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現代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性恩格斯曾明確宣稱,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不是死記硬背的教條。列寧也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發現了真理但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為進一步認識真理開辟了道路。所以自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同樣有一部發展史,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因此不可能要求馬列主義為我們提供標準答案。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根據時展的要求,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成具有鮮明時代性的理論,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現實課題。
1.2不斷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其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相結合,思想、鄧小平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代化的產物。今天,從國內形勢看,我國正處在偉大變革的關鍵時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華民族正處在發展新階段,全黨面臨著能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任務。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目標,前兩步已經實現了。實現第三步目標,還需要50年時間,不僅時間長,而且任務艱巨。黨要領導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必須首先把黨自身建設好,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二是我國的改革開放正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刻,共產黨人面臨著能否“變革不變質”“、變革不變向”的嚴峻考驗。因此,新時期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把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推向深入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化的過程。
1.3實踐“三個代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主要體現在,它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當今時代和實踐相結合,根據歷史條件的新變化,對我們在實踐中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作出了符合實際的科學回答,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種馬克思主義必須是發展著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僵死的教條化的所謂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大任務,就是要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過程中,對理論和實踐中面臨的若于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以便用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地進行理論創新的過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不但要學習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時還要把“三個代表”要求貫徹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2社會科學工作者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
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環境下,有許多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與時俱進地去研究、探索和回答。社會科學工作者在研究、探索和回答這些重大理論問題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聯系實際是社會科學創新的根本途徑。發現和認識規律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反復的過程。理論要成為真正科學的理論,必須適應實際的發展而發展。這就決定了創新是社會科學的靈魂,是提高社會科學研究質量的關鍵。“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它們無法割裂與現實的聯系。”
從實踐中選擇研究課題,從總結實踐經驗中提升理論,再回到實際中接受檢驗,才能在理論和實踐的雙向運動中實現理論創新。社會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使我們的研究成果走進時代的廣闊天地,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戰場,積極地為黨委和政府的決策服務,轉化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物質力量。
其次,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原則。理論創新意味著新的觀點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客觀實際發展的內在規律,解決實踐提出的問題,指導實踐的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就是要在增強理論指導上發揮作用。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針對干部群眾學習貫徹黨中央的決策精神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有計劃地推出針對性強、有說服力的理論文章和研究成果,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黨中央的基本觀點和精神實質,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構建和諧社會努力工作。
社會科學工作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是無論在基礎理論還是現實問題的研究方面,都要及時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需要,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化的成果及黨中央的方針決策迅速有效地轉化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物質力量,視為自己與時俱進的神圣職責。
作者:奚淑新單位:本溪市化學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