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眼科教學中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眼科學是醫學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傳統觀念認為醫學是一個死記硬背的學科,但是眼科解剖復雜,獨立性較強,內容較多同時知識更新換代快,臨床疾病更為復雜,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好的服務瞬息萬變的臨床工作,是每一個教師所要面對的教學問題。創新能力是當今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創新能力的培養漸漸成為一種新的人才培養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醫學復雜多變,所以在醫學教育中更加需要重視醫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眼科由于學科的特殊性,更多的是依賴技術和理論的更新來推動學科的發展,所以在眼科教學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更好的讓學生掌握眼科學知識,畢業后能進一步推動眼科學的全面發展。所以本文對如何在眼科教學中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醫學創新教育的定義
醫學的創新教育其目的是在創新教育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應用到醫學科學和臨床工作中,從而滿足治療疾病的需要,推動各個醫學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其實現途徑是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對前人留下的寶貴醫學財富進行批判繼承,從中發現問題,運用創新性的技術和發現,解決問題,將所掌握的醫學理論知識,結合醫學實[1]踐,運用到臨床工作和醫療服務中。而傳統的醫學教育漸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傳統的醫學教育更多是偏重于“應試教育”,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死記硬背書本中的[2]知識點,以考到高分數為教學目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更多的是知識點的解讀和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樣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在臨床工作中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較差,遇到疑難雜癥束手無策,不利于醫學科學的發展,更不利于飛速發展的醫療服務。
1.支撐創新教育實施的組織結構尚未形成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各個部門的協作,但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具有平行的分工清楚,層次分明的組織結構,工作章程和職位權限。在這種結構框架下,如果需要各部門的協作,為創新能力教育提供平臺,操作上有一定的實際難度。比如如果在教授眼科基礎理論知識時,可能需要帶領同學回顧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的知識,這是需要基礎學科的支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難以實現;同樣,當講授到眼科臨床時,可能醫學生感覺更陌生,單純理論授課枯燥乏味,缺乏現實感,這時可能需要臨床器材和實際診療的觀摩,同樣實際操作困難,這樣會妨礙醫學生對系統知識的回顧和學習,更無從談起培養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創新性的去解決實際的臨床問題。另外,很多醫學生接觸科學研究較晚,甚至整個大學期間都沒有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會,科研能力的培養幾乎為零,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很多同學盡管有想參加科學研究的意愿,但是平時沒有這方面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所以給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的困難。目前很多學生都是靠讀研究生期間參與一些科學研究,這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教授眼科相關的科研知識,為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條件。
2.眼科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念尚未普及,實現途徑尚不完善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有主導地位,如果想在眼科教學中實現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首先教師需要具備較為高水平的創新[3]能力和理念。目前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為了應付或完成教學任務,可能會進行灌輸式教學,僅限于對所教授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述,以免出現考[1]試時出現學生答不出來的情況。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學生往往只是被動接受,沒有思考,老師講什么就是什么,激發不出學生的興趣,對于書本上的問題不會主動的去解決。同時,其實很多教師都是臨床一線醫生,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都在應用創新的態度去解決實際的臨床問題,因為每一個疾病不會都是書本上那么典型的。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乏創新性教學的理念,致使不能有意識的在實際教學中傳授對于每一種眼科疾病的創新性理解的精神,對于臨床中有爭論的知識點更是無法啟發學生去思考。所以在教學中每一個老師都需要應用各種方法來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激勵機制的建立尚不完善任何一種教學都需要激勵機制的建立,包括考試,既是檢驗教學成果,也是一種激勵機制的[4]體現。目前現有的激勵機制中,缺乏對創新能力的檢驗和激勵。醫學院校目前的環境下過多的重視專業知識點的傳授,評獎時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考核機制只能檢測出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檢測,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與培養,這樣培養的學生只會讓他擁有一個好的記憶力,但是沒有好的創新能力。
三、眼科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解決途徑
