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轉崗醫師培訓教學查房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為緩解兒科醫師短缺,提高兒科醫療服務質量,推行了兒科轉崗醫師培訓計劃。臨床教學查房是關系培訓質量的關鍵環節。在分析了兒科轉崗醫師培訓的特點后,提出了臨床教學查房的獨特內涵和實施方式,以期引起有關部門及同行的關注和思考。
【關鍵詞】兒科轉崗醫師培訓;臨床教學;查房;兒科
兒科醫師短缺一直是我國醫療領域面臨的嚴峻問題,許多基層醫院未設置兒科專業、或無兒科急診、病房,造成各大醫院兒科人滿為患,始終處于“戰時狀態”。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均等化的迫切愿望與現有的醫療資源短缺和不平衡已成為我國醫療領域的主要矛盾,特別是“二胎時代”來臨,使得這個矛盾更加突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因此,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推行了兒科醫師轉崗培訓計劃,為基層醫療單位培訓兒科醫師,把曾從事其他醫學專業的醫師,如內科、婦產科醫師,經兒科專科培訓后轉而從事兒科專業,使他們成為具有良好執業道德、扎實醫學理論、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能獨立承擔兒科常見疾病診治工作的兒科醫師。兒科轉崗培訓是新興的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國內外無相同經驗可借鑒。我院從2016年開始接受兒科轉崗醫師培訓任務,兩年來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發現了不少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我們認為將臨床教學查房作為提升培訓質量的重要環節,是規范開展兒科轉崗醫師培訓的重中之重。兒科轉崗醫師培訓具有以下特點:(1)參加人員具有醫學背景,但兒科專科醫學知識和醫療經驗相對匱乏,且個人臨床水平參差不齊;(2)所在醫療單位等級及相關檢驗檢查手段水平差異巨大;(3)培訓時間短,學習任務重,要在一年的時間里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以及危重癥的搶救治療[1-2]。針對以上特點,兒科轉崗醫師培訓的臨床教學查房應有其獨特內涵和實施方式。
1兒科轉崗醫師臨床教學查房應具有的獨特內涵
與臨床查房相比,臨床教學查房的根本在于通過規范化流程提升下級醫師綜合診治水平,同時完成相應的臨床任務,教學互動是其核心,規范診療是其關鍵[3]。除此之外,針對兒科轉崗醫師這個獨特的群體,分層教學是其手段,培養多種能力是其目標。
1.1教學互動為核心,激發學習主動性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對兒科轉崗醫師培訓期間需要掌握和了解病種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對病種掌握的情況只有通過臨床教學查房才能得到驗證和提高。為了激發轉崗醫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查房醫師應隨時提問、及時糾正和示范,同時鼓勵、啟發學員積極提問,以達到全面系統掌握該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標準、鑒別診斷、治療方案及預后判斷的學習目的。
1.2規范診療為關鍵,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規范化的診療從來都是降低醫療風險、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的基本保證。特別是在新的醫療技術層出不窮的今天,規范診療更是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法寶。規范化的教學查房應包括:典型病例的選擇、全面病史的采集、系統規范的查體、合理科學的報告判讀,并最終形成規范的病歷、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病情總結、論據充分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同時鼓勵大家分享新進展使得對疾病的認識更加與時俱進。在教學查房過程中還要注重對提問方法、專業術語、談吐著裝、醫德醫風等方面的培訓。因此,臨床教學查房對培養兒科轉崗醫師嚴格認真的態度和規范化操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實際意義。
1.3分層教學為手段,獲得最佳發展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是我國古代的一項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時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體現了教育公平的原則。根據轉崗醫師的不同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在臨床教學查房時進行分層、有針對性的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使之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最終都能達到國家培訓要求。
1.4培養多種能力為目標,造就復合型人才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醫學知識,群眾自身的醫學知識水平已經得到大幅提高,但同時偽科學、偽醫學充斥媒體,造成誤導的情況也日益突出。“醫療專家在身邊”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因此,基層醫務人員仍然自我定位為“小醫生”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均等化的需求,也不符合國家提出的“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指導方針。加拿大住院醫師培訓框架(Can-adamedicaleducationdirectionsystem,CanMEDS)較為全面地定義了醫學教育和醫療實踐所必需的各項能力。這些能力包括7類,最終演化成CanMEDS中表述的醫師的7種角色,即,能整合醫學知識、臨床技能和職業素養并將其運用到醫療服務中的醫療專家(Medicalexpert);擅長處理醫患關系的溝通者(Com-municator);能與其他醫療相關人員開展有效協作以便提供更好醫療服務的合作者(Collaborator);能組織管理醫療活動、進行資源分配的領導者(Leader);能運用專業技能和影響力,促進患者個體、社區群體健康的健康倡導者(Healthadvocate);終身致力于思考性學習,醫學知識創新、傳播和轉化的學者(Scholar);遵循職業相關法規,從事符合倫理要求的醫療實踐,為社會健康服務的專業人士(Professional)。其中醫療專家是核心,其余6個角色為輔助[4-5]。這與我國患者對醫師的需求及國家對醫師培養的要求不謀而合[6-10],但目標更為清晰,要求更為細化,值得我們借鑒。
