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品歸類引發的法律風險預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商品歸類在進出口活動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商品歸類編碼決定了貨物的稅負大小、貿易管制要求以及出口退稅率的適用,它不僅是進出口環節交易成本的關鍵因素,對一些通過退稅獲取經營利潤的企業而言,商品歸類直接決定了出口貿易的可行性。現分析了商品歸類易引發的法律風險,并針對風險提出預防策略以期對企業經營活動規范化起到正向作用。
關鍵詞:商品歸類;風險;預防策略
一、案情分析
2017年5月22日,深圳布吉海關對深圳A公司近三年進出口經營活動進行稽查,經查明,當事人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間,其中6次以一般貿易方式向北京海關申報進口的“滾針軸承”存在品名及商品編碼申報不實行為,申報品名為滾針軸承共1045套,申報商品編碼為“8482400000”,實際貨物為滾珠軸承641套(商品編碼為“8482109000”)、圓柱形滾子軸承404套(商品編碼為“842500090”)。涉及的貨物價值人民幣405.35萬元,漏繳稅款人民幣7.51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第(四)項之規定,海關決定對深圳A公司科處罰款人民幣1.13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中解釋了子目8482.40僅包括滾柱直徑相同,最大不超過5毫米,且長度至少是直徑三倍的圓滾柱軸承,滾柱的兩端可以磨圓。而深圳A公司實際申報的貨物為滾珠軸承、圓柱形滾子軸承而非滾針軸承。
二、案情評析
商品歸類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商品編碼的不同往往會影響到進出口貨物應征關稅稅率的高低,甚至會出現申報此稅號征稅,申報彼稅號就不征稅的現象。由于現行的海關法律法規對申報不實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導致實踐中經常出現對當事人申報的HS編碼與海關認定的不一致的處理結果有時卻會大相徑庭:有的以“歸類差錯”,作補稅處理;有的以“申報不實”進行行政處罰;有的甚至被認定為走私,涉嫌走私犯罪。商品歸類工作會給企業帶來以下風險。
(一)通關風險申報不實、不規范等會引發海關效率下降、企業成本上升。海關稽查認定商品HS編碼不實,引發的如下法律后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六十二條“進出口貨物、進出境物品放行后,海關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一年內,向納稅義務人補征。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關在三年以內可以追征。并按日萬分之五的比例追加滯納金。”
(二)違規風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15條:“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格、貿易方式、原產地、啟運地、運抵地、最終目的地或者其他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的,分別依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4)、影響國家稅款征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
(三)信用風險海關2014年10月8日的海關總署令第22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規定:海關根據企業信用狀況將企業認定為認證企業、一般信用企業和失信企業,按照誠信守法便利、失信違法懲戒原則,分別適用相應的管理措施。認證企業企業享受海關通關便利措施,一般信用企業適用常規管理措施,失信企業將受到海關嚴密監管。申報不實累計數量過大會給企業的信用等級認定帶來直接影響
(四)累積的刑事風險走私犯罪是根據《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走私行為。簡單地說,也就是當走私行為符合《刑法》規定的走私犯罪的構成要件時,走私行為就轉化為走私犯罪。例如,對于走私普通貨物的走私行為,如果自然人偷逃稅款達到5萬元以上,單位達到25萬元以上,就達到了《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所規定的“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追究刑事責任的立案標準,依法應對行為人予以刑事處罰。反之,如果沒有達到追究刑事責任的立案標準,則只構成走私行為,依法應對行為人予以行政處罰。
三、企業應采取的措施