1.架構完善的組織結構,使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可能醫學院校和醫院要高度重視,協調各個學科和部門,提出真正的行之有效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系和組織框架,并結合眼科等各個學科的特點,設置相對應的的創新能力課程,把培養醫學生的創新能力列為眼科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傳統的眼科教學往往過于強調按照眼科縱向知識體系,從眼科基礎到眼科臨床,忽視了眼科本身的知識關聯和眼科及其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這樣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散和解放,對學習的知識缺乏聯想,更激發不出創新的能力,而且如果教學活動中枯燥的理論授課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必然會減少實驗教學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利用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所以應該適度調整原有的課程體系,比如在教授眼科解剖時,利用小部分上課時間或提前進行課前準備,協調相關部門,到解剖教研室復習眼科解剖相關知識,提出眼科相關解剖可能會相關的疾病,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創新性意見,然后在教學時間集中討論,這樣不僅學習了解剖知識,同時更直觀的觀察到了疾病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開始思考,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并組織相關部門,對學生的提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考核,納入總成績當中。
2.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指導性作用,為了培養醫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師需要具備創新的意識,認識到現在培養的醫學生,很多將來都會從事臨床工作,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疾病,不會存在單一的解決方法,所以要加強醫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改變老師的單一體,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學相長,比如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對一個疾病進行獨立的思考,然后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最后統一點評。也可以在自己的臨床活動中碰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和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獨立思考。所以,教師需要結合自身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實際工作工作中創新能力的應用,讓學生參與進來,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醫學生提供前提。其次,運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眼科是一門實踐性和直觀性很強的學科,對于教師而言,則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對于學生的提問和發現,哪怕當時覺得很幼稚,仍要在要在這些有問題的解決方案中中發現“閃光點”,加以鼓勵和啟發,引導學生走上創新之路。在每一個眼科臨床問題的解決中,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不斷的“揚棄”。在教學中多應用啟發式教學,多讓學生思考,而不是枯燥的宣講,對于每一個問題應該是開放性的,鼓勵學生思考。要多運用結合臨床的教學模式,比如講解常見的屈光不正時,傳統教學這一章節時非??菰锓ξ?,這時可以結合大多數同學都是近視眼的情況,探討學生在實際驗光配鏡是遇到的困難,如對驗光單的解讀,鏡片的選擇,鏡架的選擇,什么是近視,什么是遠視,針對這些問題把書本上的知識點融合進去,并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方案;另外,由于眼科學實際操作性很強,所以要重視實驗教學在教學中的作用,對于其他學科,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場地和檢查器械搬運上的局限,實驗教學操作困難。而這方面眼科由于其檢查器械體積小,所以實際操作性很強。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隨時攜帶眼底鏡和放大鏡,讓同學自己進行眼科檢查,甚至現在手機很多應用軟件都支持眼科檢查,可以讓學生下載軟件,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和開發眼科相關的檢查軟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創新能力。通過以上方法,將眼科書本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理解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為醫學生架起一座從書本知識到臨床應用的橋梁。
3.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考核方案,使創新能力培養落到實處培養醫學生創新能力是新形勢下醫學院校工作的重點,教育部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置針對師生的創新能力的考核方案和激勵機制。針對眼科可以系統性的開展臨床診療的模擬大賽,技能操作和技能考核。有針對性的組織科技活動,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并加以評比,組織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撰寫綜述和課題,建設相關講堂和網站,將學生的創新成果加以宣傳和推廣,在學生中間形成人人爭先創優的文化氛圍。開放醫學院?,F有的科研資源,成立專項的大學生科研課題立項,鼓勵學生積極實踐,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探索未知領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身的創新意識。同時對創新能力突出的學生,在成績考核、推薦就業和攻讀研究生方面給予相應的加分和優惠政策。最終使這些創新能力強的學生能脫穎而出,更好的服務于今后的臨床工作。
綜上所述,創新能力是今后眼科學臨床和科研的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在學生時代,眼科學的教學就要著重培養醫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結合眼科學的特點和自身工作體會,初步論述了新時期下眼科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和認識,希望能為眼科學教學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一定幫助,讓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創新能力提高的活動中來,為成為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創造條件。但是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多個方面的協作,任重而道遠。
作者:董凱 任佰玲 單位: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徽省立醫院眼科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徽省立醫院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