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局全年科技事業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圍繞創新,突出項目,提升產業技術創新水平。我局堅持把實施科技項目帶動戰略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緊扣項目突破和落實科技創新工作。一是抓好科技項目,提升帶動實力。在實施科技項目上,找準創新點、效益點和應用點。重點抓好推廣示范型農業科技項目,大力培育創新型高新技術項目,注重轉化產學研對接型項目。**年,我市組織申報國家級重大專項1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1項、省級重點科技項目7項。目前,已落實并下達的省級“一縣(市)一業”重大科技專項“**市林業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示范”1個,省重點科技項目“表面耐磨涂層強化截齒技術研究應用”、“竹木廢棄物水蒸汽——微波熱活化法生產活性碳技術的開發應用”、“竹筍新害蟲——浙江雙櫛蝠蛾的發生規律及綜合治理研究”、“樂昌含笑育苗及人工栽培技術推廣”以及省技術創新資助項目“聚丙烯防裂纖維加氣混泥土砌塊產業化”等5個,爭取到省上科技經費183萬元。同時,列入**市重點科技項目有“毛竹商品林高效可持續經營技術推廣”、“**市大氣降水酸雨形成與局地污染源影響的研究”2個,下達科技經費16萬元。此外,我市拿口鎮申報“國家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鄉鎮”已獲國家科技部批準確認,并提交受理“優質竹木復合結構材技術開發”示范建設項目,有望實現爭取國家級科技項目零的突破。**年我市無論在爭取科技項目的數量上,還是項目的層次與經費上都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二是抓好項目開發工作,確保招商任務完成。按照年初**市科技局和**市政府下達的科技招商項目開發任務要求,我局在抓好科技項目的同時,全力抓好生產型項目開發的招商引資工作。建立完善項目開發目標責任制和獎罰激勵機制。局主要領導親力親為,全局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營造人人參與項目開發的濃厚氛圍,項目開發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年完成項目開發策劃2個,一個是引進客商林滿峰投資興辦“**市南**蛇類科學馴養有限責任公司”落戶**。該項目總投資1**萬元,建成集蛇類科學馴養、觀光科普、蛇類綜合研究開發利用為一體的科研生產基地。目前,項目開發進展順利,已初具規模。另一個是“**市明旺生物蛋白酶飼料開發養殖科學實驗場”已完成項目可研策劃,部分開發項目已啟動。該項目運用生物技術研發生產多肽高蛋白酶飼料添加劑并推廣應用畜禽養殖。
二、科技支撐、示范引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局把加快新農村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一是抓好農村信息化建設。近年來,我市已逐步建立完善科技、農業、鄉鎮、協會等多部門共同參與、協調推進農村信息化科技行動的運行機制,加快了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我局安排專項資金購置4套遠程視頻培訓系統硬件,分別安裝市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中心、拿口鎮、下沙鎮等4個播放點。充分發揮閩北農村科技信息網系統功能,組織開展農業科技在線服務培訓和遠程電子專家答疑技術咨詢,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建立**市科技信息網站,宣傳國家科技政策與法規,定期各行業科技新動態、科技新成果,普及農業科技知識。通過建立科技信息網站,進一步推動了我市農村科技信息化進程,提高我市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搭建我市涉農產業與外部市場、高校院所聯系合作平臺,增強政府部門對農業產業的指導和服務力度。二是抓好農村科技示范工程。我局以拿口鎮“國家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鄉鎮”和省級“一鎮一品”以及**列入省級“一縣一業”、“一鎮一品”科技富民強縣(市)專項行動計劃為契機,突出農業科技項目的示范抓手作用。拿口鎮“一鎮一品”省級技術創新示范重大專項的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并順利通過省科技廳專家監理組對該示范項目的中期監理,一致認為項目已完成本專題階段目標任務,達到預期目標。同時,我市列入**省“一縣(市)一業”科技富民強縣重大專項“**市林業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示范”也已啟動實施。通過這些重大科技示范項目的實施,加快我市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提高農業產業化創新效率,推進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將起到較好的示范、引導和輻射作用。我局安排市級科技計劃向農業項目傾斜,撥出專項經費,建立農業新技術推廣科技示范片,在沿山、下沙鎮分別組織舉辦“水稻直播栽培新技術推廣”、“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兩場科技示范片現場觀摩活動,鄉鎮農業科技人員、農民技術員、部分種糧科技示范戶應邀參加。還大力支持我市老年科技服務團開展農業科學試驗示范活動。通過**、**電視臺等媒體宣傳報道,收到較好的示范輻射效果。三是抓好科技下鄉和科技宣傳培訓工作。依托閩北農村科技信息網,充分利用遠程視頻培訓系統,舉辦“科技·人才海西腹地”、“用現代農業科技武裝農民及改革傳統農業”等3期科技知識和農業技術講座。我局在三月份本市科技宣傳月和五月份全省科技宣傳周活動中,突出“提升科學素質,共建和諧**”主題,多次聯手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工委、市科協、農業局、衛生局等部門,巡回農村、社區開展技術培訓、科技趕集、現場觀摩及科普知識圖片展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科技宣傳活動。