(一)確定正確的商品信息歸類規則之所以技術性強,是因為規則涉及的商品細節條件繁多,同一品名的商品在不同細節條件下,實際適用不同的歸類編號,即品名與歸類編號之間不總是一一對應關系,甚至不屬于一個章節。這就要求實施歸類者充分掌握商品的一切必要信息后才開始著手歸類。實踐中,大多數企業的歸類人員并不直接接觸產品,而是被動的從其他部門得到商品情況的告知,以簡單籠統的商品信息進行歸類,這樣往往存在歸類錯誤的風險隱患。針對以上問題,應由關務人員主導、企業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相關部門配合下,對商品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和研析,在此基礎上決定歸類編號。
(二)重視歸類推導程序海關商品歸類時應嚴格遵循商品歸類的步驟和順序。歸類活動具有法定的邏輯程序,比如根據歸類總規則一,首先通過類注、章注、品目條文來確定或者排除相關類、章及品目,然后在子目中層層推導,必要時根據歸類總規則三來判定多個品目之間的取舍等。不同的歸類程序實際上會得出不同的歸類結果,很多歸類錯誤并非對實體規則的疏忽,而是適用了錯誤的歸類程序。歸類企業應根據歸類規則制定了嚴密的歸類程序,并將其作為企業工作規范的組成部分,這種制度一方面使得企業在歸類活動中的正確率得以提高,避免了原則性歸類錯誤;另一方面在發生歸類爭議時,便于回溯原因、及時配合海關進行歸類審核。
(三)掌握歸類依據《進出口商品稅則》列示的類注、章注、品目條文是用以歸類的重要并且基本的依據。但是商品世界包羅萬象,且層出不窮,一本稅則不可能對涉及商品的細節作出詳細解釋。有鑒于此,《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一書對稅則的所列商品及品目作了詳盡解釋,事實上擴充或者限定了稅則有關商品的范圍,值得注意的是,《品目注釋》不僅僅是一本注釋書,其內容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歸類活動中,尤其是對于一些疑難商品,稅則必須配合《品目注釋》同時使用才能正確合法的進行歸類。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海關總署的關于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商品歸類決定也是歸類規則的組成部分,雖然這些文件涉及的商品范圍,比不上《品目注釋》全面周詳,但是隨著歷年積累,這類文件在歸類領域將起到重要作用,企業在歸類過程中也需要結合使用,反之,如果上述文件已經明確列名的商品歸類,企業未按照規定申報的,就可能被定性為申報不實。
(四)完善的歸類記錄與更新企業內部良好的歸類管理制度,不僅有助于提高歸類準確率,同時也有利于與海關的溝通。比如存檔制度,企業確定歸類的過程往往也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不同部門、買賣雙方或者國內外母子公司之間需要交流商品信息以便確定歸類,這些交流信息往往對證明商品歸類正確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實踐中,這些交流往往通過個人電子郵件進行,如果遇到人員調整,這些信息就容易散失,一旦海關要求補充說明歸類依據,就很難及時遞交有關信息。因此,歸類過程中的交流文件最好建立專門的企業存檔,在企業范圍內可以查詢。再比如一些企業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建立了歸類規則資料庫,既方便企業內部查詢,也便于關務培訓。近年來海關商品歸類決定、裁定等文件往往一年內不定期增補,一旦涉及歸類產品,企業往往就會發生歸類錯誤,因此,建議企業應當建立歸類政策動態跟蹤機制,使企業產品能夠隨時適應歸類規則的更新變化。
(五)積極培訓商品預歸類報關員商品歸類是優秀關務人員三大技能(歸類、審價、原產地)之一,是稅收要素的核心,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是報關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實際通關過程中較易出錯的環節,大量海關緝私案件都與其相關,海關的全國通關一體化實行一次申報、分步處置的并聯模式使得關務所面臨的風險客觀增大,因此唯有前端合規,方能后續風險降低;全國通關一體化在2017年7月份已經全面鋪開,海關在京津地區,上海、廣州地區設置了稅管中心,相應在青島、上海、黃浦也設立了海關風險防控中心。同時海關總署《關于開展后續核查工作的公告》,針對價格、歸類、原產地等稅收征管風險開展的核查。這意味著前期放開,后期管住的監管理念已經進入可操作階段。因此,不管是在預歸類人員的資質考核中還是在實際通關的過程中,進出口商品的預歸類都是重點和難點。總之商品歸類工作是企業關務活動甚至經營活動中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成本、企業信用等級,甚至會導致觸犯刑法。企業和關務工作人員應重視并掌握商品歸類的方法,積極學習有關商品歸類的法律法規。
參考文獻:
[1]胥麗娜.海關商品歸類錯誤的風險及其防范[J].對外經貿實務,2015(11).
[2]孫愛華.進出口業務中商品歸類錯誤原因及影響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7(10).
[3]張秀華.報關商品歸類錯誤給外貿企業帶來的風險及其防范[J].對外經貿實務,2017(5).
作者:孫康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