2兒科轉崗醫師臨床教學查房的獨特實施方式
2.1查房前準備階段2.1.1摸底調查轉崗醫師入科前先進行摸底調查,包括一般情況的調查和專業水平考核,前者包括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原來從事專業、學歷、個人預設目標等,后者考核內容為兒科臨床基礎知識,進而了解每個轉崗醫師的綜合水平,并據此做出分級,如:初、中、高級,開展分層、有針對性的教學。2.1.2病例選擇盡量選取正在住院的患者,但由于兒科患者的配合度差、家長焦慮等原因,常給教學查房增加了難度。但這也恰恰是兒科的特點,是每位轉崗醫師必會面對的情況,因此鼓勵他們克服畏難心理,把它當做訓練醫患溝通能力的良好契機。若確實無典型病例,可采用標準患者(Standardpatient,PS)進行情景訓練。在病種的選擇上,除了選擇立足于大綱要求的典型病例,也可適當選擇診斷或治療過程出現波折、困難的病例,以開闊學員的思路;除了基于病種選擇病例之外,還可以基于某種癥狀或體征選擇病例,例如“抽搐待診”、“腹痛待診”等,將幾種相似癥狀或體征的疾病綜合分析,引導啟發學員,剝絲抽繭,逐步得出正確的診斷。
2.2床旁問診查體階段由于轉崗醫師都曾從事臨床工作一段時間,具備一定的問診查體的基本功。在培訓期間重點要將其進一步規范化,并突出兒科特點。如,兒科病史中萬不可忽略出生史和個人史,包括母親孕產史、疫苗接種史、個人發育情況等;查體的順序也要符合兒童特點等等。根據分層教學的原則,簡單合作的患者安排給初級醫師,復雜不配合的患者安排給綜合水平更高的醫師。在轉崗醫師進行問診及查體時,帶教老師需詳細記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除了問診是否全面、重點是否突出,查體是否系統、規范之外,還要對其溝通交流能力、應變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作出指導和評價。
2.3討論和總結階段通過對病史特點的總結,診斷和鑒別診斷要點的分析,重點訓練轉崗醫師臨床邏輯思維能力。總結、精煉、概括能力是從紛繁復雜的臨床表現、體征、檢驗檢查結果中提取出對診斷有價值的信息;思維發散能力是當現有證據不足以作出明確診斷時,需要開闊思路,警惕少見病的可能,避免誤診。前者是后者基礎,后者是前者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既要突出重點,立足于常見病多發病,又要拓寬思路,避免漏診少見病。總結階段,帶教老師可以將相關疾病認識、治療的新進展與學員分享,培養其現代醫學自學的新方法,即權威專業書籍的學習為基礎,最新指南和文獻為拓展。
2.4教學效果反饋階段可以利用3~5min的時間回顧上一次臨床教學查房的重點、難點、易混淆、易忽略的內容,再次加以強調。可以采用誘導提問的方式,也可以安排學員模擬教學的方式,給予鞏固,以求進一步的提高。對于教學難點、研究熱點,甚至是學員感興趣、想了解的問題,如兒童牛奶蛋白過敏、兒童便秘,都可以鼓勵學員做成讀書報告,由帶教老師做點評。既增強了學員的參與度,又使帶教老師對學員綜合能力的水平、臨床教學查房的效果有進一步了解。綜上,臨床教學查房是兒科轉崗醫師培訓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受訓人員將來能否勝任醫療工作的關鍵所在。如何使兒科轉崗醫師在臨床教學查房中得到最大受益,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和設想,希望引起有關部門及同行的關注和思考。
參考文獻
[1]陳洪菊,熊濤,屈藝,等.兒科轉崗醫師臨床輪轉培訓目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亞太教育,2016,11:276,278.
[2]胡梵,王一斌.參加兒科轉崗培訓的醫師工作背景調查及培訓方案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1):97-100.
[3]鄒志康,孫金杰,吳穎超,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查房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11):39-41.
[4]劉萍,耿赟,吳曉莉,等.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加拿大住院醫師培訓框架對我國中醫住院醫師培訓體系的啟示[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0):7-9.
[6]張紅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11):58-59.
[7]蔡濤,方圣,陳愛軍,等.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皮膚科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20:85-86.
[8]張偉,陳杰,金雷輝,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組織、管理與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3(3):302-305.
[9]李春芳,李雪蘭.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婦產科帶教的實踐及體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27(1):108-110.
[10]閔旻,雷紅,熊世熙.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1):106-108.
作者:高珊 汪志凌 萬朝敏 謝詠梅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科