我市重點抓好星火科技特色產業農民工技能培訓,全年組織舉辦種、養、加各類技術培訓班101期,受訓人數達1**10人次。我局還在**辦事處“杏林苑”社區建立“科技進社區示范點”,邀請有關專家在社區舉辦“健康心理、食品衛生、防震減災、科學節能”等方面的科普知識講座和科普圖片展,并撥出專款建“科技宣傳欄”等設施,受到社區廣大群眾的歡迎。四是抓好農村產學研合作。我局重點抓好“林產加工產業培育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正紅菇保護地菌根多樣性增產技術研究與應用”、“球根類鮮切花卉種球脫毒繁殖技術與產業化發展”、“毛竹商品林高效可持續經營技術推廣”、“黑孢塊菌仿生栽培研究及產業化示范”等農業科技項目與省內外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并在科技經費上給予重點扶持,為我市新農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定期召開全市科技副鄉(鎮)長和科技助理員聯席會議,不斷完善農村科技工作機制,為“三農”提供更好、更多、更有效地服務。
三、創新機制,重心下移,提升科技服務質量。我局從強化部門管理職能入手,不斷創新科技工作機制,狠抓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在提升服務質量上求實效。我市科技工作呈現六個轉變:一是科技管理重心從過去局部考慮科技工作,向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謀劃科技經濟發展轉變;二是從主要依靠計劃和行政推動科技創新,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共同推進的方式轉變;三是從注重單純技術、設備引進向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轉變;四是從注重資金項目扶持向政策導向與資金項目扶持相結合轉變;五是從注重項目實施向人才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示范相結合轉變;六是創新管理模式,從注重“管理型服務”向“服務型管理”轉變。(1)建立聯系企業制度,科技服務重心下移。近年來,我局不斷探索更好服務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從局領導到一般工作人員實行掛點聯系重點企業的服務制度。主動熱情幫助基層多辦實事,積極跑項目、搭平臺、傳信息、引技術、搞開發、辦培訓。每個人確定聯系重點企業3—4家,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發展動態和技術服務需求,多渠道為企業爭取科技項目和“6·18”科技成果轉化對接項目,促成企業做好產學研合作,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使科技更加緊貼經濟和服務工業落到實處。通過實行聯系制度,幫助企業爭取到上級各類科技項目5個,科技經費近1**萬元。征集企業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20項。同時,還重點做好鑫森碳業和遠通新建材2家申報**省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發展,并通過省科技廳現場考核(待批)。我市還新發展民營科技企業6家。為了做大做強**林業及林產加工業,我局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召開“一縣(市)一業”既林業科技發展研討會,我市部分林業科技工作者和企業業主應邀參加。與會者分析了當前我市林業科技現狀和生產中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并就加快我市林業及林產加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獻計獻策,確保重大科技專項的順利實施。(2)加快行業技術協會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為了有效整個科技資源,集聚科技力量,實現服務平臺共享,結合我市經濟發展實際,我局重點抓好林產加工和畜牧養殖2個行業協會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安排專項資金,依托**福人林產有限公司和**畜牧技術服務中心,建立行業產品質量指標檢測與畜禽疾病及食品安全檢疫預防公共服務平臺,并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行業共性問題與技術“瓶頸”研究攻關。同時,還積極配合市里籌建“**化工科技促進中心”。(3)抓好績效考評,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按照**市科技局《**年**市科技系統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和市政府下達創業競賽任務要求,我局精心安排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制定考核細則,突出工作重點,各項任務分解責任到人,作為年度機關工作人員崗位目標責任制考評的主要依據。重點抓好項目開發、能力建設、科技企業發展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工作。目前,我市科技工作績效考評指標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尤其是在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工作中有了新的突破,再上一個新臺階。進一步加強機關效能和行風建設,不斷推行機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我局印發機關行風效能意見征詢表,召開機關效能行風建設監督員座談會,廣納見言、認真整改、完善管理、不斷創新、提升服務。此外,還認真做好“三扶一”吳坑村、新農村建設金坑掛點村以及下派“五一九”路居委會的幫扶工作,并在經費上給予重點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