年學員人。老年學校每月上課2天,每天4課時,每月8課時,今年完成96課時的學習時間。學員正常到課率達到90%以上。學校開設時事政治、醫療保健、農技農藝等三門課程,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內容,使所學內容緊密切合當前形勢,為老年學員喜聞樂見,做到形式、內容、質量的有機結合。
根據今年的辦學實踐情況,我們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在辦學條件上有所改善
原鄉老年學校由于政府辦公樓不夠用,使用面積達不到規范校的要求,2011年鄉新辦公樓建成后,將原政府辦公樓劃出300平方米作為老年學校的專用辦公、授課場所,并將原會議室改為老年學校教室、重新進行粉刷、裝修,并安裝了柜式空調、遠程教育系統等硬件設施,使老年學校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黨委、政府對老年學校工作十分重視,每月聽取一次老年學校的工作匯報,并研究老年學校的工作,及時給予指導意見。黨委書記殷傳才、鄉長韋曉暉、組織委員徐景峰等同志數次到老年學校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并親自給學員上科學發展觀課程,使參學人員深受鼓舞。
在經費使用上,黨委、政府舍得花錢,2011年共投入資金10萬余元用于添置硬件設施和場所維修。并按每學員每年150元的經費列入鄉財政預算,使學員在生活、娛樂、學習上有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吸引學員參加老年學校學習。
二、在教學管理上力求規范
2011年,在教學管理上我們注重抓教師隊伍建設,各類表、冊、檔案的匯總留存以及做好各類軟件的管理工作。一是嚴格學員的學籍注冊工作,保證學員能正常到校上課,學員的到課率達到90%以上。二是做好教師隊伍的穩定工作,在鄉鎮、機關、學員中聘請有一定專業技術的人員作為教師,發揮他們的專長、堅持備課教學,收到明顯的效果。馬湖衛生院醫生王東洋同志系中醫學院畢業生,從醫幾年來有豐富的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他主講的醫療保健課深受老年學員的歡迎。黨委書記殷傳才同志主講的“馬湖鄉科學發展觀100問”,對學員啟發很大,對學習科學發展觀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做到了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學員吳冠東原是中學教師,文學功底深厚,他主講的文學講座給學員帶來了不少真知灼見。三是堅持上課時間的落實,堅持每月學習上課2天(中午在鄉食堂安排就餐),每天上、下午各2個課時,每個課時45分鐘,全年按96課時授課。在時間上一般安排在星期六、日,以保證學員能安心學習,不受干擾。四是注重對各類資料的收集、保存、歸檔,以便接受上級的評估,做到有檔案、有資料、有人管。
三、在教學質量上有所提高
實踐證明,辦好老年學校,對參學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推動黨委中心工作,促進鄉村文明建設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在送溫暖活動中,老年學校學員紛紛捐款捐物,每年春節,鄉機關老年學員自發捐物到鄉敬老院慰問五保老人,體現了黨委政府的關懷。在處理一次非正常死亡案件中,學員李正棟同志主動配合黨委、政府做好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圓滿地協調解決了矛盾,避免了一次重大上訪事件。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鄉鎮老年學校的創辦時新的事業,我們剛剛起步,尚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師資隊伍不能適應學校的需要;二是學員不能像縣老年大學那樣分班教學,只能一個班普通教學,只能辦綜合班;三是老年學校的崗位沒有編制,都是兼職,難免對學校的正常活動有一定的影響。建議要對鄉鎮老年學校設定專職崗位。
以上是我鄉老年學校工作中的幾點體會,我們決心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認真做好2012年的各項工作,迎接省市縣的各項評估,力爭達到乙級校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